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不咳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啊!好啊!这是九九歌,背得没错!”陈名恩觉得自己这个干儿子没给自己丢人,半天时间就已经教给孩子们这么多东西,至少不算吃白饭的。

“学那个没用,我们疍家仔多打鱼才是好孩子。”泊福看来是和洪涛较上劲儿了,凡是洪涛拥护的他就反对,这时又是他出来扫兴,连泊小二和泊小三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阿珠,让你阿爷看看我这个新疍家仔是不是好孩子,我们去起地笼!”洪涛并不讨厌这个泊福,老人嘛,有的开通有的固执,这和人的好坏没有必然联系。与其和他在嘴上争辩,不如给他来点实际的,那个地笼也下了一下午了,多少总该有点收获吧?

小船有石锚,虽然有海流,但漂不远。洪涛起了锚,泊珠猛摇橹,很快就在几十米外找到了那截竹筒,洪涛从船上探身抓住了竹筒,顺着下面的麻绳开始慢慢往上拉。别看三片网加上几圈竹辫子在岸上没多重,到了水里死沉死沉的。这时候还不能玩命猛拽,一旦网体挂在水底石头上,就有可能把麻绳拉断,这玩意比后世的尼龙绳强度差远了。

随着海底一阵水泡翻滚,洪涛觉得手里微微一轻,好了,地笼被拉起来了,这就好办,紧倒几把,一个黑乎乎的圆筒挂着一些海草就露出了水面!

“啪啦……啪啦……啪啦……”随着一阵密集的撞击声,洪涛提着的心终于算是放了下来,不管鱼多鱼少,反正这头一炮算是没放空,听声音笼子里不止几条鱼,还等着什么,拉吧!

“鱼,好多鱼!噗通!”泊鱼站在船头眼疾嘴快,还没等地笼完全出水,他就发现里面鱼很多了,干脆直接就跳了下去。海边的孩子没有不会水的,疍家孩子更是从小就泡在海水里长大,下水之后的泊鱼一个猛子就扎到地笼下面去了,背着地笼往上拱,生怕绳子不结实或者网不结实,把这些鱼跑掉。

“别拉……下水抬!太沉网会漏!”这时福伯也顾不上和洪涛斗嘴了,地笼已经基本拉出了水面,里面一片黑乎乎、白花花,不光有鱼,还有虾、蟹,挤成了一大团。洪涛粗略的估计了估计,大概三十多条吧,百十斤得有了,个头没有太大的,但也不小,其中有几条大石斑让他忍不住都吞口水了,这要是弄点豉汁上锅清蒸……

泊珠反应也不慢,几乎跟着泊鱼一起跳了下去,再加上黄浪,三个人在水里抬,洪涛和泊虾在船上拉,终于算是把地笼安全的弄了上来。其实渔获在洪涛看来,并不太多,8个格子只装满了一格半,大概就相当于直径一米、高一米二的一个大桶装满了,一百四五十斤的样子。不过泊、黄、陈三家人对地笼这个收货明显有点喜出望外了,可见他们真是没怎么有过大收获,还好意思自称水上人家呢,丢人啊!

一个只钓过鱼从来没正经打过鱼的后世混子,到了古代就比专业渔民还牛X吗?确实,只要和白洋淀、河|南、山|东一带的专业渔民接触过,是个人到了古代,就是捕鱼的祖宗。这不是洪涛厉害,而是后世里那些善于总结、善于发明的渔民们太厉害了。

洪涛不止一次在水库里见过他们捕鱼,也不止一次用几包烟、一瓶酒贿赂过他们,从他们手里买几条十多斤重的鲜活水库野生大胖头鱼,然后切成两半,放到泡沫箱子里用冰块冻上,拉回城里熟悉饭馆,让厨师给做鱼头泡饼吃。那个味道好极了,从市场上买的鱼任凭厨师手艺再高,也做不出这种味道来。

除了买鱼之外,平时这些渔民劳作之余,也会到洪涛钓鱼的阵地上聊聊天、喝喝酒,大家一熟悉,又没什么厉害冲突,话题自然也就好聊多了,能说的不能说的他们都会和洪涛说。就打渔这个手艺,发展到后世,已经到了极致,不管是海里还是淡水水库,你只要敢承包给他们,他们就百分百能让你这里一个巴掌大小的鱼苗都见不到,直接就给你清了库了。

90年代上过他们这种当的水库不止一个两个,很多水库觉得他们给出来的承包打渔价格合适,就承包出去了。结果等这群人一走,直接就变成了死水,连放鱼苗带换水,折腾好几年都缓不过来,就这么厉害!

