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的明萃院是处两进院子,后面没有后罩房,一个小小的花园,十分精致。
  斜后的荟芳院,看起来刚刚修整过,也是两进的院子,红柱绿瓦,看起来十分富贵。
  在明安院前下了轿,严夫人笑容满满,和徐太太仔细介绍道:“这荟芳院,原本是老太爷的书房,你也知道,老太爷眼睛花了,这十几年,早就不看书了,请了示下,干脆腾出来,这院子精巧雅致,给冬姐儿或是阿夏住最好。
  这明安院和明萃院一直空着的,今年春天刚刚修缮过,十分干净,明安院大一些,后头又有个小厨房,没跟你商量,我就先做主,照着你和三老爷的住处收拾的。
  明萃院虽说比荟芳院小点,却胜在后面有处小园子,当年是请了大家用心布置的,都说雅致,这两处院子,是一式一样收拾出来的,冬姐儿和阿夏各一处,谁住哪一处,你们姐妹自己商量。
  岚哥儿今年十三了,我就挑了处离他五哥最近的院子,已经收拾出来了,这会儿你们都累极了的,就先让岚哥儿在他五哥院子里歇一天,等明天咱们再过去看一看合不合适,安排好了,再让岚哥儿住进去。
  离得远,没来得及和你商量,我就先安排下了,你看着哪儿不合适,就让人立刻调换,要调换极便当的,说一声就行。
  这会儿来不及了,等开了年,再让人把这三间院子中间,用游廊连起来,来来往往就便当了。”
  “都合适的很,再合适没有了,大嫂费心了。”徐太太心里暖的眼泪又差点掉下来。
  “大伯娘,这里,和这里,哪里离七姐姐的院子近啊?”李夏伸手拉住严夫人的手,仰头问她。
  严夫人失笑,手指轻轻点在李夏额头上,“离得近了,和你七姐姐一起淘气便当是吧?这里和这里,都不近呢!”
  李夏立刻一个转身,一只手抓住沈三奶奶的手,一只手抓着姚四奶奶,“三嫂四嫂,我最喜欢你们了,哪一个离七姐姐近?”
  沈三奶奶和姚四奶奶笑个不停,沈三奶奶瞄着严夫人,只笑没敢多嘴,姚四奶奶却往明萃院努了下嘴,“就是近,也近不了几步路。”
  “我住明萃院!”李夏立刻宣布。
  严夫人笑出了声,指着李夏和徐太太道:“她四五岁的时候,我就瞧着她是个鬼灵精,是不是也成天淘气得很?”
  徐太太一边笑一边点头。
  严夫人指了明萃院给李夏,让姚四奶奶赶紧看着人抬行李到各人院子里,自己陪着徐太太先到明萃院和荟芳院转了一圈看了,再到明安院。
  明安院里,洪嬷嬷已经得了信儿,后面厨房,一应都是齐全的,唐婆子已经团团转的忙着熬了粥,做了几样可口冷热菜出来。
  严夫人也不多耽误,告辞出来,果然,外面唐家,和陆将军夫人阮氏打发过来问好的婆子,已经到了。
  李文山不在府里,李文岚先跟在明安院,他中午吃的不算少,沐浴出来,就困的呵欠连天,倒头睡了。
  李冬从进了姚老夫人正院就高高提着一颗心,中午饭几乎没怎么吃,徐太太更不用说了,连杯茶也没能喝完,这会儿两个人都饿极了,赶紧坐下吃饭。
  李夏倒是吃的饱饱的,沐浴洗漱好,带着青果和榆叶,先在明安院前前后后仔细的看了一遍,再跑到荟芳院仔仔细细看了一圈,出来回到明安院,徐太太刚刚歪下要歇一会儿。
  李夏瞄了一眼,正要轻手轻脚退出来,明安院外,小丫头扬声禀报了进来,恭敬曲膝道:“三太太,老祖宗说,几十年没见,要和您好好说说话儿,请您过去。”
  徐太太急忙挣扎着坐起来,让人拿衣服来。
  她晕船晕的厉害,这一趟虽说船大而稳,人又心情舒畅,比赴任横山县时,好了不知道多少,可晕船还是要晕的,这一路上,几乎没睡沉过,这会儿,真正是累极了的。
  “我陪阿娘去。”李夏立刻跳起来叫道。
  小丫头瞥了她一眼,垂头垂手道:“老祖宗只说了请三太太过去说话。”
  “冬姐儿看着你妹妹,让她好好歇着,别累病了。”徐太太吩咐了李冬,带着大丫头丁香,硬生生打点出满幅精神,出门往正院过去。
  李冬担忧无比的看着阿娘出了垂花门,李夏站在她旁边,拉了拉她,“姐姐,我的院子我要自己安置,我先回去了,姐姐也睡一会儿,歇出力气,才能好好帮一帮阿娘,让阿娘一心一意侍候老祖宗。”
  李冬搂了搂妹妹,叹了口气,“姐姐知道,姐姐没事,阿娘也没事,你也先好好睡一觉。”
  “嗯。洪嬷嬷,你帮我收拾好不好?”李夏答应一声,转身拉着同样站在廊下担忧不已的洪嬷嬷道。
  “好好好!我还当你真能自己收拾呢,敢情是心疼你姐姐,这孩子,就是心眼多。”洪嬷嬷叹了口气,拉着李夏,往旁边明萃院过去。
  进了明萃院,李夏跟在洪嬷嬷身边,一边从前到后仔细查看各处,一边说着闲话:“嬷嬷,先生说,舅舅和太外婆要年后才能到京城?”
