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战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居然是圆形铜牌,说明这支商队付了价钱不菲的过关费,士兵想起了下午那个胖商人,笑问道:“你们东主呢?那个矮矮胖胖的家伙。”

“他在后面,很快就会到来。”

“要他快点啊!天一黑就闭关了。”

“我们已经派人去催了。”

士兵们取了十面黑色三角旗给他们,白色三角旗或许还要稍微看看货物,但黑色三角旗就完全不用开箱了,这就是金钱的威力,付的钱越多,获得的优待也就越大。

首领将三角旗查上每一辆大车,大车依次上了浮桥,五十名武士护卫在大车左右,快步向前面的蒲津关走去。

就在数百步外的一片树林内,三千名士兵蓄势待发,尉迟恭手按刀柄,目不转睛地盯着十辆大车向黄河对岸的蒲津关走去。

太阳已经落山了,西天空晚霞灿烂,霞云已经泛起一抹黑色,天很快就要黑了,在蒲津关外等待入关的数百名行人更加焦急,纷纷大声叫喊起来,他们都有经验,闭关后所有人都得返回东岸,第二天才能继续过关。

尽管行人急躁不安,但士兵们早已司空见惯,他们依旧不慌不忙盘问搜查,或者收钱放人,不过有几名士兵心中奇怪,今天外面行人全部年轻男子,虽然有菜贩、脚夫、农民、书生,身份各个不同,但似乎个个身材魁梧,骁勇有力,这倒有点奇怪了。

但毕竟蒲津关离战场太远,士兵们的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他们更关注有多少人愿意出钱过关,或许是黑夜要来临之际,一名校尉辟开一条通道,大喊道:“交一百文钱,不用检查排队,先入城过关!”

顿时数百人蜂拥而至,迅速排成长队,这里果然便捷,交钱就可入关,不多时,便有一百余人进了关隘。

这时,十辆大车终于抵达了蒲津关城门前,由于车上插着黑色三角旗,士兵们连声喝令,将其他货车推开,让出一条通道,给这十辆大车先入关。

在城头上,何潘义注视着这十辆大车,每辆大车用两匹骡子拉拽,车上放着大木箱子,用铜锁锁死,无法知道箱子里的物品,当然,据那名商人说,他们是运载生铁过关。

但何潘义感觉有点奇怪,这不是第一次私运生铁过关,但之前运送生铁都是用麻绳包裹,和其他乱七八糟的蔬果混在一起,以免被人发现,绝没有这样放在大木箱子里,难道他们不怕入关后被其他军队盘查吗?

何潘义心中有点生疑,运载哪里需要这么多精壮武士护卫,他怀疑箱子里恐怕不是生铁,或许是其他更加严禁的物品,比如黄金、白银之类,最近长安金价大涨,据说不少人偷运黄金去长安谋取差价,难道他们也是……

何潘义越看越怀疑,只有偷运黄金才会这般护卫严密,假如箱子里真是黄金,自己只收五十两黄金过关费那就太蠢了,他一定要看看木箱子到底是什么?何潘义转身便向城下走去。

蒲津关并不是一座城门,实际是一座关城,四周是高墙,中间是瓮城,关城很小,周长只有两里,城内除了数百名当值士兵的军营外,还有十几座建筑,驿站、仓库、税署之类,而军营则在西面城外,平时只有数百人在城关内当值。

另外,在城内还有一家占地颇大的邸店,卖行旅杂货,同时租赁骡马,还可以用金银换钱,邸店是一个郎将的父亲所开,生意还算兴隆。

此时,正一大群人拥挤在店里买物品,虽然蒲津关有严令,行人不准在城内停留,进关后须立刻离去,但在邸店里买东西例外。

十辆大车刚进了城,何潘义便城头走下来,按住第一辆大车厉声喝道:“把车上箱子打开!”

商队护卫首领正是王玄敬,他见对方主将生了疑心,便给手下使了个眼色,吩咐道:“打开箱子!”

一名护卫武士上前打开了一口大箱子,何潘义走上前,见上面覆盖着麦杆,他伸手向麦杆下掏去,就在这时,站在旁边的王玄敬猛地出手了,只见剑光一闪,‘咔嚓!’一声,何潘义的脖子被锋利的长剑砍为两段,人头滚进了木箱内,无头尸体软软倒在地上,血流满地。

骤然的变化惊呆了所有士兵,王玄敬大吼一声动手,“动手!”

五十名士兵一起动手,他们推翻了木箱子,无数战刀长矛从箱子里翻滚出来,他们拿起战刀向士兵杀去,而正在邸店买货的百余人也从店里冲出,而正在检查的数百名菜贩、农民、脚夫、士子也纷纷冲进城内,拾起地上的刀矛开始和敌军杀了起来。

他们都是最精锐骁勇的士兵,个个能以一敌三,片刻便将城内的士兵杀得落花流水,王玄敬率领五十名手下冲上城头,一部分人去东城头点火,另一部分人抢占了西城头,吱嘎嘎关上了西城门,阻止城外的守军杀进来。

这时,尉迟恭看见了蒲津关上的黑烟,他知道王玄敬得手了,便大吼一声,“杀!”

