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战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太守的意思是,承认这块生牌的存在?”

武士彟点点头,无奈地说道:“它确实是真的,不仅襄阳有,江夏也有,我见过不少。”

“好吧!”

赵行本取出一份奏卷,放在桌上,“这是我们这次南下调查所写的报告,请武太守先看了一看,如果认为报告真实无误,那就请在证明人下签署上太守之名。”

武士彟接过报告看了一遍,虽然报告上所写属实,但并没有解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尤其字里行间中总藏有一种暗示,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当然,武士彟也知道,这就是李元吉的风格,任何人只要被李元吉盯上都不会有好结果,他不由有些犹豫了,他和屈突通都属于秦王派系,如果他在这份报告上签名,自己又怎么向秦王交代?

这时,坐在旁边的罗玉敏冷冷道:“武太守既然承认这些是事实,却又不肯作证,难道是武太守是在刻意袒护屈突通吗?”

赵行本也道:“后面还有些空白,如果武太守希望自己的名字也出现在报告中,那我就找别人作证,不为难武太守了。”

两人一左一右的威逼终于使武士彟屈服了,他只得提起笔在证明人一栏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默默将报告推给了对方。

赵行本和罗玉敏大喜,赵行本笑道:“武太守正直公正,深明大义,令人佩服,我们一定会禀明楚王殿下,没有别的事情了,我们告辞!”

两人收起报告便告辞而去,武士彟却坐立不安,他沉思片刻,便动手写了两封信,一封给屈突通,一封给秦王殿下,立刻命人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往江夏和长安。

……

李世民也是刚刚返回长安,他一直在陇右率军与河套的北隋军对峙,经过大半年观察,李世民发现北隋军并没有南下的意图,而是在集中精力在河套屯田,经略河套,他一颗心终于放下,便令左屯卫大将军窦琮继续率军在陇右驻防,他自己则返回了长安。

李世民返回长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父皇已经决定开春后发动对豫章郡和鄱阳郡的攻势,利用拿下江陵郡的余势,一鼓作气向东进攻,扩大唐朝在南方的疆域。

对这个决策李世民并不反对,无论是父皇撕毁了和北隋的停战协议,还是协议中止的时间已到,唐朝和北隋都已处在战争状态,如果唐朝一味处于防御状态,那么隋军就会从容进攻,从四面八方向唐朝施压,使唐朝的局势越来越被动,所以李世民也认为进攻便是最好的防御。

书房内,李世民看了几遍武士彟写来的急信,他心中暗暗吃惊,四弟开始调查屈突通,难道是父皇的暗示吗?

自从段德操投降北隋后,李世民也知道父皇开始不太相信从前的隋朝降将了,但屈突通是唐朝最优秀的大将,是唐朝夺取天下的基础,父皇怎么能自毁长城,段德操事件使李世民不得不沉默了很久,而现在屈突通也将被调查,李世民再也无法冷静视之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侍卫的声音,“启禀殿下,宫中有人来催促了,请殿下立刻进宫!”

李世民点点头,“我知道了,告诉宫中之人,我这就出发!”

是父皇召集紧急军政议事,李世民本来要动身,却被武士彟的快信耽误了,他又看了一遍信,不由叹口气,无论如何,他今天一定要说服父父皇,绝不能动屈突通。

……

武德殿偏殿内,李渊正和几名核心大臣商议发动南方战争的具体事宜,这件事极为隐秘,朝廷只有极少人知道,李渊也清楚张铉一定在自己的朝廷中收买了耳目,所以为了保密,在大朝丝毫不提此事,甚至陈叔达还在刻意在大朝上提出了尽快撤军回巴蜀的方案,这便给众多朝臣造成了唐军即将西撤的错觉。

偏殿内李世民侃侃而谈,正在发表自己的意见,“父皇,杜伏威确实是一颗不错的棋子,能起到牵制隋军的作用,但儿臣认为他在蕲春郡起事并不妥当,主要是蕲春郡并非他的势力范围,他在那里缺少根基,不会得到太多的民意支持,反而容易给隋军集结创造时间,我还是坚持认为他应该在历阳郡起事。”

安排杜伏威在江淮起事的主要策划者是相国裴寂,他笑了笑解释道:“殿下有所不知,蕲春郡虽然不是杜伏威的势力范围,但有蕲春郡太守郑善果的秘密支持,起兵效果会更好,发展会更快,而且蕲春郡紧靠庐江郡,一旦杜伏威在蕲春郡发展了数千人,就会立刻进入庐江郡,在庐江郡就如鱼得水,以庐江郡的复杂地形和民意基础,相信他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席卷江淮,为我们的南方攻势创造条件。”

“我还是不太理解,郑善果能给他什么支持?蕲春郡并不止他一个官员,在一个人民安居乐业,没有民意基础的地区造反,我很难想象他会成功。”

这时,旁边太子李建成道:“杜伏威是在矿工中招募士兵,那边矿山有四千余人,大多是战俘和罪犯,只要他许诺给矿工足够的利益,那么就会有人愿意跟他干,而郑太守的作用就是实现他所许下了诺言,一旦数千人跟随杜伏威杀进蕲春县,那么他们从此就会死心塌地跟随杜伏威,有了这数千人为基础,再向东发展就容易多了,这是我们反复商议后的决定,希望二弟能理解。”

“我不太明白兄长的意思,兄长是指让杜伏威洗掠全城吗?”

