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文松噗的笑出了声,上前拉着罗二郎介绍给李文岚,“六哥儿,这是罗家二哥,从前在杭州城……”
“我知道,是罗帅司府上二哥,当年在杭州,罗帅司很照顾家父,还有哥哥和我。”李文岚冲罗二郎长揖。
罗二郎急忙拉住他,“不敢当不敢当,六哥儿真是……学问真好!”
李文岚笑的眼睛都弯了,李文栎也失笑出声,忙上前往里让着两人。
刚刚让进罗家兄弟,兵部江尚书两个孙子江大少爷和江四少爷骑着马,跟在太婆宁夫人车旁,也到了……
往常女眷过来的人家,都有年纪相当的爷们少爷们过来,李文林也赶了过来,兄弟五个,忙的脚不连地,接待客套,安排合适的人带诸人往后园进去。
李文山刚接了舅舅徐焕和太外婆霍老太太的车子进去,巷子口,陆仪骑在马上,走在一辆车旁,往永宁伯府过来,李文山急忙让人去跟大伯娘说一声,自己和李文松几个,一路小跑迎上去。
阮夫人的车子直奔二门,陆仪迎着迎上来的李文山兄弟,离下马石十来步,就跳下马,将缰绳扔给小厮,迎着李文山等人拱手笑道:“不敢当。”
李文山几个迎上去见了礼,李文岚仰头看着陆仪,笑的不知道怎么笑才好了,他好几年没见到陆将军了。
第242章 意外之人
“几年不见,六哥儿长这么高了。”陆仪拉过李文岚,仔细看,李文岚不停的点头,“我也好几年没见陆将军了,我很想念陆将军,很想……”李文岚话没说完,眼泪夺眶而出。
陆仪忙蹲下,轻轻搂了搂李文岚,“以后就能常见了,我也很想你。听说你读书很用功,我很高兴。”
陆仪站起来,李文岚拉着他的手,仰头看着他,脸上光彩飞扬,“嗯!先生总是夸我,还说……我今年要下场考童子试!”
“我听你五哥说了。”陆仪和李文山等人致意,牵着李文岚的手往里进,李文山示意李文松等人不用跟进去,巷子口,古六骑在马上,长袍大袖,斗蓬从一边垂下,一路小跑过去了。
李文山忙迎上去,“陆将军刚到。”
“我知道他要来,昨天他打发人跟我说了,王爷也想来,我和老陆都劝他还是别来了,他那身份,动静太大,他来了,咱们统统不自在了。”古六一边下马,一边极其随意的和李文山说着闲话。
李文山失笑,“王爷今年这么闲?往年他不是过个年忙到脚抽筋?”
“哪里闲了?就是忙的透不过气,才想着跑你这里躲半天清静,找六哥儿说说话,他说说而已,哪里来得了?”
李文栎和李文林站在后面,呆呆的听着两人的闲话。
李文山正要陪着古六进去,李文松轻轻捅了捅他,“五哥儿。”
李文山和古六同时回头看向巷子口,巷子口,江延世和赵二公子骑在马上,一个冷着脸面无表情,一个一脸喜笑说个不停,在几个个怔忡之间,已经离永宁伯府大门很近了。
永宁伯府忙的个个一头汗的十几个门房,呆呆看着骑在马上的江延世,离这么近看江大公子,这是头一回。
倒是李文松反应最快,先推了一把面面相觑的李文山和古六,再伸手拉过二哥李文栎,赶紧迎上去。
江延世和赵二公子下了马,江延世背着手,先打量永宁伯府这四个溜金大字,赵二公子简直就是喜气洋洋一团和乐,冲众人一一拱手,赵二公子这手拱了一圈,江延世正好看好了匾额,指着匾额和李文山,古六笑道:“听说这四个字,是李太后亲笔所书?天下诸家,能得李太后亲笔题书的,只有这一块?”
李文山怔了,他没听说过这事,也没留意过永宁伯府这块匾额……天!原来是这样的来历!
“我听翁翁说过一回。”古六往后退到和江延世并肩,仰头看着匾额,“确实是李太后所书,我家里收了些李太后亲笔,你不说,我竟没想起来。”
李文栎和李文松、李文林也是呆头鹅一样,他们府上这块匾额,竟然是李太后亲笔所书?那传说中他们永宁伯李家就是李太后娘家这一支,竟然是真的?
“百年积蕴之家,自然不比寻常。”赵二公子也仰头看着匾额,语气里满满透着赞赏。
“进去说话吧。”李文山总算反应过来,欠身客气让着。
江延世嗯了一声,抖开折扇晃着,率先上了台阶,李文松提起长衫,急忙从侧边小跑赶上前,侧身前引,让着江延世往园子进去。
李文栎落在后面,忙招手叫过个小厮,吩咐赶紧去禀报阿娘,江大公子到了。
……………………
得了禀报的严夫人,正陪着霍老太太往后园花厅进去,小厮的禀报,霍老太太也听到了,看着小厮退后几步,霍老太太笑道:“那位江公子?听说很不得了,你去忙你的,那边都是大事,这里有阿夏阿娘就行,咱们不是外人,不用跟我客气。”
“那我就不客气了,陆将军过来,已经没想到了,这会儿江大公子又来了。”严夫人这喜气中,透着隐隐的不安,她得去看着,仔细看清楚,晚上,得好好写封信给老爷……
严夫人嘱咐了几句,又吩咐蔓青跟在霍老太太身边侍候,又叫了个小丫头,往花厅跟嫂子钱夫人打了挺好听,这才带着一群管事婆子急匆匆赶往统管园子两边的议事厅,徐太太陪着霍老太太,进了园子这边的大花厅。
霍老太太到的不算早,花厅里已经坐满了人,刚得了信儿,正不时瞄着花厅门口的钱夫人,一眼看到徐太太,再看到徐太太身边的霍老太太,一个错愕,立刻站起来,语笑热情的迎上去。“这位就是老太太?”
