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不咳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安是大宋都城,皇家所在,又紧挨着钱塘江这个河神异常强大的河流,所以每年中秋夜里,官家都会带着大臣们出候潮门,去江边带头放河灯。据说在这天夜里,整个钱塘江面上都是星星点点,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风景。放完了河灯,就是一个狂欢夜了,整个临安都会变成一座不夜城,所有外城城门禁令取消,各处酒楼食肆、瓦舍勾栏全都二十四小时营业。全城的人就一个字儿,耍!

北宋诗人苏东坡有一首词,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开篇序言就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如此看来,苏轼这首词肯定是他玩了一个晚上之后才有的成果。

但有一个怪事儿,中秋节在南宋很热闹,可它却不是法定假日,也就是说这一天并不放假,不管你晚上如何折腾,明天一早该上班还得上班。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定,文南的解释是,中秋节并不算是大宋的重要节日,只是在民间比较流行,所以朝廷不会放假。

不放假,还得狂欢,还要皇帝亲自参加祭祀潮神和参观海军演习,这可是一件大事,朝廷上下都很重视。所以在十八日凌晨的早朝时,要召开一次大规模朝会,专门就用来安排祭祀时的程序。一般过了八月十六,靠近江边的几座城门就都封闭了,这是因为十八日早上皇帝要在这里祭祀潮神。皇帝出门就算再简陋,也得搭建一些观礼台之类的临时建筑,如果任人随便往来,把皇帝的摆场弄坏了可就麻烦了。

008章歌舞升平

今年的中秋节相比往年显得更隆重一些。因为朝廷收复了北方失地,这个功绩太大了,当年庆祝、次年庆祝、今年还得庆祝。虽然说现在南方出现了叛乱,但朝廷正在调兵剿灭,进展也还算顺利。为了鼓舞国民也顺便鼓励鼓励自己,官家和朝廷大臣都把这次中秋节当做了一次政治任务,必须大办特办!

江边的观礼台从一层变成了两层,是往年的两倍多大。皇家的河灯原来是木质的莲花台,现在干脆改成一条描金凃银的木船,上面光是手臂粗的鲸蜡就插了上百根,就停在水门之外,由御林军看守。

另外理宗皇帝还在凤凰山腰的冲天观里设下了十多桌酒宴,准备大宴群臣,大家一边喝酒作词,一边登高赏月。今年还有一个好景色可以欣赏,为了准备这次中秋佳节,大宋朝廷特意从金河帝国采购了五万贯的大型烟花,只等祭拜完潮神之后,就会在城墙上燃放。

就在临安百姓、朝廷官员、皇室都在高高兴兴的过节时,谁也不会想到,正有一支舰队从万里之外驶来,此时它们正借着夜色绕过溗泗列岛,贼头贼脑的钻进了杭州湾。

明州港外的金塘岛,是大宋水师在钱塘江口最大的锚地。由于今天会有大江潮袭来,所有水师战舰都已经靠岸进港,只待天一亮就披红挂彩出航,去江面上给官家和百姓好好表演一番,这也是个惯例,为了不让百姓们自己驾舟弄潮讨彩,又能让大家欣赏到弄潮儿的风采,每年大潮来临时,水师的战舰就成了钱塘江上的表演船。如果能让官家高兴,说不定会有很多赏赐。

“刘军头,今天是你当值,为何没有按时出航巡逻?”此时在金塘岛的水师营寨里,两名年轻军官正在大声询问手下人。

“禀都头,今天是潮神来,小的们正在准备祭品,略微迟疑了一些,都头勿怪,马上就去巡航!”被喝问的几名水师水手看见这名军官都是满脸堆笑,一边作揖一边向码头上走去,上了一艘双桅快船。

“怀仁兄,此等风纪,如何能成?现在朝廷正在南方用兵,水师却在这里准备过节杂耍。我已经上书了多次,可惜如石沉大海,指挥使大人一次也没找我过问过此事,他只关心他家的海船去日本回来了没有。”面对这样一群兵油子,年轻军官也无可奈何。这也不怪士兵们,水师的高层也都跑回临安城过节去了,还能指望底层军官和大头兵认认真真?

“归北老弟,你我虽然同出自水师学校,也被朝廷重用,可这种事儿还是不要过多干预为好。朝廷不是不想出动水师,而是不敢,谁都知道哪些造反的海商与金河帝国的关系不清不楚。如果只是在陆地上征战,金河帝国还找不到借口干预,一旦把战争扩大到了海面上,尤其是南洋那边,保不齐他们就会亲自下场了。我大宋水师这些年虽然也在不停的更换船只,但是和金河帝国的皇家海军比起来,高下立判。上半年咱们护送商队去卡兰巴港时,在半路不是碰上过他们嘛,你觉得真要打起来,大宋水师能敌否?”

