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尚书,一脸认真。
  郑尚书笑起来,“怎么没请过?请过两回,你都说没空,就冲你这句话,明儿我就请你,赏灯花,怎么样?”
  “灯花可不敢赏!”古先生也笑起来,“你们府上今年要赛灯的吧?还是十五那天再赏吧,净请我赏这些不能赏的,你这叫没诚意。”
  “若论灯,你们府上今年还藏着掖着?古兄啊,这赛灯,正正经经是皇上的意思,皇上想看个你争我抢这份热闹,咱们做臣子,就不能不尽力,你说是不是?”郑尚书话里藏着无数话。
  “你这话说到这里。”古先生坐直,“我有几句话,也就直说了。咱们两家,亲戚摞着亲戚,交情叠着交情,你们郑家的事,古家说句没什么不知道的,不算大话,我们古家,你们郑家也一清二楚。
  古家的族训,你肯定一清二楚,这族训,可是李太后大行前几年,给古家定的严苛铁律,有旨意的,只要古家不犯这铁律,就许我古家荣华绵延,不绝于世,这争不争的,我们古家,犯不着。”
  “那令郎和秦王爷?”郑尚书眉头紧皱。
  “六哥儿性情脾气,你不是看的清清楚楚,他能干什么?我跟你,从小一块儿长大,这情份,也一点儿不差,那又怎么了?私情和公事,得分清楚。古家为国为君,不为私人。”古先生神情严肃,甚至有几分冷峻。
  郑尚书默然看着古先生,半晌,叹了口气,“古家得天独厚,这一条,郑家比不了。”
  ……………………
  这场文会,李文山从头兴奋到尾,苏烨和江延世都极其照顾他,苏烨每次凝神看着他说话,都让他激动的脸儿绯红,江延世果然和他看到的一样,脾气梗直,品行高洁……每一个人都那么好看,那几株美人梅真是展尽了天然之美……
  直到上了马,李文山还脸色绯红,兴奋的两只眼里全是光。
  徐焕是看着他这个外甥感叹,太婆说李家这样的人家,常常出妖,嗯,他姐姐姐夫这几个孩子,就是出妖了。
  整个文会,四个人中间,郭胜最闲,也最忙,看人看景看热闹,不停的盘算这个盘算那个,上了马出了古家门口那条宽巷,郭胜轻轻吐了口气,好好理一理,今天这文会,得好好跟姑娘说一说。
  ……………………
  苏烨回到府里,下了马,不紧不慢的往父亲苏尚书的小书房进去。
  苏尚书一身家常半旧道袍,正坐在炕上,小盅小盏,自己沏茶喝着,看着本书,一年到头,就过年这几天,他能有几分这样的闲功夫。
  苏烨进来,自己去了斗蓬,侧身坐到父亲对面,拿起茶叶罐闻了闻。
  苏尚书笑道:“这是你阿娘让人送来的茶,说味儿清淡,让我就喝这个,还不许多喝。你去拿那饼班章。”
  苏烨笑着放下茶叶罐,站起到书架上拿了那半饼班章过来,重新洗壶洗杯子沏茶。
  “怎么样?见到李家那个小的了?”苏尚书放下书,一边看着儿子沏茶,一边笑问道。
  “嗯,除了那个李文山,还有他的先生郭胜,还有舅舅徐焕。”苏烨凝神沏着茶。


第239章 各有进退
  “郭胜和徐焕也去了?”苏尚书眉头微蹙,“仔细说说这两个人。”
  “郭胜极不简单,有豪侠气,不拘一格,学问极好。徐焕通透机敏,豁达风趣,颇有才气,只是,略有些落拓,不象个仕途顺利的,他和郭胜十分默契。”苏烨几句话介绍的十分简单。
  “柏帅极其欣赏这位郭胜,听说他进京,特意写了信给我,嘱我能照应时多多照应。”苏尚书声调颇为感慨。
  苏烨沏茶的手微滞,抬头看了眼父亲,这事,父亲没跟他说过。
  “李六呢?真有考过秋闱的学问才气?”苏尚书看到了儿子那一眼,却没理会,接着问道。
  “嗯。”苏烨沏好了一壶茶,给父亲倒了半杯,“李文山天真烂漫,心有旁骛,于学问文章一道极有天赋,再过几年,诗词文章一道,儿子就比不过他了。”
  苏尚书微微动容,“人品呢?”
