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或者是因为对着妇人那莫名的熟悉感。
这理由有些任性,但她是个女子,女子难免任性些。
第三章 行前忙年欢短暂
来到山上,杨景和夏勇都在等候。
虽然君小姐自己决定将人带回来,哨兵也报告给大家有外人进村,但该交代的事情还是要交代一下。
“你们说话。”萧织说到,对柳儿厨娘招手,“东西拿这边来吧。”
她带着柳儿厨娘赵汗青进了另一间屋子。
“汗青已经给我们说了当时的事。”夏勇主动说道,“这位夫人要去哪里?”
“他们要去大名府。”君小姐说道。
河北西路的大名府,如今金人的大军主要集中在河北西路的河间博野以北与成国公对峙。
开德府困局已解除,又因为皇帝的受惊,安利军以及京东西路的广济军都已经增援驻守到大名府一线上。
所以对于整个河北路来说,大名府这边是最安稳的。
很多人都要往那边去。
这妇人一行人的目的地是大名府并没有什么奇怪。
“我的护卫们已经跟着夏大叔你们练的很不错了,我带着他们走一趟。”君小姐说道。
夏勇神情复杂,自然听懂的她的意思,她自己应下的事,不麻烦他们。
“这一段的路我很熟,你们放心,我最迟正月十五就能赶回家来。”她接着笑道。
虽然从来没有走过,但她已经随着舆图在心里走过好几遍了,那舆图详尽的连乡村都标注了。
她也正好去验证一下这舆图有多准确。
回家。
夏勇忍不住看了杨景一眼。
“明年开春还要买些耕田的牛。”杨景忽的说道,“听说现在外边什么都涨价了。”
夏勇顿时明白了。
“不知道君小姐缺不缺人手?”他整容说道,“我们跟着走一趟,君小姐能给多少钱?”
君小姐笑了,眼里有些涩涩。
家人,他们把她当家人的。
是家人怎么会舍得让她一个人涉险。
“报酬嘛,我收五万两白银,怎么也得分给大家二万两。”她笑道,又带着几分俏皮眨眨眼。
“虽然主要是大家出力,但我还是要拿大头的,毕竟我出这里。”
她伸手指了指自己的头,神情又渐肃重。
“我保证,我带大家去,就会带大家回来。”
她的话音落,夏勇和杨景看着她神情微变。
而内里的萧织忽伸手按住嘴,停下了说话。
正聆听她说要将这块布怎么裁剪的厨娘不解的看向她,吃着炸丸子坐在一旁的赵汗青也看过来。
“娘,怎么了?”她问道。
萧织轻咳一声。
“突然嗓子疼。”她说道,一面转身拿起一旁的水壶斟了杯水。
赵汗青不以为意,跟过来。
“我也渴了。”她说道。
柳儿撇撇嘴。
“吃那么多丸子,不渴才怪。”她嘀咕道。
“你也没少吃啊。”赵汗青不客气的说道。
萧织笑了笑,给赵汗青倒了水,又冲柳儿招手。
“柳儿也来喝一杯。”她说道。
柳儿立刻也走过来,看着两个女孩子喝水,萧织才自己端起茶杯慢慢的一口一口的喝,有些微苦的山茶在口舌中滑过。
耳边听得外边那女孩子的说话。
“……人选杨大叔夏大叔你们定,也不要分我的人还是你们的人,谁合适谁能胜任你们就选谁。”
“哦还有,虽然让她们住进来,我们的身份还是不要暴露。”
“这很简单,正好快要过年了,大家开始忙年吧。”夏勇说道。
忙年啊。
是啊,腊月了,又一年要过去了,真快啊。
“好啊,走之前,把家里的事都忙完。”君小姐笑道。
……
哼唧哼唧的猪叫声,随着一把刀捅进,陡然变成了嚎叫。
猪的惨叫声原来也这么吓人。
围在四周的人们哄的一声向后退去,似乎受到了很大的惊吓。
看到这躲避后退一脸惊吓的人们中还有两三个熟悉的男人,站在一旁的梁成栋眉脚抽了抽。
害怕杀猪?这杀猪总没有杀人厉害吧?当日屠杀那些人的可没有见你们害怕。
猪的嚎叫声渐渐小去,接血的盆子渐渐盛满。
木板被摆起来,剥皮的刀也被蹭的锃亮,只待猪血放尽。
“看杀猪咯,看杀猪咯。”
举着新做出来的麻糖的孩子们奔跑笑闹围过来。
“成栋哥,你还看杀猪呢?”
有人在后说道。
梁成栋回头看着自己的两个兄弟走过来。
“那边做豆腐呢。”其中一个眉飞色舞说道,“浆子煮好了好多人等着喝。”
“我好多年没看到打豆腐了。”另一个则带着几分感叹,“自从我离开村子之后,现在再看,感觉真是亲切,跟我村子一样。”
村子……
这些人又不是真的村民。
梁成栋眉脚拧成一团,最可怕的是他们又完完全全就是村民,挑不出一点破绽。
装村民可以装一时,但装成这样完全是真的把自己当做村民才能做到,然而他们下一刻就又能手起刀落杀人不眨眼。
这真是诡异的可怕。
“夫人呢?”他问道,“肖川呢?”
