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中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人上朝,实在太早。每天四、五点钟起床,六点来钟开始早朝,让人很不习惯。冬春季节,天根本就没亮,年纪稍大的人难以支撑。这种作息时间非常不合理,可这是朝廷重规,谁敢异议,谁敢更改。刘通在想,早朝绝不如上午朝或下午朝,甚至还比不上晚朝。若是由我执政,必改此项陋习,到时一定大受人们欢迎。早晨六到七点锻炼身体,或是来点早茶,或是休憩,八点上朝,人人精神饱满,该有多好。
    朝臣们在六部门外下马、落轿,步行至候圣厅等候上朝。刘正夫父子二人走进大厅,朝臣们围拢过来。郑居中说道:“刘兄爷儿俩来得好啊。”白时中也过来凑趣,说道:“德初令郎年少有为,可喜可贺。”余人纷纷向刘正夫道喜,蔡京等人冷眼旁观。刘通以弱冠之龄位列朝堂,本不多见,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贺喜者有之,腹诽者有之。
    不久,众臣工相继上殿,早朝开始。一通礼仪过后,执事者唱道:“有事奏来,无事退朝。”
    薛昂出班奏曰:“方今文事兴盛,学子芸芸,而官学数量不敷使用,众多学子逡巡于外,有才寒士难觅其门。臣建议增广学舍,尽收天下学子以入官学,一可昭显朝廷爱才之意,二可免去学人滋扰地方,与好勇斗恨者勾连为非。”王安石所立三舍法,因官学学舍过少,使许多贫寒学者立于舍墙之外。
    朝中大臣一致附议,徽宗准奏。
    蔡京奏曰:“京城禁军屡调边关戍防,京城禁卫不可一时空虚,臣建议填补禁军目数。”虽有人觉得此议不妥,但事关禁宫安危,无人驳议。徽宗准奏,并让蔡京操办。蔡京在京郊四门之外另设兵卒数万,不与禁军大营相属,超规发饷,常私下调遣,出入相拥。但其军纪极差,战力低下。徽宗不多过问,任其自闹。
    刘通后世所看影视剧,见古人上朝议朝,那是看戏,如今自己身在其中,初次体验,感慨万端,若干年之后,人们不是也在看我们演出么?
    余无大事,很快退朝。散朝之前,徽宗说道:“中明且留一下,朕有事找你商议。”众人都想,他们翁婿之情果然不同,艳羡不已。
    刘通跟着赵佶回到寝宫,赵佶换去朝服,摒退左右,笑嘻嘻说道:“老弟怎么突然间变成我的女婿啦,我赵老大岂不是又升了一级。”
    刘通:“老大高升,我也跟着高升,年年高升,天天进步。”二人大笑。
    赵佶:“高升是高升了,心里头却不痛快。太后跟元长、高俅打了招呼,说是再让老大我出去,就打他们的板子,这阵子他们也不敢来找。”元长是蔡京的表字。
    赵佶好久没能出宫透气,急似热锅上的蚂蚁。上回还是因为宴请刘通,不可失信于人,太后方才允许,要不是年前的那个约定,还不知何时才能见着师师呢。几日前一见,更是搔到痒处,浑身不对劲。
    刘通:“不瞒您说,小弟也被看得死死的。二个未过门的妻子,哦,就是公主和李小姐,各派一个代表,安插在我左右,英雄无用武之地呀。”赵佶一听,哈哈大笑。
   
