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探幽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弦便把敏之思念贺兰氏,想借她得偿心愿的话说了。又顺便将在宫中撞见贺兰氏之事也一并说明,只是也并没有提贺兰氏控诉武后之事。
  阿弦迟疑问道:“阿叔,魏国夫人当真是被武惟良武怀运所害么?”
  崔晔道:“你想说什么?”
  阿弦低头,嗫嚅道:“没什么。”
  崔晔道:“你在桐县也是捕快出身,有些事其实不必问我。”
  阿弦一震,听出他弦外之意:她曾是捕快,案情有无蹊跷,不至于一无所知。
  崔晔又道:“但是有些事已经超出了你能管的范畴,所以你不必理会这件事……以后若周国公还是要求你如此做,一定要想法儿推掉。”
  阿弦正想武后跟贺兰氏之事,听到最后:“啊?”
  崔晔肃然喝道:“一定推掉,记得了么?”
  阿弦最受不了他冷肃的模样,只好乖乖道:“记得了。”
  崔晔才道:“那好,家去吧。”他叫了崔府自家的马车,让载阿弦回平康坊。
  阿弦临上车道:“阿叔,我求你的事儿你还没答应我呢。”
  崔晔向着她笑了笑:“我没答应么?”
  阿弦道:“没有呀。”
  他的眼里透着笑意,崔晔道:“我自然是你的阿叔,从不想成为你的陌路之人。这个还不算是回答么?”
  阿弦起初懵懂,细细一想,原来他是照应她最后那句“太可怕……就不是我阿叔”的话而来,阿弦笑道:“好了,这算是回答,阿叔!”
  她纵身上车,又掀起车帘,向外头的崔晔扮了个鬼脸。
  在返回的路上,阿弦想通了一件事。
  原来她发现,在跟别人相处的时候,她总谁时常会发现对方身上的秘密、内情之类,但是跟崔晔一起,却极少会有如此情形出现。
  就算当初才救了他,在桐县家中,唯一所见,不过是他在沙漠里奔逃的情形,有时候阿弦故意想知道些有关他的事,却屡试屡败,无能为力。
  而关于他的“家事”,也是因为见过了烟年之后,才会有感应,也仍不是从崔晔身上获知的。
  阿弦心想:“这样的话,如果想知道真相,是不是只能靠去见少夫人了?”
  这个念头才成形,还未付诸行动,有个消息晴天霹雳般传来。
  ——卢烟年竟“病逝”了。
  对于崔府以及长安内众人来说,“崔少夫人”的病逝,其实不足为奇。
  毕竟她已经缠绵病榻许久,并传出“不治”的说法。
  对此,大多数人都叹息遗憾而已,纪王李慎更亲自设祭悼念,许多才子们亦作诗追悼。
  据说,按照烟年的遗愿,葬礼办的极为简单,棺木便存于城郊的伽蓝寺中,不日将行“荼毗”之礼,这是佛家之法,为焚却肉身,立地成佛之意。
  阿弦听说这噩耗后,魂飞魄散,若在以前,她自然要飞奔过去,查问究竟,安抚亲人。
  可是自从上次看见崔晔在水中“下毒”,阿弦又一直无法解开这个心结,正苦思冥想寻找真相,谁知道真相戛然而止——卢烟年“死了”?
  怎么身死?是病故?还是另有她所知道的可怕原因。
  阿弦暗中心惊,竟无法坦然直接前往崔府。
  黄书吏身为一只只能在户部库房里盘旋的鬼,并不知外头的世情如何。
  只听小书吏们说了这个消息,因对阿弦道:“这卢家的人,身负大才,自然无话可说,但是竟都一般的身体虚弱,那只能用天妒英才、天妒红颜来解释了。”
  阿弦道:“您在说什么?”
  黄书吏道:“说的是实话,你想,先前的卢照邻先生,何等的绝世之才,如今竟苟延残喘地濒死,再比如他同族的这位崔家少夫人,也同样的才名远扬,却这般薄命……可惜,可叹。”
  卢照邻,卢烟年……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阿弦呆呆出神,直到灵光乍现,倒吸一口冷气。
  忽然,又有白纸黑字,于心底跃出——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最近一次所见这首诗,却是在崔府,于烟年的幻象之中,她对诗垂泪。
  当时阿弦只觉着极为眼熟耳熟,并未多想,但是现在猛然想起来——这个,岂不正是卢照邻离开长安的时候赠给自己的?
  这一首诗是卢照邻现写的,当初那些围观的鬼们便说过,乃是新诗现世。
  知道这首诗的,除了阿弦,便是崔晔了。
  那卢烟年又是怎么知道的?
