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淮各郡官府至今不肯来江都拜见招讨使,共商灭匪大计,着实触怒了张铉,所以张铉才急于和杜伏威一战,扭转自己在江淮的政治弱势。
但房玄龄生怕张铉在盛怒之下做出傻事,比如严惩历阳郡太守等等,这非但不能震慑其他郡县,反而会导致各地官府更加离心,尤其导致江淮各大世家开始抵触张铉,所以他要劝说冷静下来,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冲动。
房玄龄的一番苦劝稍稍平息了张铉心中的怒火,他负手在船舱里来回踱步,房玄龄又低声道:“另外,有一件事情我也没有想到,我也需要自省。”
“什么?”张铉回头看了他一眼。
“就是江南会,我后来和江都郡衙的官员聊了后才知道,江南会之所以在江淮一带被杜伏威赶尽杀绝,主要原因是江淮世家对江南会的仇恨。”
张铉怔住了,半晌问道:“这是为何?”
房玄龄叹息一声说:“历史造成的积怨,南方分裂,司马氏在陆、王、虞、顾等江南大族的支持下重建晋朝,江南大族掌握了朝权,一直压迫盘剥江淮士族,后来宋齐梁陈等南朝对江淮士族也不待见,既防范又压迫,导致长江南北两岸互相仇视,大隋军队能顺利渡江南下,也和江淮士族全力支持有关。”
张铉默默无语,他明白房玄龄的意思。
房玄龄又继续道:“杜伏威能迅速在江淮崛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旗帜鲜明反对江南士族,仇视江南士族所支持的江南会,这就是江淮五郡官府至今不肯来拜见将军的根本原因,除非将军能得到江淮士族的支持,偏偏将军又和江南会达成了合作共识,我也是才意识到,这是我们的败笔。”
“我明白军师的意思了,江南会真正的目的是想利用我们削弱江淮士族,而杜伏威就是江淮士族暗中支持的军队。”
说到这,张铉眉头又一皱,“既然如此,杜伏威为何要截断通济渠,这不是损害江淮地方豪门的利益吗?”
房玄龄叹口气,“将军就大错特错了,江都的商业九成以上是被关陇贵族和江南士族控制,江南会和将军合作的条件不就是请将军关照江南会在江都的利益吗?这里面可不是小数字,杜伏威截断通济渠,其实就是为了打击江南会的利益,关陇贵族的利益只是附带受害,否则朝廷官员们为何那么着急要恢复航运,这里面其实有很深的玄机。”
张铉慢慢坐了下来,房玄龄的一番话彻底解开了困扰他许久的谜题,杜伏威为什么要截断通济渠,惹祸上身,现在他才明白,原来这里面隐藏着很深的利益斗争。
这时,张铉猛地想到了什么,他快步走到地图前,注视着历阳郡的官道,神情变得异常凝重。
……
从江都沿着长江北岸前往历阳郡,在前半部分是平原,地势平坦,官道宽阔易行,但过了滁水后,地势便渐渐复杂起来,尤其进入六合山后,山势延绵起伏,丘陵众多,河谷纵横,道路不再好走。
裴行俨率领八百骑兵作为先锋一路南下,他们目标并不是六合山杜伏威老巢,而是要赶到历阳县北,截断罗柱山和六合山两支杜伏威军队的合并。
虽然丘陵众多,地势崎岖不平,但还是没有给隋军骑兵造成多大的阻碍,三天后,骑兵抵达了桃叶山,再向前走五十里就是杜伏威的老巢所在地鲤鱼岭。
“苏将军,天色已晚,我们就地驻兵吧!”偏将陈旭向裴行俨建议道。
裴行俨抬头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下山,但余晖还照亮着天空,不过一丝暮色已从山林中悄然而生,他们正好位于一片凹陷盆地内,四周山峦矗立,视野倒还开阔,在他们前方是一条深不见底的山谷。
“前方山谷有多长?”裴行俨用马鞭一指前方山谷问道。
给他们领路之人是六合县胡墅镇驿站的驿丞,名叫赵长贵,四十余岁,本地人,做了三十年驿丞,对这一带地形了如指掌。
赵长贵笑道:“桃叶山有七谷,前面就是第五谷,当地人叫做桃五谷,看起来谷道好像长,实际上并不长,也就三四里左右。”
“附近可有溪水?”隋军骑兵行军一天,人困马乏,急需寻找水源。
“过了桃五谷就有是桃叶溪,非常清澈甘甜。”
裴行俨犹豫了一下,现在天色已黄昏,他们要不要穿过山谷?赵长贵看出了裴行俨的犹豫,便笑道:“将军放心吧!这一带没有乱匪,若有乱匪我们驿站还会存在吗?”
这话很有道理,裴行俨正要下令前行,旁边随行的骑曹参军李清明劝道:“裴将军,兵法云,过谷则疑,而且这里距离杜伏威老巢不远,我们最好还是小心点。”
陈旭笑道:“李参军说得有道理,不过水也重要,卑职愿带一队弟兄去取水。”
裴行俨点点头,回头赵长贵道:“烦请赵驿丞带我们去取水。”
“好……吧!”赵长贵见他们不愿过谷,只得勉强答应。
陈旭一挥手,“第一旅跟我去取水!”
