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宦儿 作者:朱藤紫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你要走,只怕晚了些。”
  李进忠本还只是想借故夺取曾庆则手中的兵权,并没有立马致曾庆则于死地的打算,毕竟曾庆则是柳毅座下第一得力的大弟子,杀了他,就等于公然与柳毅为仇。以目前的局面,李进忠完全没有必要在朝中、军中结下这门强敌。
  可是,曾庆则毫不退缩的强硬态度又令他十分光火,加之方才兴庆门外电石火花般突出其来的一击,彻底打破了连日来他向朝野公然宣称的张氏残党被他一举殄灭的神话,也强烈地刺激着李进忠的大脑,令他心有余悸。
  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促使李进忠最终做出了一个十分冲动的决定。
  他狞笑着冲曾庆则说道:“今日是先皇百日,你既然口口声声说老夫将睦王殿下失踪和今日兴庆门外行刺事件归罪于你,乃是空穴来风的欲加之罪,那么做为一名技击勇士,曾大人敢不敢当着皇上、娘娘和众位大臣的面儿在此剖心明志,自证清白?”
  曾庆则虽生就一副女人般弱不禁风的模样,实则性情刚烈,宁折不弯,丝毫不逊于林树,哪儿受得了李进忠如此恶毒的言语相激。他就地一挺腰板,跪直了身子,向着尚未走出兴庆殿的吴弼一抱拳,慨然说道:“请借大将军的佩剑一用。”
  皇帝怎么也没想到李进忠和曾庆则两人口锋相交,片刻之间竟会激化成要血溅当场的态势,正不知如何是好之时,柳毅已挺身拦在了曾庆则和吴弼之间,厉声冲曾庆则喝问道:“不肖之子,皇上将京畿治安重任托付给你,你就如此回报君恩吗?”
  曾庆则见老师出面发了话,虽强梗着脖子仍是怒气难平,却不敢再执拗着要当场自裁明志。
  柳毅出言喝止住曾庆则,随即冲皇帝和景暄拱手施礼道:“请皇上和娘娘尽管移驾偏殿议事,这里就交由臣来处置吧。”又转向李进忠说道:“娘娘有要事向皇上禀奏,中书令不会就这样拦着皇上不放吧?”
  吴弼在一旁也愤愤不平地叫道:“没来由地缠着皇上东拉西扯,还有没有做臣子的样子!”
  李进忠见如此形势下,再要强拦着皇帝不放,难免会惹来众人对自己的一致不满,说不准还会招致御史们的连章弹劾,果真那样的话,自己方才这场虚惊可就白受了。这样思量着,他身子不由得向旁一侧,顺势闪身让开了道儿。
  皇帝和景暄在前,锦屏、王保儿和来兴儿紧随在后,一行人出了兴庆殿,转至左侧的偏殿。
  待皇帝和景暄才一进到偏殿之中,紧随在二人身后的王保儿一只脚踏进偏殿的门槛,突然回头指着正对偏殿大门的一块地界儿,居高临下地对来兴儿命令道:“你暂且就跪到那儿吧。没我的话,不准擅自挪动地方。”


第五十五章 飞来横祸(三)
  锦屏憋着满肚子的话要问来兴儿,见此情形,不由得上前为来兴儿打抱不平道:“王保儿,你莫非晕了头不成,竟敢擅改圣旨?才跟了皇上几天,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你且仔细着,待我回了娘娘,自有法子治你!”
  来兴儿暗地里一扯锦屏,并不与王保儿计较,一语不发,径自走至王保儿指下的那块地方,当即撩衣跪下,双目平视前方,给王保儿来了个不理不睬。
  “哎,这两天你跑到哪儿去了?可把我急死了。娘娘昨儿还问起你,我都不知该怎么回话。”待王保儿随着皇帝和景暄进了偏殿,锦屏凑近来兴儿,压低声音急促地问道。
  “我问你,那天你在长公主府找到唐果儿没有?”来兴儿不答反问道。
  “没有啊,我在独柳巷长公主府里里外外找了个遍,都没见着她的影子。听长公主府的门房说,那天唐果儿倒是的确到府中来过,还把马交给门房来着,可是随后一走就再没回来过。”
  来兴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嘴里嘀咕道:“怪不得!”
  “人家问你话呢?想什么哪?”锦屏不安地向殿内张望了一眼,催问道。
  “我到天台山九成宫走了一趟……”来兴儿刚答了一句,殿内便传来景暄呼唤锦屏的声音,他忙轻轻推了锦屏一把,“娘娘叫你哪,赶快去吧。”
  锦屏一溜小跑地进了偏殿,只听景暄责怪道:“磨磨叽叽地在殿外作甚?去,把那个自称要为先帝爷殉葬的宫人带进殿来见皇上。”
  皇帝目视锦屏进殿又奉命出了殿,有些不以为然地对景暄埋怨道:“宫人愿为先皇殉葬,这是好事。爱妃尽可斟酌着裁处也就是了,朕还以为是多大的事呢,要转至偏殿来见?”
  “这位宫人身份特殊,皇上说不定认得她。”景暄委婉地反驳道,“据她说,她手里还有一份先皇的遗诏……”
  “先皇遗诏!上面写的什么?”不知为何,皇帝突然感觉到一阵莫名的紧张和不安。
  “皇上请稍候,待锦屏带这个宫人来了,皇上直接向她要来看吧。”景暄迟疑了一下,才又说道,“臣妾想提醒皇上的是,呆会儿无论她说些什么,皇上都万不可动怒,以免走漏了风声。”
  她扫了皇帝身边的王保儿一眼,冷冷吩咐道:“你到殿门处守着,任何人不得放进殿来。”
  皇帝见她一脸郑重,冲王保儿摆了摆手,心犹不甘地追问道:“父皇临终前留下的难道是一道立储诏书?”
