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探幽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是夜,阿弦困得要睡,却又每每被鬼魂惊起,身不由己又听他们诉说。
  门外的船帮弟子们,则一个个一头雾水,却又略觉这“新奇”之极。
  因之前领命的那些人,因证实了种种确有其事,但明明这事有些“神异”,故而跑回来告诉。
  大家口耳相传,自觉这许多玄妙之事委实无法解释,于是渐渐地就把屋子里的阿弦,认作是“神人”,毕竟只有神人才会未卜先知。
  所以这些人反而并不怕困累,一来因都是少壮青年,二来他们都是漕运之人,惯经风浪出力的,又且心里火热期待,故而竟比阿弦更精神百倍。
  阿弦忙了两天一夜,才总算解决了大半儿鬼魂所托,人已经累困的半是恍惚,几乎灵魂出窍。
  正在无法可想的时候,桓彦范拉了一个救命之人来到。
  一个让阿弦期待出现、却又想不到他竟会这样快出现的人。
  ………
  窥基法师进门,却见阿弦一脸森森鬼气,整个人在昏睡半醒之间,窥基不由念了一声佛号。
  原先徘徊在阿弦身旁的鬼们,顿时四散退避,不敢冒犯佛威。
  阿弦听见熟悉的一声“阿弥陀佛”,不知为何,心神为之一宽,连想也来不及想,整个人往后一倒。
  桓彦范早闪身到跟前儿,将她及时揽着,才没有跌在地上。
  窥基上前为阿弦诊了诊脉,渐渐地脸上流露出惊疑之色,喃喃道:“我以为这孩子怎么会解除这许多阴魂尚且无事,原来是有宝物护体哩,造化,造化。”
  他又看着阿弦因耗损了神气而有些难看的脸色,叹道:“这也是你的宅心仁厚,积攒的福分。”
  叫桓彦范把阿弦抱上床,盖了被子,窥基一夜并未离开,只在床前,盘膝打坐,为她诵经念佛。
  他不走开,桓彦范就也不离开。
  到了子夜,才忙完公事的狄仁杰跟林侍郎前来查看的时候,就见阿弦睡在榻上,桓彦范手拄着床边儿,小鸡啄米似的困困醒醒。
  而窥基则盘膝稳坐,梵唱之声,令人闻之安详。
  次日早上,阿弦复又醒来,才觉着身体又有了力气,精神也渐饱满。
  阿弦想起昨夜之事,却不知窥基是真的来到,还是也似老朱头一样,只在自己梦里。
  正犹豫之际,窥基从外而来,阿弦大喜,跳起来叫道:“大师傅,当真是你!”
  窥基笑道:“怎么,你盼着我来么?”
  阿弦喜滋滋道:“可不是呢?我昨日还想,如果大师傅在这里就好了……可巧你就来了,这是不是心有灵犀呀。”
  窥基道:“的确是心有灵犀,只不过并不是跟我。”
  阿弦疑惑。
  窥基却并没有说下去,只道:“我先前在城中看了一圈,发现这城中鬼魅甚多,我想着要在此处做七天的水陆道场,也算是超度一下那些亡魂。”
  “太好!大善!”阿弦喜不自禁。
  昨日阿弦就在想,就算为鬼魂们完成了心愿,他们乃是枉死,就算去了阴司,还不知如何遭逢。
  思来想去,就想到了窥基身上,若有窥基这样的得道高僧来诵经超度,却是一件极大的功德了,但是窥基乃是不世出的高僧,且此处有跟长安相隔千里,自是不能的。
  没想到,竟是“心到神知”。
  如今见窥基有说到了她心中所想,阿弦更是喜欢了。
  ………
  三日后,括州城由窥基法师主持,开始了七日的水陆超度大会。
  说来也是奇怪,就在窥基念了一日的经文之后,始终阴霾的天际,慢慢地透出一丝太阳之光。
  而阿弦木之所至,那些眷恋红尘,执念不退的鬼魂们,却都在那声声梵唱之中,超度解脱而去。
  阿弦不仅也合起手掌,虔诚念诵。
  就连周围的百姓们,眼见天光乍现,也都尽数跪拜,口诵“南无阿弥陀佛”。
  那些在水患中失去亲人的,听着梵唱,看着天际阳光再现,身心所受的创伤沐浴在这金光之中,也仿佛得到了治愈,虽不明所以,却已热泪盈眶。
  在那阵阵地暖煦跟微风中,似感觉到亲人依依不舍地告别离开了,而他们,也将重拾勇气,坚韧地生活继续。
  ………
  这数日,狄仁杰跟林侍郎也将括州杂乱虚浮的账目等都理清干净。张勱跟其党羽的私财都已经抄没,府库也查看过,但是那相差的一大笔钱银,却仍是不知所踪。
  而张勱坚持不肯招认那陶先生是何人,更不肯承认那丢了的巨额钱银去向何方。
  因阿弦是钦点的黜陟使,有权代替皇帝罢免或者擢升地方官员,因此在狄仁杰将张勱的罪名确凿落实后,便决定将张勱押解长安再行审讯。
  这日,再一次开仓放粮,除了官府粮仓、抄没贪官家产所积粮食外,还有城中一些大户甘愿奉献用以赈灾的。
  阿弦身着官服,前往巡查,百姓们一个个前来领粮食,虽仍面有菜色,但神态安详,不再似先前般绝望悲感、无处栖身似的仓皇。
  而大街上也已没有之前随地可见的倒地不起的人了。
  见了阿弦,百姓们均都自发地后退,却用敬畏的目光看着她。
  ——这个原本在众人口中“罪大恶极”的女官,俨然成了他们的救世主,她不仅拿下了张勱这盘踞本地多年的蠹虫,更加做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比如那数百件竟由鬼魂之口传达的消息,所救的家庭跟人命等……已经在民间传的玄之又玄,近乎神异。
  此时此刻,对括州本地的百姓而言,这个手臂上绣着凤凰羽毛的女官,就真的像是一只从天而降的神鸟,把祥瑞跟泰平带给了他们。
  这一天的超度大会结束,阿弦迎了窥基,告别道:“大师傅,我即刻要去永嘉,固安查看,此地就劳烦大师傅,”她恭敬地双掌合什行礼,“以后我们长安再见了。”
  窥基见她转身要走,略微犹豫:“你可知道,我为何竟不请而来?”
