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位制
    银两和银元作为货币并行流通,在中国有着一段不短的历史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但给商家和百姓带来的却是诸多不便银两和银跃身,在全国各地成色各异,交易行市不同,计算尤为复杂而这正是钱庄广泛存在的价值所在,因为兑换正是钱庄的舀手好戏一个不无夸张的传言说:有个人怀里揣着一两银子,从某个大城市的银街一头开始,先把银子兑换成铜钱,再到下一个钱庄将铜钱兑换成银子如此往复,等到他走到这条街的另一头,他就会变得两手空空,一无所有
    早在晚清时代,社会上就曾多次出现废两改元废除银两、改为银元的呼声而在到了民国三年,北京中央政府规定一个银元等于银两的七钱二分并在币制局总裁梁启的主持下,制定了通行银元的标准,铸造发行壹圆银元通行全国
    以后的北洋政府也曾打算实行废除银两、统一发行银元,无奈因国内时局不稳、市场混乱不已,加上社会上意见不一因而并不曾落实到行动上
    直到民国四年,随将“府院分治”主持财政部的国务院任内阁成立后,一系列金融改革被提上日程当年9月,随着有准中央银行的中国银行收回关税保管权,其业务方针为“统一币制、统一金库、调整金融,以达到“银行之银行”的目的”原由总税务司委托汇丰银行保管的关税收入移交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终于,在民国四年11月1日,国务院财政部正式发布“废两改元”令,规定11月10日先在上海推行,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一切交易均以银元计算,同时规定银两、银元间的兑换率中国长期以银两为主体的货币制度从此改变
    由于银两的关系,钱庄成为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废两改元的实行无异于敲响了钱庄的丧钟而当财政部要进行这项改革时,汇丰银行和麦加利银行等也坚决反对,原因是这些外资银行白银持有量大、银两持有多,白银输出的权力又多半掌握在它们手中,一旦改革将失去货币的供给,并削弱其控制钱庄的能力,同时削弱其对国际汇兑业务的控制
    但是他们即便是再百般不愿亦都深知,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国务院的这一决定,而英、美、日等国政府作出了不同反应英国在华拥有最多投资和最大商业利益,币制改革一宣布,英国驻华公使即要求在华英商和英国侨民遵从这一法令,使用银元而非银两作为结算单位在失去本国政府的支持之后,汇丰、麦加利等银行率先将库存条银、块银以及外国银行,交予的中国银行,用于铸造银圆而美国亦因其正在加大对中国的影响,美国驻华大使声称公使无权命令其在华私人企业及银行遵守中国法令,但同时暗使花旗、大通银行及美孚等企业把白银交给国民政府的中央银行收兑,不再使用银两只在顽固的试图保持自身利益的日本,则竭力抨击币制,要求本国银行不得将现银交予中国
    但大局如此,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不过,这些外资银行并不知道,对于“废两改元”不过只是拉开了中国币制改革的序幕,因为这不过只是第一步
    “废两改元”后,中国实行的仍然是银本位制中国不是大的产银国,却是大的用银国白银本身作为一种商品,受市场供求影响,常常随市场波动而涨落而当时中国实行银本位制,以银元为货币,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变化造成银价的巨大波动
    在金本位时代,白银成为世界市场的普通商品全球白银产量增加和白银使用率降低,使银价下跌成为一种趋势,尽管欧战爆发后,开始出现银涨风潮,但对于中国财政部而言,他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进一步的币制改革,结束中国的银本位同时还要结束长期依据汇丰银行挂牌作为中国实际汇率的做法,结束中国金融市场原来由汇丰银行主导的局面
    而对于中国银行领导人的目标是:“总要有一天能把中国银行来蘀代汇丰银行的地位”,而事实上,这却是收回主权的运动的一部分,由于中国各阶层的决心和努力,这时收复国家主权的运动在很多方面都已取得进展去年,中国收复了已丧失多年的海关自主权,进口关税从4%上升至25%从而恢复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依此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国内市场实施保护;废除了针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入市税厘金,也就相当于取消了民族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一项极其不平等的税收
    对于这一切,汇丰,这个主宰中国金融的金融帝国或许了解一部分,但也不曾了解太多或许通过对中国的渗透,汇丰了解很多事物,但对于其中的一些事物来说,他们永远不曾了解,对于汇丰来说此时摆放于他们眼前的,依然是一个炫目的白银时代…;