李建成沉默片刻,“有的事情我们也并不想做,但为了大局的利益,也只能牺牲局部了,等将来再弥补吧!”

李世民又向众人望去,见所有人都保持沉默,他立刻明白了,这已经是众人决定的事情,恐怕自己反对也无济于事了,他只得暗暗叹了口气。

这时,李渊缓缓道:“关于杜伏威在哪里起事,皇儿就不要再纠结了,不管在哪里起事都会有利有弊,而且他只是我们利用的一颗棋子,不用在他身上费太多的精力,关键是我们自己出兵,今天大家商议的是出兵豫章郡的种种应对,朕想听一听皇儿在这方面的见解。”

父皇既然已经明确表态,李世民便不好再继续谈杜伏威之事了,他只得沉吟一下道:“儿臣听说中都的情报斥候搞到了北隋水军部署图,这确实是很重要的情报,它对我们这次南方攻势会有重大影响,儿臣觉得不能太依赖这张地图,以免被它误导,造成我们的战略误判。”

李世民是在含蓄地提醒父皇,他言外之意就是这份地图恐怕不太可靠,事实上他很清楚北隋的军政分家,从朝廷内想搞到军方的军事机密几乎不可能,军方怎么可能把水军兵力部署这样的军事机密放在兵部,他怀疑这是一份假的情报,如果不是长安情报斥候做假,就是北隋给了他们一份假情报。

之前李世民就提醒过父皇李渊,但李渊却不以为然,甚至李元吉为此大为不满,他认为兄长是嫉妒自己的成就,使得李世民不好再提此事,但这次东征却和那份水军部署图关系密切,李世民便再次担心起来。

李渊的神情略略有些不悦,淡淡道:“江淮大乱,北隋必然会调水军北上,那份地图的意义其实不大,皇儿不用追究这种小事,多谈谈军粮物质以及隋军可能的应对方面,这才是我们今天商议的主旨。”

李世民听出了父亲的不悦,只得躬身道:“儿臣明白了!”

第1043章 力辩担保(下)

今天的军情商议主要意义在于促进唐朝的核心决策层下定发动东征之战的最后决心,更深一层的意义却是责任捆绑,李渊不想独自承担未来兵败的责任,而是想让所有决策大臣一起担责,至于具体战争该怎么打却不是朝廷大臣能决定,而是主帅李孝恭肩负的重任。

在商议了一个半时辰后,众臣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在三月初一,八万唐军向豫章郡正式发动东征。

商议结束后,李渊直接回到了御书房,他又令人去把次子李世民找来,其实不用人找,李世民就已经出现在御书房门口,他需要就屈突通之事再和父皇好好谈一谈。

不多时,李世民快步走进了御书房,跪下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

“起来吧!”

“谢父皇!”

李世民站起身垂手站在一旁,在父皇没有开口之前,他不能先说话,这是做臣子的基本之道。

李渊看了他一眼,问道:“河套隋军的情况怎么样?”

李世民恭恭敬敬道:“回禀父皇,一个冬天隋军都在训练,新年后,北隋实施军户制度,开始不断有民众迁来河套,李靖一直在忙碌安置军户之事,没有南征的迹象。”

“皇儿也认为隋军暂时不会南征?”

李世民点点头,“儿臣确实也是这样认为,河套是北隋在关陇的立足点,至关重要,尤其灵武郡关系到北隋能否在关陇立足,所以北隋在河套地区站稳脚跟之前,他们不会轻易南下,其实从并州就看得出来,北隋虽然占领了长平郡和上党郡,但始终没有继续进攻并州南部各郡,这是隋军的一贯稳健,站稳脚跟后才会考虑扩张。”

“这样说起来,陇右那边朕就可以稍稍放心了。”

沉默片刻,李渊缓缓道:“还有一件事朕想先和你说一声,朕打算把屈突通调回长安。”

李世民的心怦怦跳了起来,果然来了,这才是父皇把自己找来的真实用意,当然,这也是李世民想和父皇商谈之事。

李世民不敢说自己已经得到了武士彟的密报,装作有些愕然道:“父皇,这又是为何?”

李渊叹口气,将李元吉送给他的报告递给了李世民,“你看看便知道了。”

李世民连忙接过报告细看,他也想知道四弟是怎么诋毁屈突通,匆匆看了一遍,李世民顿时凉了半截,他万万没有想到四弟的报告竟然写得如此恶毒,僭越、拥兵自立、居心叵测这样的词比比皆是。

“父皇,这……这样的结论未免太荒谬了吧!”李世民无比震惊地望着父皇。

李渊苦笑了一下,其实他心里也明白,元吉这样肆无忌惮地攻击屈突通,和之前屈突盖那件事有关,元吉将心中的满腔怒火都发泄在屈突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