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战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铉淡淡道:“因为担心我支持洛阳才投靠李渊?我还没有回来,他们就认定要我支持洛阳?这个借口未免有点太草率了吧!”

韦云起苦笑一声,“卑职也觉得这只是一个借口,他们早就准备投靠李渊了,卑职还听说裴公为此事去找过太后,希望太后能尽快立滕王嫡孙为帝,册封大帅为监国摄政王,但太后坚持等大帅回来再说。”

“还有这种事情?”

张铉心中着实有些不悦,这么重大的决定,裴矩不等自己回来就想越俎代庖,虽然裴矩本身是好意,想用监国摄政王的方式来确认自己的地位,但他不和自己商量的本身,就是对自己不尊重。

张铉城府已深,他心中的不满没有任何表露,只是点了点头,“这件事大家一起商量吧!”

……

张铉先回了家与家人团聚,随即又去了招贤馆和驿馆,和百官们一一见面,安抚了他们焦虑的心情,一直到傍晚时分,张铉才回到了大将军军衙,裴矩、苏威、郑善果、卢倬、韦云起和玄龄已经在这里等候他多时了。

这是张铉无法逾越的一道坎,而且就摆在眼前,迫在眉睫,如果再没有明确的说法人心就会渐渐涣散,张铉也知道这件事刻不容缓,所以提前赶回来,回来的当天就要明确此事。

众人都在大堂内坐下,大堂内十分安静,气氛也稍显严肃,这时,张铉将一份洛阳送来的情报给众人传阅,“这是洛阳斥候送来的完整报告,关于韦津之死,杜参军也经历了此事,他进行了一些补充,脉络就明晰了,大家看一看。”

众人将一份报告传阅了一遍,写得十分简扼明要,但寥寥数语却透入本质,“王世充拥兵独权,越王年幼无威……”

众人传阅完了报告,心中都明白了,张铉就是明指王世充要篡位了,见大家都看完报告,张铉又淡淡道:“现在王世充已手握大权,他怎么可能允许一支强大力量加入到洛阳朝廷中来,所以就算我们想支持越王侗,洛阳也未必会接受,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

这时,裴矩小心翼翼问道:“那依殿下的意思呢?”

张铉笑了笑道:“我听说滕王子嗣杨意尚在,他虽然年幼,但毕竟是嫡系子孙,烦请裴公和苏公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如果大家不反对,我们可以考虑立滕王之子为帝。”

这是张铉的正式表态,所有人精神为之一振,尤其裴矩更是激动,张铉终于同意自己的方案了。

苏威却没有什么异样表情,他依旧平静地问道:“我们是去年知道滕王次子生活在梁郡宋城县,但已经过去一年,瓦岗军会不会已经先下手了呢?”

苏威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滕王已经不在梁郡该怎么办?

这句话问得很直截了当,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年初瓦岗军席卷中原,官员纷纷逃离,作为皇族,滕王还会平静地生活下去吗?众人向裴矩望去,裴矩脸色有点苍白,半晌道:“我已经派人去梁郡了,这两天应该就有消息传来。”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房玄龄缓缓道:“我倒是有一点消息,滕王次子一家在年初已迁徙到鲁郡曲阜县,现在应该还在那里!”

房玄龄这句话忽然让所有人都反应过来,张铉其实早就决定好了。

第650章 紧急求援

张铉最终没有让众人失望,他选择了立滕王杨纶的孙子为帝,与此同时,这个仅仅只有两岁的幼儿已经被青州军秘密从鲁郡接来了益都,三天后,萧后正式下旨,同意百官的请求,立滕王嫡孙杨意为大隋皇帝,改年号为兴宁。

萧后随即封齐王张铉为监国摄政王,总揽军政,封苏威为内史令,封裴矩为纳言,又封韦云起为吏部尚书,郑善果为礼部尚书,李纲为户部尚书,李景为兵部尚书,卢倬为刑部尚书,崔焕为工部尚书,虞世南为御史大夫,各官皆一一封赏。

张铉出任监国摄政王后的第一道命令便是改安阳县名为中都,任命裴弘为中都令,任命将作大匠何稠为宫造总监,工部侍郎李春为城造总监,三人负责在中都建造安阳宫和副城,三个月后将正式将朝廷迁去中都。

在此之前,宇文化及在徐州杀了伪帝杨浩,自立为帝,建国号为‘许’,虽然这算是一件大事,但很快,真正震惊天下的消息便迅速将宇文化及称帝的消息掩盖了。

隋朝太后和百官在北海郡立滕王嫡孙杨意为天子,重建朝廷,齐王张铉为监国摄政王。

这个消息随即传遍了天下。

……

幽州蓟县,罗艺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心中着实焦躁不安,他刚刚得到消息,张铉新建的朝廷将在三个月后迁都去魏郡。

罗艺心里很清楚,张铉之所以推迟三个月迁都,并不是为了修建城池宫殿那样简单,而是要利用这段时间剿灭自己,张铉不可能让新都面临幽州的威胁。

眼看极大的危险将至,罗艺除了指望长安之外,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

其实罗艺一直盼望着李建成能打通河内郡至涿郡的通道,为此他不惜出兵博陵郡,便是想和唐军形成南北呼应之势,但李建成因后勤跟不上而被迫退回并州,这让罗艺极度失望,也不得不从博陵郡退兵。