四八 对辽之策


    五一过半,祝朋友们愉快,青年节快乐!
    ~~~~~~~~~~~~~~~~~~
    次日早朝,再议辽夏事务。
    蔡京奏曰:“臣以为夏贡可以延缓,但不可减免,所欠数额应在五年内缴清。减免之例不可开,若开此例,则有损我朝威仪。”此议得到大多数人赞同。
    张邦昌奏曰:“今契丹、女真情势不明,北辽局势虽有动荡,但未及根本,女真乃一小族,量他能有多大能耐?恐怕不久即为辽军所灭。臣以为稳妥之策,仍以交好契丹为重,万不可与其交恶,否则兵连祸结,非我福音。”
    蔡京、何执中、白时中等多数臣工认为此议较妥,但在一次交纳岁贡数量、增加互市限额的看法上意见不一。关于岁贡,有主张先交三到四成的、五到六成的、七至八成的,还有主张一次全部交清的。讨论的结果,认为先交七至八成最为适宜,既不失我大宋体面,又不致过分刺激辽国。
    在增加互市的数量上,众人意见也不一致。有主张全部按照辽人所提清单互市的,也有主张小额互市的。关于增加互市的观点,刘通的主张引起激烈的争论。
    “贸易、互市之道,当立足于是否对我有利,有利者多多益善,不利者严防外传。铁器既是耕种工具,又是战争利器,能助敌以强,需适当控制输出数量。布帛影响国计民生,辽地缺少桑麻,不产丝绵,有求于我,需善加利用。优良的种子能增产粮食,北地寒冷,不易种植作物,就算多给一些,短期内也难以奏效。茶叶、丝绸乃消费品,辽人要多少,我们给多少,不仅如此,咱们还可以宣传推销,多卖出一些,我们就多一分收入。”
    在如何控制贸易数量的问题上,刘通提出:
    “上等铁器,我朝留以自用,中等铁器,少量卖出一些,下等铁器可以多卖一些。布帛数量,同样不宜过多输出。如若番邦要我中上铁器,以及大批布帛,咱们趁机要其良马交换,否则免谈。我朝战马不足,多为次等马,咱们卖出铁器、布匹,要回同等战力的优良马匹,当以不致削弱我方的军力、国力为宗旨。”
    这番见解平凡朴实,说不上高见,不少古人自发尊行此法,只是没有明确,没有上升到自觉的地步。刘通一语道破,众人议论纷纷,一些人点头称是,一些人不敢苟同。
    蔡京说道:“我天朝上国,岂能效仿升斗小民计较萤萤之利,趁火打劫,岂是仁者之道?”
    刘通:“天下熙熙,皆为义生,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者为何?乃是让我等生活过得更好。修身齐家治国,而后平天下,若是连自家都顾不好,如何顾及别人?”
    何执中说道:“中明所提有些道理,只是我们要辽人以马匹换取铁器布匹,恐怕难以办到。如今辽国内乱要平,又与女真交锋,急需战马,他们焉能答应?”
    刘通心想,趁他病,要他命,此时不捡便宜,更待何时,答曰:“宋辽乃是世仇,彼强则我弱,彼弱则我强,我大宋需趁此时壮大自己,若是让其缓过劲来,则又与我长期对峙,十分不利。契丹与女真交战,哪边不利,咱们相助哪边,他们的战火烧得越久,咱们取利越多,何乐不为?”
    白时中说道:“北辽势强,女真势弱,我等趁势联金攻辽,夹击契丹,收复故土,岂非天赐良机?”
    侯蒙:“辽国并非易与之辈,占有地利,又素以重兵防范于我,我朝开国以来与契丹交手,均未获利,眼下静观事态变化,方为上策。”
    郑居中:“契丹是大宋之患,绝不可助其变强,但与我和议已久,当守信诺,不宜毁约合攻,让其自灭为善。”
    李纲:“契丹若是衰败,需防女真为患。”
    蔡京:“女真小族,有何可虑?翦除北辽乃为首务。”朝中众臣大多赞同。
    此时的女真对宋朝尚无威胁,谁也不会想到十年后他们给北宋带来了巨大灾难。此等轻敌之风切不可长,若是任其泛滥,将来要吃大亏。
    刘通:“女真一族,民风骠悍,善骑射,野心极大,将来是我大宋劲敌,不可不防。”遥远之事,众人哪听得进。
    随后众人再议,虽有人不赞同对辽用兵,但在徽宗支持下,基本采用刘通的观点。廷议的结果,静观其变,从中取利,壮大自己,伺机夹击契丹,收复国土。但在对金方略上,草草结束,未曾定策。
    宋人后来在联金攻辽的过程中,得到不少甜头,对金国的防范更不在意。刘通每常提请徽宗关注,同时屡屡警示朝中大臣,可是乏人理会,蔡京、童贯之流甚至嗤之以鼻,刘通不得已而另谋他策。徽宗之才不如父兄远甚,神宗、哲宗致力于开疆拓土,徽宗得到北辽的一些土地就很满足,根本不想与金人作战,更怕与金兵作战,懒散好逸之性暴露无遗。
    方策已定,徽宗任刘通为使节出访辽国,以安尧臣为副使,太学士陈韬为辽文通译。西夏事务则暂缓派出使臣。安尧臣力主固本安民,建言通好契丹,反对进攻辽国,徽宗采纳朝中和议派的部分意见,让他与刘通一同出访考察辽金军政要务。
    出发前,茹碧二女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如何如何照顾好自己,说路边的野花不能采,外番的女人不能碰,回来时带些北地的礼物回家,如是者再三,依依不舍。刘家长辈们则叫他不要在外多逗留,办完事情早回。刘老太太说,你是咱大宋国的使臣,可不能丢了大宋朝的脸面,刘通向老人致意,表示不辱教诲。
   
四二 旋风初起


    刘通回去,一番思索。古代娱乐场所缺乏,大众娱乐媒体也少,如何运用现有条件,丰富文化娱乐生活,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刘通分析了当前的社情:首先,北宋政治环境相对宽松,朝廷不以言官获罪。其次,神宗以来,经过王安石等人改革变法,人们对革故鼎新、对新鲜事物的出现有着一定的心里准备和承受能力。第三,新的谱曲方法已经流传,不久当能远播大江南北,传向异域。第四,此时未经战乱,青楼欢场遍布各地,达官贵人家有歌姬,人们寻欢作乐所在皆有。第五,宋室老大、天字一号人物喜爱玩乐,对娱乐业、服务业的发展大有好处。
    上述五点,对刘通一显身手,谋划发展第三产业大为有利。力图实现文化娱乐业的中兴是刘通方略当中的一大愿望,目前时机已至,正当竭力试之。
    刘通历经四日,反复考量,仔细斟酌,拟出奏折,奏折中写道:
    粮以果腹,娱以怡情。民有食而无争,人恒悦而奋发。重农桑而广亩,振器物而抒胸。欲使国强而民勇,必先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太祖开明政之先河,列祖承大略于其后,延祚于今,陛下天赋其才,我朝文华之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