  “俊美不亚于江延世,天生风雅,又心无杂念,单就才子一道论,之后十几年内,很难有人能出其右。”苏烨端起杯子,垂眼喝茶。
  “你我是没办法,从你姑姑入宫那天起,苏家,就没法心无杂念。他今年真要下场?”苏尚书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接着问道。
  “嗯,李文山自己也很有几分要强之意,他舅舅十四岁考出了案首,江延世拿案首解元挤兑,成与不成,与太子,都只有好处。”苏烨提到江延世,眉头微微蹙起,露出几分厌恶之意。
  “童试秋闱,都在唐承益手里,唐家和李家结了姻亲。”苏尚书凝神细想。
  “阿爹,唐尚书不避亲仇的名声,早就如铁似钢,结不结姻亲,都没什么大碍,唐尚书这名声……就是人品,也无可挑剔。”苏烨看着父亲,低低提醒道。
  “嗯,这事得妥当安排。”苏尚书眉头拧起。
  “阿爹,那边……柏帅的事,两家都心知肚明,我们?”苏烨看着父亲。
  苏尚书迎着他的目光,轻轻叹了口气,“你以为你阿爹没试探过?我一知道柏帅的事,就寻陆将军说过话,那边,滴水不漏。柏家跟咱们,这姻亲,就是你和你媳妇,这事,咱们心里明明白白,柏家心里明明白白,咱们就是占了别人不明白的便宜,可那边,也是明明白白,柏家是柏家,咱们是咱们,他们是他们……”
  苏尚书的话顿住,脸色微青,“柏家,若有倾向,也是往那边,不是咱们,唉,和柏家结亲,这件事,明面上是咱们占了便宜,可实际上,是那边占尽了便宜。”
  “阿爹。我……”苏烨看着父亲,神情愧疚,他们苏家子嗣单薄,每一份姻亲,都极其要紧。
  “你和柏氏夫妻和美,这是最要紧的,这门亲事,也是你阿娘的意思,咱们苏家,再怎么,也不至于把子子孙孙都押进去,你已经够辛苦了,这日子,总要有点儿可期可盼,可停可歇的地方。”苏尚书轻轻拍了拍儿子的手,声音温和。
  苏烨眼眶一热,低低咽了一声,低头沏茶。
  ……………………
  江延世和徐二公子一起出来,上了马,各自回府换了衣服,直奔宫门。
  太子程峄刚从江娘娘处请了安回来,召进两人,小内侍上了茶,垂手退出,程峄站到窗前,伸手推开窗户,迎着扑面而来的寒冷气息,深吸了几口气,这才示意江延世,“说说吧。”
  “看到郭胜和徐焕了。”江延世的话和人一样,简单明了带着几分冷淡之意,“年前我在长垣码头接烟火,偶遇的那次,就是郭胜,当时留意到他,是因为他带着两个粉妆玉砌、十分显眼的小孩子,那两个孩子,大的是永宁伯李家六郎李文山,小的,是九娘子李夏。”
  江延世顿了顿,眉头微蹙,看着太子,“当时,三个人中间,最令人瞩目的,是那位九娘子,十岁左右,一双眼睛犀利明亮,看眼睛,完全不象是十来岁的孩子,那双眼睛……我不记得她长什么样,当时就没留意,就看到了一双眼睛。”
  徐二公公轻轻咦了一声,这样一双眼睛,是什么样的眼睛?得找机会看一看。
  太子也十分惊讶,“李家庶出这一房,四个孩子,岂不是个个出类拔萃?”
  “没看到那位大女儿,大约也不差。李学明人品才具都……提不起,徐氏几乎是悄然无声,打听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不过,现在看徐焕,和那个霍氏,这个徐氏,只怕不简单。”江延世声音里透着丝丝若有若无的感慨。
  “一个好媳妇,三代好子孙,老话不会错。”徐二公子忙接了一句。
  太子嗯了一声,示意江延世,“你接着说。”
  “是,李文山人品才华不亚于苏烨,又有个才子舅舅,背后还站着郭胜这位先生,那边想立起他压过苏烨,我觉得可行。”江延世看着太子,“我今天特意提了徐焕的案首和解元,可进可退,只看太子的意思。”
  “你先说说。”太子拧眉想了想,示意江延世和徐二公子。
  徐二公子看向江延世,江延世看着太子,“我的意思,咱们帮他树起来。咱们这事,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皇上……健康得很,咱们得照长久打算,十年二十年这么长久来看,这样的话,树起来更好,最好老五也立起来,纷争之局,太子只要站稳半君之位,就立于不败之地。不怕乱,最怕一家独大。”
  “我也是这么想。”徐二公子连连点头。
  太子想了想,嗯了一声,“不要交到郑志远手里,郑家,古家,金家,彼此牵涉太久太深,你来操办吧。”
  江延世干脆的答应了,太子看着他,迟疑了片刻问道:“你的亲事,家里看中了哪家没有?今天阿娘还说起这事。”
  “还没有,我想晚一晚,家世要好,人,我也想着,至少能看的过眼。”江延世眼皮微垂。
  “你这个看得过眼,不是要长相跟你差不多吧?那可就……”徐二公子的话没说完,迎着江延世狠狠瞪过来的目光,赶紧打着哈哈,“要合眼缘,这是正理。缘分么。”


第240章 汇报听训
  郭胜椅子搬在青藤居三间上房门口,堵门坐着,看着院门,最后一次整理一会儿要跟姑娘说的事。
  最后一遍刚刚理好,院门口,李文岚和李夏各自抱着自己的书包袱,一边走一边说着话,并肩迈进院门。
  郭胜急忙站起来,将椅子搬回放好,理了理衣服,端正站在门口,看着两人上了台阶,拱手冲向他见礼的两人回礼。
  李文岚今年要下场考试,那份用功,不用郭胜多说半个字,他的书已经背无可背,从年前开始,郭胜让他每天写一篇文章,要想好了再写,一旦下笔,不许更改。
  李文岚由在院子里转圈背书,改成了在院子里转圈构思文章。
  写诗写文就要到院子里转圈构思这个好习惯,伴随了他一生。
  李夏用一支细细的羊毫,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