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因为其余几部正是繁忙的时候,朕才不想让两位皇儿去添乱。等到来年之后几部闲暇时,再让他们去其他几部锻炼。六部他们是都要去的,哪个都不可能拉下!”刘未完全不想理他,“他们如今既没有阅历也没有经验,如何进其他几部参与年底的要务?休要胡搅蛮缠!”
一国之君,连胡搅蛮缠都说出来了,可见有多不满。
其余几位大臣还想再奏,被方孝庭一个手势制止了,只能悻悻地端立于堂下。其他几位武官奏了一些朝事,都是关于来年修缮军备、操练新兵等事宜,刘未对于军队一向重视,一一应允。
由于礼部、吏部和许多主管实务的文官都罢了朝,许多事情根本没有进行下去。刘未原本准备讨论的关中减免赋税一事,也因为中书侍郎卢尚书不在而无法进行下去。
这件事迫在眉睫,刘未冷着脸命令户部派人去受灾的各州府调查当地官仓存量情况,还没有命人草诏呢,户部官员就出来反对了。
“陛下,年底的户部实在是□□无暇,没有多余的人手去检查官仓的情况。而且如今已经入了冬,关中各地存粮已经入库封存,此时彻查,来年春季稻谷容易发霉啊,陛下!”
户部尚书苦着脸。
“朕就怕官仓里已经没有了粮……”刘未眼神状似无意地扫过方孝庭,“没有粮食,何恐发霉!”
“陛下,关中往年的存粮都已经达到了朝中要求的数量,即使今年大旱收不上来租庸,也不至于无粮可用。”户部尚书觉得皇帝有些杞人忧天,“即使关中粮草不济,京中十座官仓皆是满仓,亦可调用!”
“既然如此,那就先抽派人手检查京中的粮草存储情况吧。”
刘未退而求其次。
“此事要尽快,如果京中的存粮数量不够,关中今年的灾情就不能姑息了。”
“是!”
“诸位还有何事上奏?”
刘未有些提不起精神地询问着。
“陛下,臣有本上奏。”
方孝庭破天荒地居然主动上奏。
“讲!”
“陛下,自入冬以来,臣就时常感到四肢乏力,且口舌发麻,身体实在是大不如前,每日五更之前起身上朝对臣来说已经是一种负担,臣请致仕,请陛下准许!”
一句话,惊得朝中还在上朝的官员如同听到了什么骇人听闻之事,甚至有几位官员直接大呼“怎么可能!”
“既然方爱卿身体不适,那这一阵子就告假回家,好生休息一阵子便是,何必请求致仕!”刘未眯着眼,不以为然地拒绝了他的请求:“我看方老大人身体还硬朗的很,略微休息一阵,便能继续为国效力了!”
“臣如今已经六十有九,即使今年不致仕,明年也是要致仕的了。老臣明白陛下的拳拳爱护之心,但臣如今病疾缠身,确实已经到了该致仕的年纪,还望陛□□恤!”
方孝庭继续请求。
“方爱卿再考虑考虑吧,今日不提这个。”
刘未依旧打出“拖”字诀。
“刘祁?!”
“儿臣在。”
刘祁一时没接受这突然转变的局面,还有些茫然地出身回应。
“方尚书身体不适,朕准他告假一月休养身体,这一个月,朕准你每日午时过后出宫去探望方尚书,宫门落锁之前回返。”
“……儿臣遵旨。”
刘祁一震,不知是父皇这道旨意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再用余光扫了下刘凌,却见他满脸深思的表情,心中更是不安。
“陛下深恩,臣实在是惶恐!”
方孝庭连忙谢恩,“只是陛下之前刚令了两位殿下入六部历练,怎可因老臣的病症延误了正事?还是请陛下收回成命!”
“方爱卿是国之柱石,朕若不是政务缠身,必定是要亲去你府中探望的,如今派老二替朕关心着,朕才能安心。方爱卿不必客气了。”
刘未笑着说道:“此事就这么决定了!”
方孝庭没想到皇帝竟然借着他生病的之事,直接让刘祁无法顺利进六部历练,忍不住在心中暗自感慨刘未的心机和机变,他暗暗叹了口气,没有再拒绝下去,却在心中打定主意……
得加快动作了,否则迟则生变。
下了朝,刘凌像往常一般跟着二哥准备回东宫,却被父皇身边的宫人召了去。
见刘凌被父皇召走,刘祁脸上阴晴不定。
刚刚知道父皇终于妥协,准了他们入六部历练时,刘祁还有些高兴。他一直自诩自己的能力才干都不弱于任何人,只是没有展示的机会。即使不是为了夺嫡,能够好生锻炼一番自己,也是幸事。
然而曾外祖父想要告老,父皇就这么轻描淡写的缩减了他去六部历练的时间,让他升起了一股挫败感。
刘凌被父皇召走,更像是透露出某种讯号,让刘祁心中更加不甘。
“殿下,该走了。”
庄扬波仰起脸,看着脸色突然难看起来的自家殿下,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最近几次休沐回家,祖父和父亲总是在府中长吁短叹,家中来往出入的官员也比往日更多了,这让庄扬波明白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他年纪尚小,无法为家人排忧解难,也没办法为二皇子分忧,更不愿意见到两位殿下相争。
但眼前的二皇子,是这么的让他觉得陌生……
“你说,父皇找三弟过去,是为了什么?”
