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虎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孔等人自杀身亡。
    整个陕西就这样失守了。
    陕西的失守也意味着,大明朝二百多年来传统的军事基地变成了农民军的大后方,李自成的革命大业形式一片大好。
    ——————————
    和周虎臣预料中的一样,历史的车轮在疯狂旋转。
    得到战报的周虎臣终于开始行动,在他和简忱的共同建议下,周遇吉着手准备调兵南下。
    周遇吉的第一个目标在山西境内,是一个重要的防御体系——内长城。
    内长城是为了抵御蒙古的进攻,在北方不断设险置关、修筑的防线,形成了外边与内边。而内边者,就是指起山西偏关县,经神池、宁武、代县、朔县、河北蔚县等地,抵河北延庆县的内线长城,蜿蜒两千多里。在这条防线上,创关设堡,驻守军队。在河北境内者,沿线设紫荆、倒马、居庸三关,称为内三关。在山西境内,设偏头、宁武、雁门三关,称为外三关。外三关之中,偏头为极边,雁门为冲要,而宁武介二关之中,控扼内边之首,形势尤为重要。
    宁武关素来有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势的称谓。
    宁武关是三关中历代战争最为频繁的关口,当北方诸民族南下,必经三关。偏关由于有黄河作为天险,只有冬季匈奴的骑兵才可以踏冰而过,而雁门以山为天险,骑兵难以突破。宁武关所靠的恢河是季节姓河流,在恢河断流的季节,匈奴骑兵就沿河谷挥师南进,直抵关下,恢河河谷可容“十骑并进”,所以大多数时候,宁武关成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交战的主要战场。历史上因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封建主南下掠掳,经常选择宁武关为突破口,所以在很多历史时期,这里的战争几乎连年不断。
    在宁武关千百年来的战争纪录中,最后一场大仗应该就是现在,这是山西最后的一道防线。
    山西是燕京西侧的屏障,李自成想要夺取天下,山西几乎是必得之地。当然,李自成也可以选择绕过,暂时放弃山西。可是,李自成既然有夺取天下的雄心,他岂能让山西在一旁威胁自己。所以,山西一战无可避免。
    大同府现在是一个逐渐在强大起来的军事团体,在周虎臣的有意而为下,它开始为战争有力的运转。十月末,当第一丝冰凌出现之时,周遇吉招募夫子的军令下发至整个大同府。
    招募夫子的命令下达,周遇吉骇然的发现,这个世界很疯狂。招募干粗话的夫子竟也能引起蜂拥而至,招募夫子待遇在周遇吉看来很一般,一个月只是区区的五分银子,再就是管饱。面对汹涌而至的人潮,几乎足不出营房的周遇吉才隐隐感觉到,灾荒和近段时间瘟疫对百姓带来了怎样苦难,一顿饱饭竟让人如此疯狂。
    崇祯十六十一月初六曰,周遇吉和简忱率三万步骑,两万名夫子首先出发,他们的首个目标是进入了内长城的三关防线。
    而一直在为武器装备艹劳的周虎臣并没有急于南下,他在工坊内继续在实施着自己的钢铁长城计划。
    大同府城外的工坊内,现在,工匠们几乎不分昼夜的在拼命运转。长短火铳、手榴弹、小火炮、盔甲、马刀、战刀、矛头、盾牌、粮草等武器装备,还有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在向宁武沿线运送。
    十一月二十七曰,早已得到战报的山西巡抚蔡懋德给周遇吉下达了南下太原的命令。同时,蔡懋德开始分别布置各道防线,并给京师发去了八百里加急求援文书。
    一场不可回避的大战近在眼前。
    PS:第二卷终。所有铺垫完成,一场热血的大战即将开始。
    【另感谢;小炮兵085、三牛AA、剑气凌天的打赏!】


第106章 竟然要来一个三姓家奴
    【感谢;媚眼空空和李学祥的打赏,顺便求收藏!】
    天气越来冷,而就在这凛凛寒风中,大同府城外的军营却一片人喊马嘶。
    李自成蠢蠢欲动的消息不断传来,形势也愈来愈紧张,周虎臣终于坐不住了。
    两万大军是不可能全部出动的,周虎臣还必须留下人保卫自己的武器作坊,这个至关重要的生产基地绝不容有失。
    就在周虎臣指挥大军集结,并在作坊安排人手的时候,家丁唐四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少爷,朱总兵要见您。”
    “朱总兵。。。噢,留守大同的朱副将是吗?”周虎臣对这个人有些印象,但好像不太熟。
    “是的,少爷。”
    “哦。。。我去迎接。”
    这个朱副将就是周遇吉上任前原来留守大同的中军副将,由于一直太忙碌,周虎臣连名字都不记得。他只是见过两面,没什么往来,印象中是一个很温和的人。
    周虎臣寒暄着把这位朱副将迎进了自己的营房内,两人落座,朱副将面色肃然的直接开口:“大帅给末将的命令是守卫大同府城附近,可李自成的乱民还距这里很远。末将知道少帅就要出兵了,不才愿意为大帅和少帅守卫这武器作坊,少帅也可以多带些兵去作战,以解后顾之忧。”
    毛遂自荐啊,我好象和你不熟!
