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探幽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阿弦长吁了一口气,走前两步。
  万籁俱寂,好似一根针落在地上都能清晰可闻。
  阿弦的声音从台上一直传到极远处:“请听我一句话。”
  有人甚至屏住呼吸,生怕扰了她的声音。
  只听阿弦朗声说道:“当初太宗皇帝跟贤臣魏征两人对话,魏征曾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林侍郎挑眉,桓彦范却双眸含笑地望着她。
  “太宗皇帝觉的魏征说的很对,——百姓是水,君王是舟,君王做的好,水涨船高,君王做的不好,水就把舟推倒!”阿弦道,“这就叫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一句话,让林侍郎毛发倒竖。
  而地下的百姓们,在死一般的沉寂过后,有人叫道:“说的对!”
  话音未落,另一个声音呼道:“若使君要饿死我们,我们就把他推倒!”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打死这没用的狗官!”
  阿弦回头看一眼张勱,后者跟他身后的那许多官吏一起面如土色,有人战战地想要逃走,却又给拦住。
  台下,此起彼伏的声音响起,渐渐地无数个杂乱的声音都变成了一个。
  从最初不大整齐,到慢慢地融为一体,千千万万的声音都在不约而同地叫着这一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巨大的声音仿佛澎湃的巨浪,让心怀奸邪者无法立足,张勱倒退数步,簌簌倒在地上,仿佛是被那无形的音浪给推翻在地,无情碾压,他的脸色变得雪白,仿佛知道末路已至。
  阿弦同林侍郎,桓彦范三人立在台上。
  看着底下似波涛般汹涌的人群,一张张愤怒的脸孔,士兵们已经不敢再拦,纷纷后退。
  阿弦早就知道:一定要把这个网撕开,将这里的是非黑白都袒露在百姓的视线中,张扬在太阳底下。
  而不是让张勱跟陶先生之流只手遮天,作威作福,他们将所有都捂在自己龌龊的网里,操纵黑白暗自得意。
  诚然阿弦他们来的时候只有几百侍卫,后来隐藏身份,更是只余三人之力。
  但是对阿弦而言,其实现成就有人在,现成就有一队无可战胜的人马,足能对抗括州城几万精兵。
  ——这些人,就是整个括州城的百姓。
  所以阿弦才故意让林侍郎要求,一定要将她公开处刑,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满城百姓召集到场。
  这的确是一步险棋,幸好,他们走对了。
  ………
  后来,回京都的林侍郎暗中曾对许圉师道:“许公的眼神才最毒辣,竟是怎么一眼就相中了十八子的?”
  许圉师笑说:“那孩子的身上有一股气,叫人忍不住瞩目的气。”
  林侍郎点头笑道:“我却觉着她身上有一份光,让人忍不住会仰望的光。”
  ——他永远都忘不了在括州行刑高台上,那女孩子扬眉挺身,口出惊世骇俗之语,而每一言一行,都引发底下千千万万百姓应和的盛大场景。
  指挥若定。
  那会儿他虽然就站在她的旁边,却也禁不住就像是底下的万千百姓一样,需要仰望才是。
  林侍郎自诩从未见过这般盛况,从未见过百姓们对一人如此心悦诚服,但忽然他又觉着这场景有些熟悉。
  他一直想不起是在哪里见过类似。
  直到有一日上朝的时候,他站在文武百官之中朝上礼拜,那一刻,心底恍惚又浮现括州的那一幕……
  ——何其相似。
  这才恍然,原来这份似曾相识,在此。
  ………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
  一支细小的紫毫从雪白的宣纸上划过。
  圆润顺滑的线条,一笔笔地描摹而过,不知过了多久,一个盈盈含笑的少女,跃然纸上。
  她身着一袭大唐独一无二的女官官服,袖口的凤羽,栩栩如生。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
  喃喃低声,宛若耳语。
  而持笔之人凝眸,那一笔一画的线条,都倒影在清明深邃的星眸里。
  蓦地他似醒悟了什么般,猛然停笔,大手张开,像是要将这幅画抓起揉碎,但看着手底下那个人的脸也因此而轻轻皱起,那手却又不忍如此般,忙不迭放开。
  

第202章 司其职
  就在阿弦于高台之上; 借助百姓们之“水”涨船高,制住张勱等人时,领命侦理宛州客栈焚火一案的狄仁杰才进城门。
  狄公跟大理寺众人刚进括州城; 就发现城中气氛不对; 又见百姓们扶老携幼纷纷往刺史府方向而去,他们顺着人流而行,正赶到现场,目睹这一幕。
  狄仁杰一行之前在宛州查案; 也已证实其他两名死者并非阿弦同林侍郎; 本不必前来此处; 但将案情回禀京都后; 天后却又命他转道括州。
  一路上秋雨连绵,众人披星戴月急赶而至; 却想不到迎接他们的是如此好戏。
  狄仁杰望着远处那站在桓彦范跟林侍郎之间,身着官服却略显娇小的身形,笑对身边人道:“你们可曾见过这般场景?”