  阿弦愣了愣,心里有一道微光隐隐闪烁,仿佛有个惊悚的真相,随着那道光在指引着她。
  飞雪楼上,卢照邻吟诵那首《长安古意》的情形历历在目。
  许府门口,敏之道:“听说卢照邻是少夫人的远房亲戚……”
  在城郊,阿弦对崔晔道:“卢先生是那样的惊世文采,夫人也同样是卢家的人……只是先生的身体这样不好,不知夫人……”
  好像就是从那时候起,崔晔才“翻脸无情”。
  但以阿弦对崔晔的了解,如果是单纯不想阿弦插手崔府“家事”,他未必会那样愠怒。
  阿弦的心嗵嗵乱跳。
  最后,是烟年望着那张纸垂泪默然的缠绵之情。
  阿弦伸出双手捂着嘴,生怕一不小心冲口而出。
  黄书吏歪头打量她:“你怎么了?好似白日见鬼。”
  阿弦对于鬼已经习以为常,吓到她的是尘世的真相,以及真相背后可能隐藏的。
  如坐针毡,直到坐不住从座上跳起来。
  谁知才跑出门,就跟迎面来人撞了个满怀。
  

第142章 新人笑
  来人忙将她止住; 低头一看; 笑道:“这么着急干什么去?”
  阿弦抬头,见对方笑吟吟地望着自己; 阿弦一愣:“大哥……”才唤一声,便很不自在; 忙改口道:“陈司阶,您怎么在这儿?可是有事?”
  陈基道:“我是为户籍调拨来的; 方才在前头已经办好了,心想正好儿顺道,索性过来看看你在不在。怎么,你是有事?”
  此时旁边的两个书吏也抬头看来,陈基向他们点头示意,书吏们拱手回礼。
  阿弦回头看了眼; 道:“我……我正想出去一趟。”
  陈基问道:“去哪儿?”
  阿弦有些不愿回答这个问题,陈基却也看了出来:“我也并没有事; 只是顺道来看看你而已; 另外……”
  此时那两名小书吏不停地打量陈基,而在阿弦身旁,黄书吏也是一脸兴趣盎然地望着他,又问阿弦:“这是谁?”
  阿弦偷眼瞥过去; 陈基则略微迟疑,然后把阿弦从屋里拉了出来,才道:“其实我是因为听说了崔天官家里出事,心想你跟天官那样的交情; 必然难过,示意过来看看,你可还好么?”
  听闻陈基是因此来探望,阿弦意外之余有些感动,不由道:“我没事。只是这件事突如其来,我方才正想去崔府看看。”
  “原来这样,”陈基道:“不过照我看,你还是别在这时候去,我听说长安城有过半的大人物去了崔府,这会儿他们府里一定忙的不可开交,你这时候去,岂不是有些添乱?”
  阿弦想了想,跟着点头。
  陈基道:“唉,人死不能复生,不过天官并非常人,什么大风大浪的没见过,一定掌的住,你不必过于担心。”
  阿弦却并不是为了崔晔担心,但是陈基之前的那句话很有道理,这会儿前往崔府吊唁的人必然数不胜数,崔晔是事主,哪里有时间见她?
  何况自己心乱如麻,就算找到崔晔,几乎也不知从何说起。
  阿弦低低叹了声。
  陈基见她神情黯然,按着她的肩膀拍了拍道:“不必这样愁眉苦脸的,我听说那位夫人原本就身子不好,这样……也算是解脱了。”
  阿弦看他一眼,不置可否。
  陈基道:“说起来还有一件事,你今日可有空闲?”
  “干吗?”
  “难道忘了?上次说了吃饭。”
  黄书吏在旁笑道:“十八弟,你的人缘可真不错。”
  阿弦这才想起来,忙道:“前天因一件事缺了班,惹得主事很不高兴,所以这几天都不敢迟来早走,休班后也是晚了……”
  陈基的笑略微一收,然后道:“我明白这话,当初我做新人的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既然如此,那就再过几天如何?”
  阿弦松了口气:“好。”
  陈基笑道:“下次可不想你再有什么不得已的借口了。”
  阿弦站在檐下,目送陈基离开,心里百转千回,无法,就又长长地叹了声。
  身旁黄书吏道:“方才那人是谁?”
  阿弦道:“是我的乡党。”
  黄书吏道:“啊,当初在京兆府里,几乎被李义府三公子打死的那个?”
  阿弦道:“你怎么知道?”
  “那会儿这里的人天天说,我自然知道。看样子,这也是个不错的小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阿弦回想当初才进长安,满心懵懂,九死一生,那会儿李洋鞭笞陈基之时,阿弦自忖必死,如今跟陈基两个各有所归,虽然仍是步步坎坷,但毕竟两人都安好无恙,这已经是万幸了。
  一念至此,就把其他的种种杂乱情绪都看淡了。
  又过数日,阿弦心里惦记着崔府的事,也曾偷空跑去崔府外暗中观察,果然如陈基所说,来吊唁者络绎不绝,有几次阿弦看见崔晔一身素服送客出门,眼似寒水,颜如冰雪。
  但多半时间,是崔升跟崔府的几位同宗迎送周旋。
  阿弦张望良久,觉着不适合在这个时候露面,便仍怏怏地折身返回。
  这天阿弦出了户部,领着玄影往回。
  走到半路,遥遥看见一队巡城禁卫经过。
  阿弦心头一动,原地徘徊片刻,便往南衙禁军方向而去。
  到门上一打听,有人入内报了声,不多时陈基快步走了出来,双眼里是不加掩饰的喜悦。
  只一照面,让阿弦心中又生出若干感慨,这会儿的陈基,看着雄壮威武,气宇轩昂,比之前在桐县当差的时候更加精神抖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