三千士兵跟着他冲出树林,向数百步外的浮桥入口处杀去。

第772章 关中危机(上)

四更时分,长安城内依旧是一片漆黑,万籁寂静,只偶然听见梆子声敲响,要到五更以后,长安城才会有一点动静,官员们将陆陆续续起床准备上朝,店铺也准备开店了,脚夫也要收拾出门干活,但此时才是四更三刻,城内依旧十分寂静。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几名骑兵各骑两匹战马狂奔而来,片刻奔至东城下,为首骑兵大喊:“速开城门!十万火急军情。”

城上守军见只有三名报信兵,便缓缓开启了城门,三名报信兵扔给守军通行令箭,便打马向城内疾奔而去。

急促的马蹄声将春明大街两边的居民纷纷惊醒,众人议论纷纷,不知道出了什么大事?报信兵一口气冲到皇宫前,对上面守军大喊:“紧急军情,要立刻禀报圣上。”

天子李渊昨晚睡在尹德妃的宫内,他一般要五更以后才起床梳洗,进行上朝前的准备,而此时正是他睡得正香甜之时,不敢有任何人来惊扰天子的睡眠。

但李渊还是被尹德妃轻轻推醒了,“陛下!陛下!”

李渊疲惫地半睁开眼睛,问道:“是要上朝了吗?”

“陛下,外面说有紧急军情禀报。”

听说是紧急军情,李渊一下子惊醒了,连忙问道:“是秦王送来的军情吗?”

帐外有宦官禀报:“不是秦王殿下,是从河东送来的军情,说十万火急。”

李渊愣了一下,难道是太原失守了?

他急忙坐起身,尹德妃给他披上一件外袍,李渊穿上外袍,走出内帐问道:“军报在哪里?”

外面一名宦官走进,跪下呈上一卷军报,李渊拾起军报,撕开上的封蜡,打开军报匆匆看了一遍,他顿时如五雷轰顶,军报从手中脱落,腿一软,眼看摇摇欲倒,旁边宦官手疾眼快,一把扶住了李渊。

“陛下!陛下稳住!”

尹德妃也披上轻纱出来,和宦官一起将李渊扶坐在龙榻上,李渊仿佛呆住了一眼,尹德妃心中大急,低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陛下怎么这样了?”

宦官惶恐地摇摇头,他什么都不知道,这时,李渊忽然大叫一声,“天杀我也!”

“陛下,发生了什么事?”

李渊此时终于缓过神了,他痛苦地摇摇头,对宦官道:“速去宣召所有三品以上官员来武德殿商议大事。”

宦官飞奔而去,李渊这才对尹德妃道:“蒲津关和河东城失守,隋军将它们攻占,关中危在旦夕!”

尹德妃就是并州人,她深知河东城和蒲津关的重要,她吓得花容失色,大惊道:“陛下,难道并州已经失守了吗?”

李渊也同样心慌意乱,他的四子元吉以及诸多重臣都在太原,如果太原失守,那他早就该接到消息了,可如果太原无事,那蒲津关和河东城又怎么会被隋军攻占?

李渊心中乱成一团,站起身走了几步道:“立刻给朕梳洗一下,朕要去和大臣商议!”

……

五更正也就是凌晨四点,天还没有亮,武德偏殿内灯光通明,十几名重臣已匆匆赶到皇宫,此时离卯时一刻的上朝时间还早,大臣们都猜到应该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偏殿里窃窃私语。

这时,礼部尚书窦威问道:“陈相国,圣上紧急召我们前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陈叔达是昨晚的当值重臣,如果发生什么事,他应该知道情况,所有人都向他望来,陈叔达苦笑一声说:“应该是大半个时辰前送来了一份紧急军报,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军报直接送进内宫了。”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议论声,众人都在猜测,要么是中原战报,要么是太原失利,别的地方都不太可能,其中中原战报的可能性最大,哪里正在爆发激战,秦王每天都会用加急方式送战报来京城,送来的时间也正好是这个时候,只是一般不会惊动天子,难道是发生了重大军情不成?

这时,一名侍卫高喝道:“陛下驾到!”

众大臣纷纷起身,只见穿一身常服的天子李渊在十几名宫女的簇拥下从侧门走进了偏殿,隋唐皇帝上朝不一定要穿得那么隆重,那只是大朝时或者祭祀时才会注重穿着礼仪,而平时上朝穿常服居多,头戴纱冠,身穿明黄色龙袍,腰束玉带,和大臣们朝服样式差不多,只是颜色上所有区别。

“臣等参见皇帝陛下!”

李渊显得神色忧虑,摆摆手,“大家坐下吧!”

众人见圣上面色沉重,心中都暗暗吃惊,难道是中原战况不利?

李渊叹了口缓缓道:“这么早把各位找来,很是抱歉,但实在是出了大事,朕半个时辰前接到了一份紧急军报,就在昨天傍晚,隋军攻占了蒲津关和河东城。”

这个消息使偏殿内一片哗然,众人面面相觑,每个人都露出极度震惊的神情,隋军攻占了蒲津关,那么关中大门不就完全敞开了吗?

每个人心中都开始慌乱起来,到底有多少隋军攻占了蒲津关,他们会不会再大举进攻关中,杀到长安来?

这时,刘文静急问道:“陛下,太原之前已经被隋军攻占了吗?”

刘文静也是昨天晚上才从上洛郡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