  随从诸人均都瞠目结舌。
  忽地有人道:“狄公; 这是不是有些太过了?身为钦差居然假死隐匿; 又在此处说了许多……大逆不道的话; 若是给二圣知道; 只怕……”
  “只怕会因此获罪么?”
  “正是。”
  狄仁杰道:“你们可知道; 天后因何派了一个才方七品的户部主事为黜陟使?”
  众人摇头。
  狄仁杰道:“因为她是个女子,也因为她……有这份能为。”
  众人面面相觑。
  狄仁杰沉声道:“宛州之事已经查明,是有人故意要暗杀钦差,在这种险要情势之下; 十八子并未惧怕,并未因此而掂掇不前,她反而反其道行之,离开了禁军的护卫,自己带人闯到括州。这份胆量勇气,试问你们谁会有之?”
  有人疑问:“但是这样岂不冒险?若是路上有个万一,岂不自断后路?”
  “她从没有想到过后路。”狄仁杰淡淡回答。
  那问话的人无言以对。
  旁边一人道:“但是这样做,是不是犯了欺君之罪?毕竟陛下跟娘娘都以为他们葬身火海,才命我们前来侦查的。她既然无事,就该迅速禀明朝廷,就不必我们忙乱一场了。”
  狄仁杰缓声说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比如方才我们进城前后,一路所见的种种惨状,你们觉着,还要慢慢地回复朝廷,再按部就班地等候朝廷旨意么?不必说是这一来一回,就是你我在这里说话的功夫,只怕就有受灾的百姓痛病冻饿而死!”
  这瞬间,均都默默。越发显得前方的百姓们群情澎湃。
  狄仁杰见众人都哑口无言,复道:“所以说,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他回过头来,重看向前方的阿弦。
  这时侯,天际仍有阴云笼罩,周遭又寒鸦不时地掠过,但是只要看着那道看似渺小的身影,就让人的双眼之中,也似有了一团灼热的火焰。
  狄仁杰若有所思地说道:“我想,我已经知道了天后任命女官的用意。”
  周围众人不由也随着看向前方的阿弦,不解。
  只听狄仁杰叹道:“世间有女子如此,所作所为让须眉男儿都自叹不如,我等见了,岂不羞惭?岂不自惕?诸公,不要再在意十八子的女子身份,更不要再因此小看、贬低她。你们所要留心的,是她身为一名官吏,会做到何等地步,会做到让诸公何等的望尘莫及。”
  深深吸了口气,狄仁杰道:“只有知耻,才能后勇,诸公可明白我的意思了?”
  身边儿众位,在心底琢磨着他的这几句话,终于缓缓地点头:“我们当然……不能连一个女子都不如。”
  狄仁杰笑了起来:“好吧,这也算是一种自励。”他长吁一声,含笑道:“现在,就让我们去帮助这个‘女子’,完成你我同为朝臣的使命吧!”
  ………
  桓彦范一挥手,有人上前,将刺史张勱并他底下的一干同流合污者尽数擒拿。
  阿弦见动手的那些人体格魁梧强健,步伐沉稳有力,面对这种场面镇定不乱,显然训练有素,便笑道:“小桓,你做的很不错呀。”
  “那是当然……”桓彦范忽地发现了疑点,“你叫我什么?”
  阿弦道:“小桓呀,林侍郎也是这样称呼的。”
  “他是长者可以,你比我大么?”
  阿弦道:“也许……”
  桓彦范翻了个白眼:“不瞒你说,我越看越觉着可疑,你绝不会比我大。”
  阿弦笑而不语。
  ………
  早在定下三人分头行动的计策之时,三人所担负的,就也各自明确。
  阿弦负责当饵,林侍郎是“卧槽马”,而桓彦范,则是在背后运转调动之人。
  毕竟阿弦虽选择了召集百姓这一步棋,却并无十足的把握,且百姓若是群情激奋,控制不住的话,就如同那高涨的洪水泛滥,反会真的酿成祸患。
  所以阿弦让桓彦范去找“帮手”。
  而桓彦范不负所望,他当真找来了极出色的帮手。
  括州出色的是水运,经营水运生意最赫赫有名的又有三大家:永安,广运,跟江南。
  这三家非但控制着括州的水路漕运,甚至占据江南道的半壁,永安号底下的管理,船工,杂役等,加起来足有千人之多,最少的江南,也有五六百号人手。
  虽然这三大家也在水灾之中受损,但毕竟他们是吃这碗饭的,伤亡要比寻常百姓要少很多,其中永安号甚至联合广运,在灾情严重之时,救援了不少百姓,江南号亦开仓放粮,救济饥民。
  是以在民间,这三家的名望也极高。
  桓彦范便是打听到这点儿,决定从这三大家下手,他暗中先拜见永安号的掌门人,表明身份,说明来意。
  桓彦范已经顾不得考虑后果,如果这三家不答应,他会用非常手段,因为他同样也没有退路了。
  他不仅要救满城百姓,更惦念牢房中生死未卜的阿弦,以及卧底的林侍郎。
  幸而,老天眷顾,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