“这是户部严尚书夫人,钱夫人。这就是太婆。”徐太太先介绍了钱夫人,又笑着介绍霍老太太。
花厅里的热闹一下子降下来,众人带着各式各样的好奇,齐齐打量着和钱夫人说笑着,看着仿佛比钱夫人还要年青几岁这位霍老太太。
钱夫人殷勤的侍候霍老太太脱下身上那件栗色厚织锦缎面黑貂斗蓬,霍老太太里面一件竹青长袄,下面是一条蟹壳青的长裙,都是年长之人常用的颜色,穿在霍老太太身上,却透着初春寒冰乍破一般的生机和春意,亮眼非常。
刑部尚书唐承益夫人随氏,已经站起来迎了上来,“初二听说老太太到了,就想过府请安。”
钱夫人立刻介绍:“这是唐尚书夫人。”
霍老太太敏捷之极,随夫人刚迎出来两步,霍老太太已经迎了上去,伸手拉住就要曲膝见礼的随夫人,连说带笑:“夫人这么客气,可不敢当,还没进京城,焕哥儿就唠叨的我耳朵都生了茧子,说是进了京城,头一件,就是得到唐府,说什么也得亲眼看一看唐尚书,夫人不知道,我们明州那边,一提唐尚书,都敬仰的不得了,特别是他们读书人,听说山哥儿跟唐家攀了亲,直到现在,我都还不敢相信!”
霍老太太说着,笑声扬起,这笑声带起了满屋的笑声,随夫人跟着笑个不停,“老太太可真会说话,我都替我们老头子脸红了。”
兵部尚书江周夫人宁氏,跟着和霍老太太见礼,罗尚书夫人乔氏也上前见礼,罗尚书和李漕司平辈论交,乔夫人一个福礼深曲下膝,霍老太太一把拉起,一时间,花厅里热闹非凡。
第243章 挑事儿的来了
姚老夫人沉着脸坐在上首榻上,象是要起身,又一直没站起来。
钱夫人眼观六路,眼风扫过阴沉着脸不肯站起来的姚老夫人,忙热情的让着霍老太太,身子微侧,没有丝毫痕迹的一个半转,先向霍老太太介绍起花厅中几位要紧的夫人太太来。
“这是陆将军夫人,阮夫人。”钱夫人由离她们最近的阮夫人介绍起。
钱夫人刚开口说话,阮夫人已经站了起来,插烛般曲膝下去,霍老太太急忙伸手拉住阮夫人,“这两天听五哥儿六哥儿说起话来,十句里得有两三句提到陆将军,说是天神一般,瞧见夫人,就知道这哥儿俩说的都是实在话。”
钱夫人听的佩服不已,这位不老的老太太,可真是会说话。
霍老太太虽说位不高年不老,可她这辈份儿在那儿呢,人家又有个据说江大公子待以半师礼的孙子,和两个几乎确定前途无量的重孙子,钱夫人可不敢让她站着再多介绍,介绍好了阮夫人,眼角余光瞄着还是没站起来的姚老夫人,可也只能硬着头皮把霍老太太往姚老夫人主座这边让。
姚老夫人还是似起不起,脸上也没有笑,霍老太太却紧两步上前,手往下按着,连说带笑,“可别客气,咱们这是亲的不能再亲的亲戚了,你就坐着。我听阿夏她娘说了,你一直病着,到年二十九,还吃着药呢,你坐着,别起来,咱们两亲家,不讲这个虚礼儿。”
钱夫人暗暗松了口气又叹了口气,忙笑让着霍老太太在姚老夫人右边坐下,从丫头手里接过杯茶,亲自奉上,看着徐太太笑道:“你家大嫂呢?我们都在这儿,她往哪儿去了?”
“说是江大公子到了,大嫂怕有什么不周,要过去看着些。”徐太太忙笑着解释道。
钱夫人两根眉毛高高挑起,看起来惊讶极了,“哪个江大公子?江娘娘那个侄儿?”不等徐太太答话,又啪的一拍手,看着姚老夫人和随夫人等人笑起来:“看看我这话说的,能称江大公子的,满京城就那一个,他可是……”
后面的话钱夫人没再说,只意味深长的笑个不停,诸位老夫人、夫人都是一脸明了的笑。
这位江大公子,目无下尘是出了名的,这会儿竟然到这永宁伯府来了,诸人看向徐太太和姚老夫人的目光,十分复杂,一多半是羡慕,可这羡慕里,难免带出了几分看戏的意味,李家这第三代的人才,全出在小三房了,这位老夫人,心里是什么滋味儿?
这永宁伯府李家,看样子真的要再次兴旺发达起来了,也许还要一飞冲天,唐家以眼光好著称,这眼光,真是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