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探幽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晔道:“山高路陡,林公可能支撑?不必太过劳乏。”
  林侍郎道:“天官放心就是了。登山入寺,本是清雅之举,我自然乐得。”
  当即便叫从人原地等候,四个却往寺庙而行,山路曲折逶迤,才爬了一半儿不到,林侍郎已经气喘吁吁,叫了个侍从扶着在原地休息,不再往上。
  阿弦,桓彦范,崔晔三人又走了半个时辰,才终于见山门在望。
  一个小沙弥将门打开,见他三人气质相貌皆非凡品,忙请入内。又有主持僧人出来迎接,亲自领着在寺内走了一遍。
  桓彦范看着前方那笑呵呵的佛像,拉拉阿弦道:“我们去拜吧。”
  阿弦道:“好啊,我喜欢这个大肚能容的。”
  忽然后领被人扯住,阿弦被勒着脖子,回头却见是崔晔拦住了她。
  他道:“人家都是求心愿的,你可有心愿了?不要冒冒失失上去就拜,我可听人说了,这寺庙里许愿,只能许一次,再多就不灵了。”
  阿弦笑道:“我都早已经想好了。”
  此时桓彦范已许过愿望,正在供香,崔晔才放开阿弦。
  正在此刻,桓彦范出门来:“你怎么还未去上香?”
  阿弦道:“就去了。”郑重其事地捧着香入内,跪在蒲团之上。
  崔晔跟桓彦范两人站在身后殿门之外,桓彦范道:“天官所谓的私事,是不是就是小弦呢?”
  崔晔一笑:“桓翊卫天生聪明,令人羡煞。”
  桓彦范道:“那我……能不能再问问,天官当小弦是天官的什么人?”
  早知道这少年非同小可,目光尤其犀利。
  崔晔的双眸中却仍一片淡然,就如暮夜月色。
  他沉声说道:“阿弦,是我此生不可或缺之人。”
  等阿弦在里头许过愿出来后,见桓彦范已经不在原地了。
  阿弦左顾右盼:“小桓呢?”
  崔晔道:“他先下山去了,你许了愿了?许的什么?”
  阿弦笑道:“这怎能说出来,给人知道就不灵了。”
  崔晔环顾左右,并无人再在身边儿,此刻耳畔蓦地有响起林侍郎的话“如果有情人手牵着手”,崔晔道:“阿弦,我也想许愿。”
  阿弦道:“好啊,阿叔且稍等。”她忙又去请了两炷香,回来递给崔晔。
  崔晔道:“你陪我好不好?”
  阿弦即刻答应,她有些错会意思,以为崔晔身体虚弱,需要搀扶,当下便扶着崔晔的手臂往内。
  正中下怀。
  两人进了殿内,崔晔一手持着香火,右手却反一握,已将阿弦的手牵住了。
  阿弦略觉奇怪,但也并未多想,只任由他牵着自己的手。
  崔晔攥住她有些绵软的娇小手掌,心内长吁,看似正色肃容,但眼皮微垂之际,唇角才有一丝笑意勾勒。
  出了宝相寺,一路拾级而下,回到山下队伍驻扎之处。
  一路披星戴月,餐风露宿,又行了将近一个月,才渐渐地到了雍州的地界。
  领雍州牧的自是沛王李贤,崔晔便是他的师父,早打听到车驾从此过,早早地便接了众人,安排在雍州的驿馆之中。
  当夜,阿弦自睡在驿馆之中,不知过了多久,有个不速之客来访。
  玄影冲着那华丽非常的人影吠叫了两声。
  “是不认得我了么?你这混账东西,”贺兰敏之笑骂了两句,却对阿弦道:“小十八,你终于回来了,我还以为你要埋在江浙那个鬼地方了呢。”
  阿弦大为惊讶:“周国公怎地在此?”
  敏之道:“我当然是因为知道你将从此过,特意过来相见。”
  “殿下是怎么进来的?”阿弦揉了揉眼睛,疑惑不解:“怎地没人通传?”
  与此同时。
  沛王府邸,沛王李贤正跟崔晔说了一件近来长安城发生的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第208章 永不离
  就在阿弦启程往江浙之时; 秋风萧瑟,武皇后之母,卫国夫人杨氏殁了。
  武后哀思之余; 欲修建寺庙、树立佛像悼念杨氏; 此事便交由敏之料理。
  谁知敏之对此事并不上心,非但被人揭发有中饱私囊之嫌,且在杨氏的丧期之间,并不遵从守孝; 不穿孝服而肆意行乐。
  武后一怒之下; 便夺了他的武姓; 命将其发配雷州。
  岂料就在前往雷州的路上; 歇息的驿馆忽然起火,敏之竟葬身火海。
  崔晔虽一直都在路上; 但也经常收到属下递送的各色消息,因此听说此事,并不觉着十分诧异。
  李贤却实在难过; 道:“我原本以为; 母后之所以把表哥贬斥; 不过是想磨磨他的脾性而已; 等他收敛、知错了; 自然再会调他回来,谁知道这一次,却是有去无回了。”
  崔晔道:“殿下节哀,天有不测风云。”
  李贤掏出帕子拭泪; 又道:“他虽有些跋扈不羁,但却是亲戚里难得的可堪交谈的人,又负才气,本该大有一番作为,却竟落得这样下场。”
  李贤停了停,忽然又道:“其实从上回太平出事,我就一直有这种不祥的预感,只是想不到竟来的这样快。”
  崔晔轻声道:“周国公锋芒太盛,行事又太过随性,他走到这一步,其实并不奇怪。”
  李贤道:“崔师傅,我只是有些心惊。”
  “殿下为何心惊?”