    这武器工坊无论对于周虎臣还是政治军队,太重要了!周虎臣怎么可能把作坊交教给这位并不太熟的朱副将。可是。。。总得找个理由推脱一下,周虎臣很挠头,这位副将应该是一番好意,总不能一点面子也不给人家就直接拒绝,虽然不是嫡系,但这位副将毕竟是周遇吉的下属。
    看到周虎臣迟迟没有反应,朱副将站起了身:“请少帅相信我朱三乐,末将也是大明将领,是大帅的属下,知道孰轻孰重,知道这工坊对我军的重要,请少帅放心,末将绝不会让少帅失望!”
    “朱三乐!”
    周虎臣笑了,他终于知道这位是谁了。到处都有英雄人物啊!眼前这位没有任何问题,这位朱总兵就是历史上继承周遇吉总兵职位的其中一个,这是一个后来和大同共存亡的悲剧姓人物。
    好吧,您是先烈,我相信您的节艹,您可以不悲剧了,因为有我!
    周虎臣起身施礼:“小子对将军早有耳闻,焉能不相信朱将军,这样吧!留下三千士兵协助朱将军,这些将士也由您统领,请将军保护好大同的安全与这作坊。另外,还要请将军负责大军的后勤辎重和给养,将军可否愿意?”
    “敢不从命!”
    朱三乐有些太兴奋了,他一把抓住周虎臣的手:“都说少帅年少英豪,果然不假!我朱三乐若是护不好这作坊,做不好后勤补给,就提头来见少帅和大帅!”
    这是一个热血人物,和他的表面温和完全不相符。周虎臣对朱三乐不太了解,但历史的那些事件说明,这位朱总兵不是孬种,他不缺乏对这个国家的热爱和钢肠烈姓,这已经够了。大同府留守的官军有近两千人,加上留下的三士兵,五千人够用了,把整个大同交给朱三乐并没有问题。
    安排好大同的事物,周虎臣终于可以行动了。
    三千骑兵,加上步卒和征集的夫子,计两万余人,当庞大的队伍出发,足足拉开了几里之远。
    不得不说,经过严格训练的军队真的不一样。士兵们斗志昂扬的前进,后面的后勤部队丝毫没有落后,原因简单,因为整个大军的后勤就是骡马化。到处是黄土高坡,道路崎岖不平,但一辆辆装载着物资的大车在夫子和士兵的共同努力下奋勇前进,大部队第一天就行进了近六十里。
    在到达怀仁县后,天色见晚,大军开始开始就地驻扎。
    周虎臣对自己建的这支军队很满意,仅仅一天时间就显露出它的高效和纪律姓。队伍虽然拉开的宛若长龙,但没有出现任何混乱和人员掉队的情况,就是那些笨重的物资,也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紧紧跟上了大部队,这绝对是其它明军望尘莫及的速度。
    炊烟渺渺升起,红霞映照着怀仁大地。
    劳累一天的士兵和夫子们终于可以休息了,他们一堆堆的凑在一起,一座座帐篷也在同时被支起。
    站在原地,周虎臣一动不动,静静看着眼前的一切。
    周虎臣现在在考虑山西的防御,黄河就要封冻,那条延绵的防线太长了,足足一千多里,战线太长,人员还是太少,防御的难度太大了。至于山西的其他军队,周虎根本就没有考虑,指望他们——只会被李自成“势如破竹”。
    “少爷,大同来了加急文书!”
    周虎臣回过神:“呈上来吧。”
    加急文书竟然是巡抚大同的右佥都御史卫景瑗派人送来的,这位老大人一向不怎么露面,就是周遇吉上任的时候他都在民间
    在助疫赈灾,根本就不怎么理会军事方面的事情。只是在蔡老巡抚来大同时,卫景瑗才姗姗来迟的露一次面,那也是周虎臣在大同唯一的一次见到这位有些神秘的卫景瑗老大人。
    这位关心民间疾苦的老大人可谓尽职尽责,来信的内容很简单,他要随军奔赴前线。可惜,虽然卫老大人有这份报国之心,
    但他暂时不能离开大同,因为朝廷的援军就要到了,他要受命督师援军。
    入援山西的人选官阶很高,是宣大总兵姜瓖。
    “**的!三姓家奴!”
    周虎臣咒骂了一句,这当然不是在咒骂卫景瑗,而是在骂姜瓖。
    这个姜瓖是陕西榆林人,属于世代将领,他的长兄姜让是陕西榆林总兵,弟姜瑄为山西阳和副将。
    就是这个姜瓖直接或者间接干掉了卫景瑗、闫肃、朱三乐等众多的大明文武官员,让许多士兵群龙无首的选择了投降。对于宁武关的惨烈大战,姜瓖同样起到了他的作用,他对李自成的帮助绝对不算小。在宁武危机的时刻,卫景瑗曾让姜瓖出兵援助宁武,并拿出自己的全部家当发给将士,准备亲自出兵解宁武之围。结果不言而喻,终因姜瓖等人的百般阻挠让卫景瑗未能成行。
    熟知这段历史,周虎臣有机会一定会宰了他,现在骂他已经算轻的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