  “要是赶得紧,初几就能到了,哪用年后……咦,可不就是年后,初几也是年后了。这一间安排值夜用,最好,从屋里一眼看出去,四下都能看清楚。”洪嬷嬷一边答着话,一边安排各处。
  “嬷嬷,舅舅说太外婆可厉害了,太外婆怎么厉害啊?是不是很凶?嬷嬷,我有点害怕。”李夏接着聊她太外婆。
  “厉害可不是凶,九姐儿,嬷嬷告诉你,那脸上凶巴巴,恶气外露的,那叫傻,可不叫厉害,这垂花门真好看。”洪嬷嬷在垂花门下,来来回回的看了好几趟。
  “那太外婆怎么厉害啊?舅舅说,太外婆最会跟人吵架了。”李夏只盯着问太外婆,太外婆是洪嬷嬷最喜欢聊的话题之一。
  “怎么厉害啊?那说起来话就长了,头一条,你太外婆是个明白人,说话做事,都站在理儿上,第二条,你太外婆可不象你阿娘这样,唉,你和冬姐儿,冬姐儿象你阿娘,我瞧着你,倒象你太外婆,你太外婆见了你,指定疼的不行,你太外婆可不喜欢你阿娘这样的。”


第220章 你回来真好
  和往常一样,李夏连问三句太外婆,洪嬷嬷这话就开了闸,话顺话分着岔流到哪儿算哪儿,李夏也不打断她,只凝神听着。
  “你太外婆从小儿到大,唉,也不能说没受过气,谁能不受气呢?你太外婆命不好,头一条,不生孩子,就没底气,就是那样,你太外婆也没让过谁,哎哟一想到过几天就能见到你太外婆了,二十来年没见了,也不知道你太外婆见老了没有……
  你太外公走的时候,你大伯不是个东西,非逼着你太外婆改嫁,你说说,几十岁的人了,还改什么嫁?往哪儿嫁?真不是个东西!你太外婆拎着刀子直奔衙门,他们徐家族里弱,你大伯那时候说一句,族长就得听一句,找族里没用,你太外婆就到衙门,一手举着状子,要告你大伯忤逆不孝,要是官府不接这状子,她就一刀抹了脖子……
  唉哟哟,当时那个热闹啊,你太外婆就站在八字墙前,一只手把刀横在自己脖子上,一只手举着状子,一边哭一边诉,一句一个津县地面不许妇人守节,官府吓坏了,离京城那么近,这要是传起来,还得了?就把你大伯抓到官府,当场往脸上打了几巴掌。”
  洪嬷嬷说的笑个不停。
  李夏暗暗舒了口气,等太外婆到京城吧。
  傍晚,李文山带着几个婆子,抬了一只大箱子进来,捧着十来只匣子进来。
  徐太太还在姚老夫人身边侍候没回来,李冬忙着看着人收拾行李,安排各处。
  李文山转了一圈,直奔明萃院。
  “这一大箱子里,全是九连环,从进了京城,六少爷看到新鲜样儿的九连环,就说得替你收着,你看看,幸亏花样少,要不然……”李文山指着密密麻麻放满大大小小各样匣子的大箱子,摇头叹气,这个古六,简直有点儿少心眼。
  “这些匣子里全是糖,是王爷给你的,我跟他说了,你大了,不吃糖了,不过我说了没用。”李文山指着那一摞匣子。
  “嗯。”李夏将匣子全部打开,挑了匣子艳红色的果汁儿糖,掂了一个放嘴里,再挑了两匣子出来,吩咐青果:“把这两匣子给七姐姐送过去,就说秦王爷刚刚打发人送过来的,可好吃了。让她慢点儿吃,这糖就宫里能做出来,吃完了没地方买。”
  青果凝神听了,看着李夏,将话重复了一遍,见李夏点了头,托着匣子出去了。
  李夏又把榆叶叫过来吩咐道:“你拿上这几匣子糖,先去八姐姐那里,给她两匣子,再去大奶奶院里,给大哥儿、二哥儿各两匣子,再到二奶奶院里,给大姐儿两匣子。都是一样的话,这是秦王爷刚刚打发人送给我的,很好吃,请他们尝一尝。”
  榆叶答应了,叫了两个小丫头,各托了几匣子糖,往各处送糖去了。
  打发走了榆叶和青果两个,李夏抱起糖匣子,先塞了一粒到李文山嘴里,自己再吃了一粒,笑逐颜开道:“这么好吃的糖,别说大了,老了我也喜欢吃。”
  李文山咬着糖,笑的眼睛眯起,“阿夏,你们回来真是太好了!阿夏,你不知道,朝里乱得很,王爷……唉,你要是见了他,指定认不出来,人都愁老了。”
  “朝里一直都乱。”李夏咬着糖,十分淡定。
  “倒也是!”李文山笑起来,“阿夏,有好些事,明尚书临行刑前,大哥和三哥去送行……”李文山低低将明尚书交了个方胜给他的事说了,“你说,那方胜上写的什么?我没敢看,也不知道大哥看了没有……”
  “没看。”李夏十分肯定的接了句,李文山一个怔神,李夏看着他,“折方胜,是有讲究的,有些方胜,只要拆开,就能看得出来,大哥要是拆开过,陆仪肯定看得出来,他们不知道是你拆开的,还是大哥拆开的,那就必定要问你,什么也没和你说,那就是,方胜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