  “大概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灯影下,崔晔默默地看了李贤片刻,终于说道:“殿下跟周国公并不是同类之人,为何发此感慨?”
  李贤低低笑了声,道:“我只是想到,先前母后对表哥,是何等的宠爱,没想到,说变就天翻地覆了。”
  崔晔默然道:“殿下这些话,且记得不要对其他人提起。”
  “当然,”李贤道,“我也只能在崔师傅跟前儿吐一吐而已,其他的,连最近身之人也只字不言。”
  崔晔颔首:“这便好。”
  此刻堂中无人,崔晔瞥一眼左右:“说到近身之人,听说殿下最近收了一名新的随侍?”
  李贤一愣,面上神情略有些不自在,继而道:“崔师傅连这个都知道了?是,这人原本是我外头结交的,因看他身手出众,便留在府中了。”
  崔晔静静地看着他,忽然说道:“我先前离开京都之前,曾无意听圣后同陛下商议,似在谈论殿下的亲事,其实殿下已是这般年纪,也很该认真考量此事了。”
  李贤微微震动,却垂首道:“您说的是。”
  灯影下,崔晔默默地看着这位少年亲王,眼中波光闪烁,最终并没有再说什么,只淡淡道:“时候不早,我该去了,殿下早些安歇。”
  “天色已晚,不如崔师傅且留在府中安歇。”李贤挽留。
  “不必了,我还是回驿馆。”崔晔起身往外。
  李贤只得随行,将送出殿门处,忽又说道:“崔师傅这次南下,是特意为了十八弟而去的么?”
  崔晔止步:“为何这样说?”
  李贤含笑道:“之前因师傅的身子不好,母后特许您在府中休养,但能让您这般不辞辛劳地跋涉前往的,除了十八弟,我想不到别的。”
  崔晔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正要出门,李贤又道:“听说她在江浙所做,轰动地方,我早就想当面儿听她说一说,只可惜今日天晚,未曾来得及面见详述。”
  崔晔道:“明日让阿弦拜见殿下就是了。”
  李贤笑道:“如此就太好了。”
  ………
  等送了崔晔出门上车而去,李贤回身入内。
  将走到客厅之时,有一道偏瘦的身影自廊下出现,灯笼之下,照出一张尖下巴,相貌清秀的脸。
  这一位,正是方才崔晔跟李贤提起的,他新进收的那位“近侍”,名唤赵道生,但却并不是什么李贤在外游历认识的人,而是王府的家奴。
  因他相貌出色,为人又机警过人,极擅逢迎,是以李贤对他宠信非常。
  赵道生道:“那位天官大人走了?”
  李贤瞥了瞥他:“嗯。”
  赵道生笑道:“人人都说他厉害,怎么殿下不让我看一眼?”
  李贤皱皱眉,并未言语。
  赵道生最会察言观色,当即上前挽住他的手臂笑道:“我知道殿下不让我露面,一定有个缘故,我不是也乖乖地照做了吗?”
  李贤这才看他一眼,道:“你知道就好,我不让你见崔师傅,是为了你好。”
  目光掠过这人的脸,虽是男子,但生得有几分妖媚的女像,灯影下看来尤其明显。
  李贤盯着赵道生的脸,眼前却忽地出现另一个人。
  她道:“伯伯叫我弦子,英俊叔叫我阿弦……你还是叫我阿弦罢了。”
  瞬间心乱,而眼前亦光影凌乱。
  原来是赵道生伸手在他跟前晃了晃:“殿下在想什么?”
  李贤敛神:“没什么。”
  赵道生并不追问,只是陪着李贤回房去了。
  ………
  驿馆。
  不期然在此见到了贺兰敏之,阿弦爬起身来,不知敏之怎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
  不过此人种种行事自不能以常理测度,因此阿弦只搓了搓眼睛道:“大半夜的,殿下有什么急事?明日再说也是不迟。”
  敏之似笑非笑:“正是夜晚静悄悄地才好说话。”
  玄影虽被呵斥,却仍盯着他,仿佛有些警备的模样。
  阿弦听这话有些轻薄似的,自也暗中警惕:“殿下若无要紧之事,还请天明再见就是。”
  敏之却自顾自走到旁边儿坐下:“小十八,这一趟江浙好玩么?听说你差点去了半条命,是真的?”
  阿弦跳下地,安抚玄影:“殿下听谁说的?”
  敏之笑道:“到处都在传说,说的神乎其神……”
  他垂着眼皮,仿佛在想什么,忽然抬头看着阿弦道:“整天面对那些……你不怕么?”
  阿弦琢磨他的话中意思:“殿下指的是……”
  敏之皱皱眉道:“当然是那些鬼。”
  夜半三更,他忽然来到,却在谈鬼。虽然这会儿看不见什么鬼现身,阿弦仍觉身上有些隐隐生冷。
  阿弦道:“殿下怎么有兴致说起鬼怪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