另一位年轻军官拍了拍同伴的肩头,无奈的摇了摇头。现在大宋表面上看形式一片大好,其实越是接触到高层,就越清楚危险正在逼近。谁都不是傻子,海峡公司国和金河帝国的关系能瞒住普通人,瞒不住朝廷官员和这些水师军官。对于大宋的未来,他们也是很担忧,可是又无能为力。

“我倒是希望金河帝国能打过来,只要他们能像对待本国人一样对待宋人,也未尝不是好事儿。官家和朝廷太让我失望了,前两年把蒙古人打跑收复了北方,那是何等鼓舞!原本我以为朝廷会励精图治一番,没想到前线将士的血还没干呢,他们就想着迁都盖宫殿。要是能把这些钱物放到水师里来,未尝不可与皇家海军一战!”年轻军官看着那艘双桅快船慢慢腾腾、不情不愿的离开了码头,消失在漆黑的海面上,转头向同伴说出了肺腑之言。

他和他的同伴都是前年从水师学校里毕业的水师军官,这座学校就是仿照金河帝国的航海学校建立的,专门为大宋水师培养中层指挥官,并且还聘请了几位金河帝国的海军将领来当老师。当初大宋朝廷也确实认识到了海军是个比较特殊的军种,没有专业人才就发挥不出来应有的战斗力。

可是随着北方战事的平定,大宋朝廷里那股改革新风也逐渐消失不见了。朝堂里各路神仙又开始争权夺利、互相攻讦,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斗个不休,光是迁都一件事儿,就让朝廷里分成了南北两派。大家都去忙活自己的事儿了,什么未来大计也就没人搭理了。

可怜的是这些怀着一腔报国心的年轻人,在学校里时豪情万丈,一走出校门,兜头就是一盆冰水。不光浇了一个透心凉,还让他们真切的认识到,自己和周围的人是多么格格不入。原因只有一个,自己的老师是金河帝国的将领,他们在教授自己知识的同时,也把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无意中传染给了学生。

“嘘……你疯了!现在两国的关系正在微妙时刻,这种话还是少说为妙,就算你自己不怕,也得为家中娇妻和老娘着想啊。我听说连学校里的金河帝国老师也撤走了,咱们出征的日子估计也不远了。归北老弟,不光是你在水师混日子不舒服,我也不好受,要不我去和家里说说,咱俩干脆回学校去当老师去吧,眼不见心不烦。”另一位年轻军官显然更圆滑一些,他心中也有不满,但一般不会露于言表。听他的意思,他的家里还不是普通百姓,很有手段。也难怪,这样家庭里出来的孩子,都会城府深一些。

“催命鬼!催催催,早晚我们兄弟会被你催到鬼门关去,好好地日子不过,整天想着南下去和皇家海军打仗,败兴!”岸上的两名军官在聊天,双桅快船上的几名水手也没闲着,看到船只离岸远了,姓刘的军头扶着桅杆啐了一口,恨恨的骂着。

中秋节别人都在合家欢聚,他们这些当兵的如果不当值也能去明州城里逛逛,至于说巡逻什么的,开船出去在附近转一圈,做做样子也就成了。可是今年倒霉,碰上这么几个生瓜蛋子来水师里任职,不仅不让去明州城里过节,还盯着当值的船和人,少去一趟都不成。

“军头,谁要去南边打仗?”他在这里骂,旁边的水手听见了,问了一声。

“还有谁,咱们的赵都头呗!我听别的营里相熟的都头讲,他已经连着给指挥使大人上了几次条陈了,说是要请战去南边和海峡公司国打仗。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嘛!他以为上过几天学堂就真的是水师将领啦?我呸!等他见到那些海商的船队才知道什么叫海战,就咱们水师里这些船,个头没人家大、舰炮没人家粗、数量还没人家多,凭什么打?要是光打海商也没什么,兄弟们豁出命去没准还能搏杀一番,可谁不知道海商们和皇家海军穿的是一条裤子,打狗还得看主人呢,就咱们这些船到了人家的地盘上能有好儿?”刘军头一肚子闷气,牢骚也就随之多了起来。他不是科班出身,对海战理解的也没那么透彻,但这并不妨碍他准确评估双方的实力。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意见,大宋水师里很多待够了年头、见过大规模海战的老水手基本都是这种看法。

009章准备玩命

“军头,您是水师里的老人了,听说还参加过当年的三国海战,金河帝国的水师真的那么厉害吗?”刘军头大概有四十岁左右,和他同船的这几名水手才二十岁出头。当年大宋、金河帝国与蒙古帝国进行海战的时候,他们还是江边跑的孩子,听说过没见过。

“岂止是厉害……我还记得当年那位洪皇帝乘坐的巨舰,和小山一般高,它的船板和明州的城墙一般厚。听说都是用南洋的铁犁木做的,多大的炮弹也打不进去,一律弹开。蒙古战舰几十艘围着他的一条船,结果都被他给打沉了,你们说厉害不厉害?”吹牛逼是每个人的天性,这位刘军头按照年岁看,很可能是赶上过三国海战,但他说的这些细节就太不靠谱了。船板和城墙一样厚,还是用铁犁木做的,那不成潜水艇了,直接沉底。

“更厉害的还不是他的船,而是他的人!这位皇帝可不是凡人,听说他是南海龙王与南洋小国公主的私生子,只要他在海上,想来什么风就来什么风,想看多远就看多远,不管白天黑夜都有虾兵蟹将在他的船底保护,就算你把他的船打成筛子眼,照样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