刘祁像是无意识一般问着庄扬波。
还没等庄扬波回答,他又喃喃地自言自语。“不会是什么大事,三弟一向过的浑浑噩噩,别人推一下才动一下,兴许父皇是要嘱咐他在兵部历练时勤勉一点,我又何必耿耿于怀……”
“兵部啊……”
他幽幽地叹出了一口气。
***
紫宸殿。
刘未命身边的宫人去给刘祁送出入宫门的腰牌,脸上已经没有了上朝时郁郁的样子,反倒有些兴奋之色。
他见刘凌沉静地立在堂下,浑身上下没有年轻人该有的浮躁,心中十分满意,竟有些想不起他小时候那副懦弱的样子了。
那时候的他,似乎是让人讨厌的很,那般无能……
“朕已经秘密召了京畿几座大营的将军入京。”刘未望着刘凌,“朕准备对地方动兵了。”
“什么?”
刘凌一时没有忍住心中的诧异,惊得开了口。
“父皇准备对地方用兵?”
“不用兵不行,再不动地方,恐怕关中要乱。”刘未吸了口气,“前几日沈国公入宫,呈上了一本账册,关中六州今年受灾,粮价暴涨,又有商人囤积居奇,再过几个月,大雪若封了路,想要赈灾或运送粮草都不容易,朕必须在深冬来临之前解决掉可能引起动乱的根源。”
刘凌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却又弄不明白是哪里不对,只能皱着眉头静静听着。
“方党蓄谋已久,地方上官商勾结,又有阀门大肆侵占良田,与其等到百姓被煽动作乱,不如朕先抄几家囤积居奇的商户杀鸡儆猴,如果他们真的反抗,朕再调大军镇压,顺势将关中方党的势力清理干净。”
刘未看着刘凌,突然问道:“你可知道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凌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开口:“粮草和武备!”
不愧是萧家教出来的孩子!
刘未心中赞叹。
“正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朕让你此时入兵部历练,便是为此。”刘未说出了召刘凌的来意。
“方党最忌惮的,便是朕手中的军队,但军队作战,必须要保证将士们的粮草和军备齐整。关中是我代国重要的粮仓,一旦出了问题,假以时日,朕便无力支撑那么多军队的粮草和粮饷。如果朕便不能保证将士们的忠心,军心哗变,便是更大的祸端。”
“父皇希望儿臣做什么?”
刘凌开门见山的问。
“朕要知道兵部和军中有多少人不愿意对地方动兵……”刘未叹了口气,“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这十几年来,除了边关,鲜有战事。高祖曾经说过,军中若久无战事,其贪腐之重,更甚于别处。朕要动兵,必定要明白各地兵马的情况,一旦进行彻查,这么多年来吃空饷、贪墨粮草兵甲的事情就会爆发出来,朕担忧的很……”
他并不是傻子,不是不知道军中这么多年来的恶习,但这种事情屡抓屡生,除非在大战之时用强硬的手段禁止,否则他也只能保证禁军和边关驻军的质量,无法让各地的军营一直保持着极强的作战能力和清廉的作风。
加之如今是募兵制,维持庞大军队的开销极大,唯有战时才会大量征召兵丁,禁军拱卫宫中不能轻易动用,地方上的部队若吃空饷的情况严重,战斗力如何还难以保证。
对关中用兵,一是为了练兵,二是敲山震虎,三便是到了不得不用的地步。
刘凌原本还以为最大的麻烦在土地兼并,在吏治*,在粮价暴涨,却不知道父皇最担心的,还是军中还能不能作战。
如果粮草出现补给不足的情况,确实就要一直削减军队的数量,这对现在的父皇来说,是致命的威胁,所以他必须要先用兵,以“抄家灭户”的情况来缓解来年粮食不足的情况,顺便给百姓一个发泄矛盾的通道。
杀几个富户、几个贪官,至少能让百姓没那么容易绝望而反。
“是。”刘凌点了点头,“冬天确实是用兵的时候,父皇的顾虑儿臣明白。但儿臣去兵部,一来初来乍到,二来兵部并非军队,能打探到什么,儿臣也不能保证。”
他顿了顿,又试探着问道:“父皇,已经到了情势这般严峻的时候,非用兵不可吗?”
“否则呢,你觉得还有什么法子缓解关中的危机?”
刘未好笑地说。
刘凌思忖了一会儿,想起王七和王太宝林,犹豫着说道:“父皇有没有考虑过重新启用‘皇商’?”
刘未正兀自好笑,听到刘凌的话,脸上的笑容突然慢慢收起。
“你是说,重新提拔一批皇商?”
“是。悾壑保泄眉复未蟮脑只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