    自欧战爆发之后,随着中国实业的发展,使得汇丰放贷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一万万五千万元之多,而此时,随着其放贷业务的扩张以及在公债上的投资使得汇丰的盈利继续快增长,金库保险箱里的银元越积越多
    即便是现在,在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双重竞争下,亦不会有任何人会怀疑,汇丰依然是那个主宰中国的金融帝国但是汇丰的目标向来是不仅要做效益最出色的银行,也要建造最气派的大楼
    两年前,当淮海商业储蓄银行进入上海,开始同上海的实业界勾通规划“大上海”的方案同时建造的上海淮海银行大楼时,在那座大楼成为整个上海最引人注目的建筑,那高高耸立的大楼成为了上海的天际线的同时而在上海汇丰银行总部,一幢为壮观的总行大楼也逐渐在祁礼宾,这位汇丰银行的的脑海中浮现
    无论是1886年建立起来的香港总部大楼,还是二十年前建成的上海大楼,经过数十年的的风雨洗礼,已经略显陈旧重要的是,汇丰银行发展如此之快,当初设计的保险库,如今已经放不下存量越来越多用做储蓄的银币此外,为重要的是去年年末落成的淮海商业储蓄上海银行大楼的映衬下,不仅汇丰上海大楼光辉顿失,而且的确已经显得有些寒酸了
    为此,祁礼宾一直在规划着一栋“将是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而且也将是世界上第二大银行建筑,仅次于英国的苏格兰银行,同样也将是整个外滩建筑群中最为漂亮的建筑
    当然,现在这栋建筑,只存在于模型上,而每天,每当看着隔江相对的淮海商业储蓄银行上海分行大楼时,祁礼宾总会不由自主的把视线投向那个位于办公室中央的模型
    不过此时,祁礼宾之所以会把视线投向那座大楼,却并不是因为看到了淮商上海支行大楼,而是因为,嗯,因为一个抉择
    这是一个极为艰难的抉择,至少对于祁礼宾来说,他深知,如果他接受了雅各布的建议,发生什么意外的风险意味着什么
    “祁礼宾先生,现在,是我们做最后决定的时刻了,现在公债价格距离我们的心理价位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的是,如果我们不能通过使用多的代理人和户头,推高公债价位的话,那么我们的前期投资就将会化为乌有”
    雅各布?沙逊,这位纵横上海滩达数十年的大亨,看着犹豫不决的祁礼宾缓声说道,为了这场战役,他不仅抽空了沙逊洋行几乎全部的流动资金甚至还将沙逊洋行的资产都抵押给了眼前前的祁礼宾
    但,这一切依然还不够,所以,除去洋行的大班们之外,银行同样也卷入其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无法放弃那个未来
    如果成功的话,那么他们将会拥有整个国家,不对,准确的来说,他们将会得到数以千百万计的中国人辛辛苦苦数年的劳累所得,而在此之前,他们必须要进行一次“小战斗”,这场战斗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为了充实他们的弹药库,同样也是为了把中国人的视线转移到另一个方面
    “雅各布,你必须要明白的一点是,汇丰已经投入了一亿元”
    轻声提醒一句的同时祁礼宾的内心又动摇了起来,随着中国在政治方面的成功,中国人的跃跃欲试,已经慢慢的威胁到了汇丰,越来越多的特权正在这个过程中失去,而汇丰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力和利益呢?…;
    对于汇丰来说一直以为最有力的武器,并不是金钱,而是公使们的支持,但是现在,这完全翻了过来最有力的武器只剩下金钱了,至少如果一再的这次发展下去的话,那么也就只剩下金钱了
    “但是我们现在必须要挽回市场如果没有袭击事件的话,这一切都是足够的可是现在,我们想要获得成功,就需要多的资金现在,我们已经投入了自己的最后一个铜板,我的朋友,现在,是显现你们的力量的时候了”
    这不是马屁,这是事实,雅各布之所以会战役最紧要的关头来到“狮子银行”,就是为了让祁礼宾投入多的资金
    “让我考虑一下”
    是继续投入还是果断的停止?
    一时间,祁礼宾却是变得难以决择起来,加入这场战争,不仅仅只是为了赢利,这一点,无论是他还是香港总部的董事们,都非常清楚,而是为了未来当然在保证未来的同时,他们也将会获得空前的利润,这是席卷一个国家的财富啊
    就像当年的橡胶股票一样,正是通过对橡胶股票的操作,汇丰和其它外商银行才彻底摧毁了中国的钱庄业,并把中国的银行业变成他们的“隐性支行”,而现在,他们所需要的,只是再来一次,不过,这一次却远比上一次为危险,因为……
    就在祁礼宾于心内思索时,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被刺耳的电话铃声打断思绪的祁礼宾微微皱下眉头,显得很不高兴,他站起身接过电话,听着电话另一头的内容,眉头却是再一次紧皱,在他挂上电话之后,看着雅各布说道
    “公债又跌了15分”
    吐出这一句话时,雅各布的眉头紧锁着,又跌了十五分意味着汇丰损失了一千多万元尽管现在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