百名骑兵拿着水袋跟随陈旭催马疾奔而去,很快便消失在山谷内,裴行俨则下令其他骑兵就地休息。
此时已入秋,夜晚比较凉,山中尤其风大,一阵阵山风刮过,树林哗哗直响,发出一种诡异的啸声,不知为什么,裴行俨心中总有一种不妙之感,但他又说不出原因,使他显得有点焦躁不安,他不时起身向山谷处望去。
忽然,山谷深处隐隐传来喊杀声,裴行俨一怔,这是怎么回事?
这时,很多士兵都纷纷站起身,他们也听到了异常。
“立刻上马!”裴行俨厉声大喝,他意识到了情况不妙。
士兵们纷纷上马,就在这时,山谷内奔出两名隋军骑兵,身上都中了箭,他们奔出山谷,纷纷从马上摔下,几名士兵急忙奔上去扶起他们。
“发生了什么事?”裴行俨厉声喝问道。
“山谷内……有埋伏,快走!敌军……太多。”
“陈将军呢?”裴行俨急得大吼。
“弟兄们……全部……全部阵……”没有说完,士兵就闭目而逝。
这时,山谷内喊杀声震天,不知有多少贼兵向这边杀来,裴行俨知道这边地形极不利于骑兵厮杀,他强忍悲痛,大吼一声:“跟我撤!”
骑兵们纷纷调转马头,跟随裴行俨向桃叶山外疾奔而去。
不多时,一支数千人乱匪杀了出来,为首大将金盔金甲,手执虎牙金刀,威风凛凛,正是江淮贼帅杜伏威,而他身边跟着一名中年男子,便是替隋军领路的驿丞赵长贵。
第430章 欲擒故纵
杜伏威在江都安下了无数眼线,当隋军一出兵,他很快便收到了飞鸽传信,也立刻料定隋军要继续打击自己了,在隋军骑兵过六合县时,杜伏威就接到了第二封鸽信,结合隋军大船入江,他终于能判定隋军这次出击的目标,一定是历阳郡。
杜伏威为了给隋军当头一棒,他亲率大军在桃叶山布下埋伏,可惜驿丞不得力,没有把隋军骑兵全部引入埋伏圈,使他战果不显,只歼灭了百名取水的隋军骑兵。
杜伏威目光凶狠地望着远处,良久,他恶狠狠下令道:“全军北撤,去钟离郡!”
一万大军调头离开了桃叶山,向北方的钟离郡撤去……
三天后,隋军船队抵达了历阳郡,长江南岸是丹阳郡的江宁县,长江北岸则是他们这次出征的目标,杜伏威设在历阳郡的老巢。
房玄龄匆匆来到张铉的船舱前,他低声问门口亲兵道:“将军怎么样了?”
昨晚他们接到裴行俨的急报,骑兵在桃叶山遇伏,阵亡骑兵九十七人,一直对张铉忠心耿耿的骑兵偏将陈旭也不幸在伏击中阵亡,这对张铉打击很大,众人都不敢相劝,只能等他自己平静下来。
亲兵悄声道:“还好,已经恢复正常了。”
这时,船舱里传来张铉的声音,“是军师吗?请进!”
“正是卑职!”
房玄龄走进了船舱,只见张铉正坐在小桌前细看一张地图,房玄龄从地图轮廓,推断出张铉是在看历阳县一带的地形图。
“军师有什么事吗?”张铉收起地图笑问道。
虽然陈旭和骑兵弟兄阵亡给他一个沉重打击,但张铉毕竟是从血腥战场上杀出来的主帅,对生死看得并不重,他已经恢复了常态。
“将军,斥候带来最新情报,现就在外面等候。”
“带斥候去军议舱!”
不多时,一名斥候快步走进军议舱,上前单膝对张铉禀报道:“启禀将军,我们找到了位于六合山南麓的贼军老巢,但现在只剩下一片被大火烧毁的废墟,贼军已经撤离了,带不走的粮食也被他们全部烧毁。”
这个结果在张铉的意料之中,杜伏威既然伏击了隋军骑兵,就说明他们已经知道自己到来,要么积极备战,要么就撤退,看来杜伏威选择了后者。
尽管张铉料到杜伏威可能会撤走,但当这个消息真的到来时,张铉心中还是感到异常愤怒,那意味着他暂时无法为自己死去的弟兄报仇,他的脸色阴沉得十分难看。
军议舱的将领们面面相觑,他们还是来晚了一步,杜伏威居然知道隋军到来,提前撤走了,他们下一步怎么办?
这时,张铉冷冷令道:“船队继续南下,去历阳县!”
旁边参军裴弘劝道:“恐怕罗柱山那边的贼军也撤退了。”
张铉哼了一声,“我不是去打贼兵,我要去拜访历阳太守,看看他给我一个什么交代?”
房玄龄暗暗叹息一声,他明白张铉的用意,如果张铉决定对江淮官府下手,恐怕他是要接受江南士族,和江淮士族对立了。
……
历阳县是历阳郡郡治,也就是今天安徽和县,是一座位于长江北岸的大县,有人口近二十万,尤其采矿业发达,由于历阳也是大隋重要的铁矿和铜矿产地,生活在历阳县的矿工足有一万八千余人,加上他们的家眷,在历阳县仅靠铁矿为生的人就有七八万人之多。
由于历阳郡北靠江都,紧邻长江,和江宁县隔江相望,历阳郡便成为了杜伏威的核心统治之地,历阳县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杜伏威的都城。
虽然杜伏威纵横江淮,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