  景暄没料到皇帝一听说有先皇遗诏,首先想到的竟是立储一事,忙强笑着劝解道:“皇上本就是太子,先皇何须再提立储之事?皇上但放宽心就好。”
  “不是立储就好,不是立储就好。”皇帝提到嗓子眼儿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恰在此时,锦屏带着点墨走进了偏殿,皇帝一见之下,不禁惊叫道:“点墨,原来是你!”
  点墨听皇帝张口便唤出自己的姓名,心内一酸,两行热泪夺眶而出,紧走上前扑倒在地,呜咽着说道:“太子爷,哦不,皇上,点墨来向您告别来了。”
  皇帝竟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本欲走近前亲手将点墨扶起,可转瞬间又像是意识到了什么,带着几分尴尬地立在原地,两手作虚扶状,冲点墨说道:“点墨快快平身吧。朕万万想不到愿为父皇殉葬的那个宫人竟然是你!父皇果真留有遗诏吗?快拿来朕瞧瞧。”
  又指着点墨向景暄介绍道:“她是父皇晚年最信任的一位宫人。朕昔日在父皇跟前侍候汤药时,与宫外的联系多半是托付她去传递消息,从未叫朕失望过。她对父皇、对朕都可称得上忠心耿耿。”
  景暄听皇帝如此说,也不由得对点墨心生敬意,随着皇帝站起身,向点墨欠身施了一礼,说道:“本宫怠慢姑娘了,姑娘别放在心上。”
  点墨边忙不迭地向景暄叩首还礼,口中说着“娘娘要折杀婢女了。”边从怀中掏出那份先皇遗诏,双手捧着举过头顶,呈给皇帝。
  皇帝亲手从点墨手中接过遗诏,展开观瞧,只见上面仅写着廖廖几个字:张氏迁居南内,免死。
  “点墨,你半道拦下惠贵妃的辇车,就为了求见朕呈递这份东西吗?”皇帝的脸色陡然阴沉了下来。
  景暄自是了解点墨的真实意图何在,见皇帝面色不善,忙开口劝解道:“陛下且请落座,听点墨慢慢叙说原委,她并非陛下您想的那个意思。”
  皇帝满面狐疑地看了看景暄,手中紧紧攥着那份遗诏,徐徐坐下,鼻子里哼了一声,算是对景暄的回应。
  点墨此时反而显得异常平静,她跪直了身子,语调从容地说道:“先帝临终时,于紫宸殿内御榻上曾命婢女宣过一道册封旨意,册李进忠为晋国公,任谢良臣为内侍省监。皇上应该知道这件事吧?”
  “你想说什么?”皇帝的脸色仍未见有缓和的迹象。
  “皇上您现在手中拿着的这份遗诏是先帝爷在驾崩前半年就亲笔写下,交与婢女保管的。当时先帝爷曾对我说:‘一旦有那么一天,皇后祸乱朝廷,为人所败,你只须向太子出示此诏,务求其保全皇后性命。’我一个小小的宫中侍女,怎受得起先帝爷如此重托,因此便竭力推辞。无奈先帝爷心意已决,断难更改。
  后来,当先帝爷病入膏肓之时,又交给婢女一道册封诏旨,那便是册李进忠为晋国公,任谢良臣的那道。记得先帝爷当时的原话是这样说的:‘阿丑是在我这儿起的家,办完了这事,我走了,他也该歇歇了。谢良臣是个谨慎人,不妨多压些担子给他……’
  先帝驾崩后,婢女随先帝嫔妃挪入南内,每当夜深人静之时,独坐窗前,常常身不由已便想起先帝爷的这两番嘱托来,寻思着先帝爷的心意,感慨颇深。今日婢女即将追随先帝而去,临行前将这份遗诏进呈给皇上,只盼皇上明察秋毫,体谅先帝爷的一片苦心才是。”


第五十五章 飞来横祸(四)
  皇帝听得似懂非懂,盯着手中的遗诏,沉吟着问道:“张氏不是死在先帝爷之前吗?你此时才将此诏书拿出来给朕看,是何用意?莫非……”
  点墨抹一把脸上的泪水,毅然说道:“婢女就是想告诉皇上,张皇后之死并不是出自先帝爷的旨意,而是有人挟怨报复,以下犯上所致。试问如此胆大包天之巨奸大恶,皇上不思及早除之,反尊称其为‘尚父’,婢女过会儿到了那边,有何面目去见先帝爷复命!”
  皇帝手一颤,那份遗诏倏地滑落到了脚边。他也顾不得去拾,紧绷着脸反问点墨道:“你为什么偏偏赶在今日来见朕,是嫌朕这儿还不够乱吗?父皇将张氏的性命交在你手上,在父皇驾崩前,你为何不出示此诏,保下张氏的一条命,而要在百日之后才拿出来!你所说的那个巨奸大恶之徒,与你之间是否有个人恩怨,还不从实说来!”
  岂料点墨半点隐晦的意思也无,张口即答道:“不错。我与那李进忠老贼确有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我的亲生爹娘和妹妹都在不久前惨死在了靖宫差房的刑房之中,点墨也将赶赴黄泉,今日求见皇上,一是为不负先帝重托,二也是为了报仇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