虽然唐军从南面进攻失败,但李建成的北面战略却使罗艺又生出一线希望,罗艺也觉得唐军从北面进攻要比南面可靠得多,至少对于他的幽州军是如此。

此时在罗艺身旁放着一封信,这是李建成昨天派人送来的紧急信件,要求罗艺抢在青州军之前攻占潞水仓,绝不能让青州军得到这座仓库。

尤其仓库中的大量粮食对于唐军入河北后的后勤补给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李建成这封信的态度十分坚决,要求罗艺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潞水仓。

其实就算李建成不写这封信,罗艺也一样会想办法拿下潞水仓,当高句丽战役留给他的存粮消耗殆尽后,他不得不考虑收取税赋的方式来筹集军粮,但一个涿郡养不起两万五千幽州军,尤其今年河北地区普遍夏粮歉收,罗艺自己也开始出现军粮短缺,士兵们的军粮供应被迫两次被削减,已经引起士兵愤怒,使罗艺不敢再实施第三次削减。

罗艺负手在大堂上来回踱步,是否夺取潞水仓已经不是问题,他在考虑怎么夺取潞水仓,怎么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击败李景夺取仓库。

其实办法不是没有,罗艺早就想好了对付李景的办法,只是一直没有实施,那么这一次他是否能尝试一下呢?

……

罗艺一直垂涎潞水仓并不是偶然,这座天下四仓之一的潞水仓存放着大隋王朝为攻打高句丽而准备的一半粮食物资。

仅粮食就有百万石以上,还有十万副以上的铠甲兵器以及战鼓、军旗、箭矢、油等等,另外还存放着数十万贯上好铜钱。

大隋王朝极为看重这座仓库,杨广就是因为对罗艺的不放心才派大将军李景前来坐镇潞水仓。

此外,李景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渔阳郡太守,但他基本不去过问渔阳郡政务,而是扔给了郡丞,尤其乱世到来,李景更加谨慎小心,恪守自己的真正职责。

潞水仓东北角,数百名工匠正在忙碌地修缮一段年久失修的仓城城墙,这是周长十八里城墙的轮换修缮,已经陆陆续续修缮了三个月,这次是修缮最后一段城墙。

李景带着数十名士兵正远远望着几名工匠忙碌地修砌青石,原本这次修缮准备放在半个月后修缮,但李景已经得到罗艺军粮不足的消息,他担心罗艺会偷袭潞水仓,便提前修缮仓城。

李景在几天前接到苏威、裴矩等老臣的信件,也得到了太后懿旨,劝说他效忠新朝廷,李景虽然也知道张铉立年幼的杨意为帝和李渊立杨侑没有什么区别,但他李景不在并州关陇,而是在河北,在张铉的势力范围内,所以与其投靠不靠谱的李渊,还不如接受太后懿旨,李景考虑再三,最终决定接受太后册封,升爵为北平郡公。

居然决定效忠新朝廷,那潞水仓的物资也就属于新朝廷所有,李景必须继续尽心尽职守住潞水仓。

这时,一名士兵奔跑过来,急声禀报道:“启禀大将军,渔阳郡陆郡丞派人送来紧急消息。”

李景一怔,立刻稳定:“送信人在哪里?带他来见我。”

片刻,一名从事被士兵带了上来,从事跪下哭道:“渔阳郡危在旦夕,恳求大将军救援!”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高开道率领两千军队从北平郡方向杀来,已经攻破了巨梁县,屠杀了数千民众,现正向无终县杀来!”

‘高开道!’

李景吃了一惊,不是传闻高开道兵败后逃去契丹了吗?怎么会从北平郡杀来,难道是……

李景忽然有点明白过来了,原来高开道是被罗艺藏匿起来了,这个该死的混账!

李景低低骂了一声,又急忙追问道:“我在无终县内留有一千士兵,陆郡丞有没有把他们组织起来?”

报信从事稍微犹豫一下,但还是回禀说:“启禀大将军,一千士兵已经组织起来了,但人数远远不够,陆郡丞恳求大将军前去救援,否则高开道就要屠城了。”

李景的脸色立刻露出一种古怪的表情,他似笑非笑地望着这名报信的从事,冷冷道:“我倒不知道无终县居然还有一千士兵,你能给我解释一下,是从哪里来的军队?”

报信的从事一下子呆住了,神情变得十分恐惧,他已经反应过来,自己上套了,他吓得跪下砰砰磕头,“大将军饶命!大将军饶命!”

李景蹲下了注视着他道:“你其实是蓟县过来的,对吧!”

“是……是的。”

从事心虚地低下头,他忽然想到什么,又连忙道:“但高开道确实藏匿在北平郡,卑职愿意立功赎罪,恳求大将军饶我一命。”

“要我不杀你也可以,但你必须老老实实告诉我,罗艺为什么派你来?他为什么骗我去渔阳郡?”

“卑职地位低微,重大事情我不是很清楚,只是听到了一些传闻。”

“你先告诉我,你知道什么?”

“卑职是幽州军户曹从事,三天前罗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