  阿弦道:“这……不是‘心有灵犀’么?”
  窥基不禁又笑:“可曾记得我说,的确有人心有灵犀,却并非是我?”
  阿弦诧异:“那是……”话还未曾问出,无师自通,心底已经冒出一个人的身影来。
  见阿弦戛然止住,窥基大笑:“看样子你已知道,就不必我饶舌了。”
  阿弦口干,窥基则道:“对了,他让我带句话给你。”
  “什么话?”阿弦忙问。
  窥基笑吟吟道:“他说,会在长安等你回去。”
  他的笑有些意味深长。
  阿弦忽然觉着脸上有些痒。
  

第204章 两无猜
  所谓:万事开头难。
  在经历了括州的惊心动魄; 甚至“死而复生”后,永嘉,固安两处; 处理起来便真的“事半功倍”; 顺利了许多。
  之前的那场洪灾自然是迅猛无匹的,但是,朝廷所派的女官的名头,却更似阳光普照; 在众人的口耳相传里; 传遍了江浙一带的每一处有人的地方。
  ——从怀疑; 到深信; 到如今的敬畏。
  她怎会那样细致入微,为夫死子散、本以为家破人亡的顺娘找到了儿子大毛?她又怎会洞若观火; 知道失踪多日的王小姐竟是死在枯井里?
  她甚至知道,孝子朱宏的老母亲独自一个人衣食无着地被困在阁楼上,及时派人将老妇人救出……
  种种神异之事; 不可胜数。
  女官; 不再是被人质疑的称呼; 而是一个让人心悦诚服; 几乎需要顶礼膜拜的“神谕之称”。
  又因永嘉、固安乃是小县城; 也不似括州般情形复杂,是以只用了五天时间,便将两地的灾情统计妥当,赈灾举措; 也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日,因听说郊区有地方受灾严重,河堤有碍,林侍郎之前在括州劳心劳力,有些累病,暂留在城中休养,阿弦同桓彦范两人则亲自出城,往郊外去查看详细。
  果然那河堤年久失修,随行的工部一人便当场度量,召集县衙以及地方的官吏,开始商议修缮事宜。
  种种妥当之后,众人返城,此刻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阿弦跟桓彦范皆骑马,玄影随行左右,眼见将到县城,队伍经过一处村落的村头,忽然从村子里跑出几条狗子,向着玄影狂吠。
  阿弦生怕狗子欺生伤了玄影,便忙下地想将它抱上马儿。
  谁知群狗乱吠中,那坐骑受了惊吓,趁着阿弦翻身下马,它便撒开四蹄,往前如风般自由狂奔。
  阿弦大惊失色,顾不上玄影,忙追了上去。
  桓彦范忙道:“小心!”拍马也急急追赶。
  马儿正飞奔之时,前方路上,有几个小孩子追逐嬉戏,撒欢跑了出来,眼见挡在了马儿冲去的方向。
  阿弦惊的一颗心都要跳出来,厉声叫道:“闪开,闪开!”
  那几个孩童听见动静,也看见了马儿如闪电奔雷似的冲过来,忙都叫嚷着逃开了。
  却有一个极小年纪的,奔跑中被推搡在地,大概是吓呆了,居然一动不动,只瞪着圆溜溜地眼睛看着马儿往自己跟前急奔而来。
  幸而桓彦范飞马赶上,叫道:“快上来!”向着阿弦伸出手来。
  阿弦想也不想,握住他的手,翻身上马。
  此刻终于要追上前方的马儿,情形紧急不容犹豫,阿弦不顾一切,纵身跳起,从桓彦范身后跃向自己的马背上。
  手同时拽住缰绳,不顾一切地往后用力一拉。
  那马儿吃痛,长嘶一声,人立而起,阿弦只顾用力拽它,马儿晃了晃,蹄子在路边儿松软的泥地上踏空,身子一歪。
  此时桓彦范手脚利落勒马下地,先一把将那小孩子拽起抱住。
  待回头见是这般模样,忙叫道:“快离开!”若是被马儿压在身下,后果不堪设想。
  说时迟那时快,他话音未落,阿弦那匹马已经摔倒在路边的田地里。
  桓彦范屏住呼吸,抱着那孩子冲过去打量,却见阿弦跌在距离马儿一步之遥地田地里,摔在泥水之中。
  原来方才马儿摔倒之时阿弦及时跃开,却仍不防弄得一身泥水,狼狈非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