“那位小姐的院子里在打年糕。”一个男人忙伸手指着说道,“夫人让肖川在帮忙。”
相比于杀猪和打豆腐男人集中的地方,打年糕的地方多是女人,说笑声不断喧闹无比。
“夫人尝尝。”
君小姐端着一块切好的刚出锅的年糕走过来,含笑说道。
妇人坐在门口晒着太阳,脚搁在小凳子上,暖洋洋的悠闲。
“我还是小时候看过打年糕了。”她笑道,伸手捻起一小块。
“小心烫。”君小姐说道,在她一旁坐下来。
妇人将年糕倒了倒手,放进嘴里。
“我跟夫人你相反,小时候没见过,长大了才见过。”君小姐说道,看着忙碌的说笑着的妇人们。
当然是跟着师父看的,看的目的当然是吃,只不过那时候她既不觉得打年糕有趣也不觉得这东西好吃。
“可怜的乏味的孩子。”师父啧啧感叹她。
是啊,她那时候只惦记着怎么快点学到本事救父亲,没有别的心思,很乏味,而现在想来师父看着村人们杀猪宰羊做豆腐打年糕,心中滋味肯定百般复杂。
人逢佳节倍思亲。
“你的家人在大名府吗?”君小姐忽的转头问道。
从前日到现在她们只简单的交谈过,交谈的也都不涉及个人的身家来历。
这个女孩子并不是那种旁敲侧击的人,她这样问,也就是单纯的想到这个问题,或者想到她的家人吧。
妇人笑了笑。
“没有。”她说道,“我的家人现在都不在一起。”
君小姐有些惊讶的看向她。
“你的家人也不在一起啊。”她说道。
也这个字,妇人笑了笑,在这一片年节的热闹中听起来有些孤单。
“在不在一起也没什么。”她说道,“天涯若比邻,也不在朝朝暮暮。”
这两句不同的诗词用在一起,又用在这个时候,倒也有趣。
君小姐笑了。
是啊,都还活着,纵然不在一起,再远也能见到,好过阴阳两隔。
“夫人贵姓?”她想了想说道。
按理说人初见就该问姓名,但这女孩子始终没有问过,这可以说她不打算探问身家来历,也可以说对于别人的姓名她不感兴趣。
萍水相逢,来去随缘,来不问,走不念。
现在突然这样问,大概是表明她对这个人想要结识了。
这像小孩子的纯真又像与生俱来刻在骨子里的高傲。
妇人看着君小姐笑了笑。
“免贵姓郁。”她说道,“单名一个兰。”
连名字都说了啊,君小姐笑了。
“郁夫人。”她说道,“我姓君,名…”
话未说完,有些急促尖利的喊声打断了。
“君小姐!”
君小姐抬起头,看到德胜昌掌柜走疾步进来。
他的脸微微发红头上有汗冒出来,这可能是冬日急赶路,也可能是紧张。
不管是急赶路还是紧张都表明有事不妙了。
第四章 议和的条件
世间竟有如此匪夷所思的事!
宁炎看着站在朝堂中的两个男人,觉得有点回不过神。
这两个男人穿着打扮与众官员不同,一个男人油腻腻的头发扎成小辫子,身材粗壮高大穿着皮袍子,明显是个胡人,因为肤色黝黑粗糙也看不出到底多大年纪,神情桀骜眼神阴毒,另一个虽然也穿着胡服,但发鬓整齐面容白净是个汉人。
前一段送来急报,说金人要求和停战。
这个消息对于皇帝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
对于朝中的官员来说也是个好消息,毕竟没有人喜欢打仗。
宁炎也很欣慰,金人肯求和,这都是被成国公震慑了,趁这个机会一定要好好的给金人一个教训。
几次朝议,内阁走了流程送出了同意议和书,等待些时日金人的使者来到了京城,礼部递交了金人的国书,皇帝便立刻同意接见,并且安排在大朝会上。
毕竟金人求和意味着大周的胜利,意味着荣耀,皇帝当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尤其是担惊受怕焦虑这么久。
朝官们也很高兴,解决了这件事就不用提心吊胆,还能论功行赏,就能过个好年了。
但事情似乎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
胡人上前来,既不施礼也不低头一脸桀骜的叽哩哇啦一通,看这样子听这语气不像是哀求啊。
待带着的那个通译将这胡人的话翻过来,朝堂里的人都愣住了。
“……结盟友好,互不为乱,一要内中平等相交,开放互市。”那通译柔声细语的说道。
内中平等相交也就是开关互市,自从成国公镇守北地严查边关,别说互市,连走私都没了。
当初此举不仅金人大受损失,北地的豪商们也损失巨大纷纷不满,闹了几次罢市,还告到朝廷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