他们既不用电也不用炸药,绝对守法,使用的办法就是迷魂阵和地笼。对于打鱼人来讲,中下层鱼是很难捕捞,尤其是鲤鱼,它们碰到网之后,不像草鱼、鲢鱼一样四处乱撞,而是顺着网向下游,找到网底和水底的缝隙之后,就钻出去跑了,这一点在北方山区水库尤为明显。

用地笼,大大小小各种规格的地笼来捕捞底层鱼,效果非常好。中上层水域再布上迷魂阵,来来回回清几遍,这个水库里基本就没鱼了,如果网眼够小的话,连虾都没有了。这不是洪涛的智慧,这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不管这个智慧是好是坏,它也是智慧,所以说洪涛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用了别人的智慧而已。就算疍家人再专业、再专精,差了上千年的积累,他们相对洪涛来说,也是徒弟辈儿的。

“你真厉害,比我阿爷还厉害!”当泊珠被洪涛从水里拽上船,她都来不及抹一把脸上的海水,就呲着大白牙给了洪涛一个甜美的笑容。此时洪涛终于看到她的身材了,衣服湿湿的贴在身上,还不错,勉强及格吧。

第十二章海上吉普赛

“海上风大,别感冒,去换上我这件干衣服。”看着泊珠热烈的眼神,洪涛只能迎合迎合。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给她,让她去船尾换上,就是最恰当的表示方式,也是最恰当的感谢方式。没有这个心直口快、敢爱敢恨的女孩子,自己恐怕没有这么快就能在这些疍家族群里站稳脚。至于以后是不是娶她,洪涛不打算抵抗了,抵抗也是徒劳的,想发展必须有助力,这几家疍家人就是自己唯一的助力。后世里为了发展很多人都可以娶老太太入赘,自己娶个黄花大姑娘,不亏!

“好伢子,有了这个笼子,你很快就能娶媳妇啦!”黄海别看刚认识洪涛,但他是个热心人,对于洪涛这种敢于创新的举动一直持支持态度,此时这上百斤鱼虾蟹也证明了他自己的眼光,所以他笑得很开心。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网是大家的,鱼虾也是大家的,我们回去分了它,阿珠,开船喽!”洪涛并没谦虚,但也没骄傲,如何用利益把别人绑在自己身边为自己所用,他已经实践了两辈子,很有心得。适时的给别人一个希望,自己就能收获到信任。信任这个东西平时看起来没啥用,但关键时刻比金子还贵重,有钱都买不到,必须平时刻意去积攒。

“阿爷,阿哥,开船喽!”泊珠美滋滋的躲到破帆后面,背着身换下了湿衣服,穿着洪涛那件男人的上衣,宽宽松松的拉住木橹,摇得格外起劲儿。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这艘小船一马当先,连她哥哥都追不上她。当然了,洪涛的帆使得也很好,在顺风的情况下,他能让这张破布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穿越到大宋朝的第二天,洪涛就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并且获得了这个时代人的认同,这个结果让洪涛自己很欣慰。不管认同自己的人多不多吧,至少说明自己的生活技能、与人交往的技能又长进了,没白穿越这三次,一次比一次有长进。一百多斤渔获,分到三家人手里,也就没多少了,但是大家都很高兴,越是原始的社会,就越看重合理的分配制度,哪怕是一条鱼,也暖人心。

渔获是洪涛捞的,这是三家人的共识,不管洪涛如何谦虚,就连和他一起制作地笼的泊珠,也不抢洪涛这个功劳。在他们看来,洪涛是个读过书的人,所以才有这种好办法,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别人不能抢,也抢不走。既然渔获算是自己的了,那洪涛就有权处理它们,于是洪涛又开始利益均沾了,这些渔获不能说是给,得说是应得!

啥叫应得?股份呗!出一张渔网,那就是两份股份;帮着做地笼,也有一份股份;自己出了主意,占个大头,三份股份,一个小型合作社就算成立了。泊家占股份两成半,一张渔网和出力做地笼所得;黄家占股份两成半,一张渔网和出力做地笼所得;陈家占五成股份,一张渔网加洪涛的技术所得。

大家不知道啥叫股份,也不懂合作社和股份公司,但是对洪涛这种分配方式,都竖了大拇指,两个字儿,公平!出物出力出主意都有好处,没有人觉得自己亏了,也没有人觉得谁在剥削谁,这就是好办法!

做为大股东,洪涛从自己的渔获里拿出一部分,让泊珠和几位嫂子、侄子收拾好,晚上接着吃大米饭、海鲜锅。大米不多了没关系,明天陈名恩就会划着小船沿着宁远河逆流而上,去几里外的崖城镇里换大米。大家也看出来了,洪涛嘴很馋,吃不惯芋头,既然有渔获了,就算天天吃大米饭也不为过。

当然了,泊福依旧是那个反对者,他不是反对洪涛,而是反对他的做派和骄奢。这个老人比较守旧,不喜欢变化,所以看不惯洪涛。这并不是反对洪涛,相反,他觉得他是在关心洪涛,少吃几顿大米饭、少吃几顿海鲜锅、别用那些海货去换黎人的新布,攒下来早日有自己的船,就能娶泊珠过门了。在疍家人里,没有自己船的男人,都算伢子,意思就是吃父母喝父母的孩子,不受尊重。

疍家人喜欢喝酒,他们常年生活在水上,年老之后都有关节炎之类的疾病,为了抵抗潮湿,只有喝酒,还是他们自己泡制的药酒,里面有好几种海产品,据说每天喝一点,可以祛湿,好像还能壮阳。

在这个问题上,洪涛很注意,他可不想老了之后骨头节都肿成馒头大,不动都疼,那自己就还得自杀,忍不了!目前他还解决不了这个居住问题,就算以后有了自己的船,照样解决不了。他问过陈名恩和泊福,能不能去岸上住,得到的回答让洪涛很意外,他们说可以!

疍家人是常年生活在水上,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屋子,只是不经常回去住罢了。这个屋子就建在沙滩边上,有点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