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探幽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宗第一反应是震惊,然后是龙颜大怒,先前因病弱而气虚,素来说话都缓声慢气, 然而那股惊怒带来的愤慨之气,支撑的高宗起身,他厉声喝道:“传旨让大理寺跟刑部联手,速速查明真相,再叫金吾卫去详查,到底是什么人在流传这些颠倒黑白的混账话,朕不能放过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混账!一个也不能放过!”
  高宗吩咐完后,又一叠声地道:“皇后呢?快叫皇后来见我。”说了这句再问:“女官现在怎么样,传她进宫,即刻!”
  底下的太监正要领命,外头传来武后的声音,道:“陛下且稍安勿躁。”
  太监见武后来了,知道事情有变,便不敢即刻前去传旨,果然武后向着他使了个眼色,一挥手,太监便退到了殿外。
  而高宗已经皱眉问道:“你叫我如何安稳的下来?难道你没听说这件事么?”
  武后道:“我正是听说了才来见陛下的。”她扶住高宗手臂,叫他仍旧落座,“我让陛下稍安勿躁,是因为方才我已经传命让负责此案的袁恕己进宫,好歹听他讲明白当时的情形再作打算。”
  高宗道:“传他干什么?为什么不传阿弦?”
  武后道:“陛下,虽然真相扑朔迷离,但如今阿弦正是众矢之的,这个时候你传她进宫,只怕谣言更要甚嚣尘上了。对她丝毫好处都没有。”
  高宗听她如此说,的确有几分道理,含忧带愁:“我怕那孩子受了委屈。”
  武后道:“正因为这样,才要快些查明真相,须知道这个关头上,要做的不是安抚她,找到真凶,一切就迎刃而解。”
  武后来之前早就命人去传袁恕己,这会儿帝后才说到此,外间已报说袁少卿进见,当下忙宣召入内。
  袁恕己把近来所查、以及当日所见所闻一一同二圣说了。
  高宗自始至终都紧锁眉头,手紧紧地按在膝头,几次想要打断他,都给武后悄然拦住。
  总算听袁恕己说完,高宗先问:“现在阿弦在哪里?”
  袁恕己道:“暂时被崔天官带了回去。”
  高宗道:“她、她可伤着了?受了惊吓么?”
  袁恕己道:“据臣所看,并没有受伤,惊吓么,是有一些的。”
  高宗长长地叹了口气,只恨不得立刻把阿弦叫来,或者到她的身边看看她好不好。
  武后在旁却道:“女官去大理寺是为了找你的?”
  袁恕己答是,武后道:“在高建被害一案中,女官指认了周利贞,倘若她存心要报复,去大理寺的话本正该绕开你,怎么反而去找你?”
  袁恕己听了这一句话,心里着实佩服武后心细如发,她竟从这很不起眼的一节之中看出了事情的关键所在。
  但是袁恕己却不敢据实相告。
  该怎么说?说阿弦知道周利贞以后将不利于自己,所以第一时间要去确认他安然无碍?这种证词对为阿弦脱罪毫无用处不说,反而更加重了她的嫌疑。
  于是袁恕己道:“大概是因为大理寺释放了周利贞,女官去找我询问因由,偏我不在。”
  这个回答倒也合情合理。
  武后拧眉,不动声色地又问:“那你去了哪里?”
  袁恕己道:“当时臣去了刑部一趟。”
  袁恕己先前去殓房查看高建的尸身,走到半路,突然刑部来人,有关于连环杀手案的最新发现。
  他着急心切,便从侧门离开抄近路前往刑部,是以前门的侍卫跟底下的人竟不知情。
  武后又问是何新发现,袁恕己道:“刑部的验官找到了杀人的凶器。”
  “这么说,周利贞死的时候现场遗留的就不是凶器了?”武后眼中微亮。
  袁恕己面露苦色:“不巧,正是刑部推断的那一种,剔骨薄刃刀。”
  “你说什么?!”高宗按捺不住,语带怒气。
  袁恕己道:“陛下息怒,这件事臣已经详细审问过,这所谓的凶器,是大理寺的验官们拿来做试验的。”
  高宗不懂这话。
  原来,刑部验官来请袁恕己的时候,大理寺这边儿,验官们也自紧锣密鼓地找寻杀人凶手用的是何种凶器,他们各种刀枪剑刺钩等都准备了一些。
  偏偏当时周利贞手中拿着的,是刑部确认了的那一种:剔骨尖刀。
  经过袁恕己解释,高宗总算明白过来,因说道:“这个当然也算不得数!只是巧合罢了!又或者,既然阿弦认为周利贞就是凶手,那此物当然就是他所有了。”
  武后咳嗽了声,低低对高宗道:“陛下,不要忘了周利贞也死在这把刀底下,而且死状……跟先前几名遇害之人是一样的。”
  高宗愤愤无语。
  袁恕己道:“陛下不必忧虑,等女官稍事调整,能够作证后,一定可以水落石出。”
  武后则温声道:“爱卿是个能干之人,一定可以不负陛下所托。”
  说到这里,武后对高宗道:“陛下,事情已经问明白了,您还是先歇息,保重龙体要紧,有袁卿在,一定很快就会有进展。”
  高宗被喂了颗定心丸,只还有一件事挂心:“我有些不放心那孩子……”
  武后微笑道:“这有什么不放心的,方才袁卿说了,是崔爱卿带了去的,难道您不信天官会照顾好她?”
  高宗了然,笑说:“这倒是。”
  武后扶着他回去歇了,叫宦官来伺候,自己出外,同袁恕己离开高宗寝殿,一路往含元殿而回。
  进了殿内,武后落座:“好了,现在陛下不在,爱卿心里有什么话对我说么?”
  袁恕己不知她指的是什么,武后道:“先前我问你,女官怎么一去就找你,你回答的时候脸色有异,你的答复虽无懈可击,但却并不是真正的答案,是不是?”
  袁恕己心头一跳,瞬间心思微乱,若武后逼问起来,该如何回答?
  她连自己最细微的神色都能察觉,只怕说谎的话也难以瞒过。
  武后端详着他,突然说道:“你不必为难,人人都有秘密,女官跟你之间若有秘密,我也不会逼你告知。我只要你一句真心的话。”
  袁恕己屏息,抬头看着眼前的皇后。武后凤眼微微眯起,沉声问道:“你认为,杀死周利贞的是谁?”
  袁恕己喉头一动:“臣方才……”
  武后不等他说完便抬手制止:“我不想听那些冠冕堂皇的话,我只想听一句实话,周利贞被杀案子里,你觉着,动手的是谁?”
  她并没有用“凶手”来形容此事,袁恕己听出来了。
  他隐隐地猜到武后的用意,但却无法揣测她的心意,因此不敢把自己真正的担忧说出口,生怕对阿弦不利。
  在武后的注视下,袁恕己谨慎说道:“虽然外头有很多不实传言,但查案并不是靠流言蜚语,案子尚有许多疑点。”
  “你指的是,有流言说女官是凶手?”武后直言不讳地问。
  袁恕己道:“是有些居心叵测的人这样说。”
  “居心叵测?”武后似饶有兴趣地,“爱卿为何用这个词?”
  袁恕己略一迟疑,终于说道:“周利贞被杀之时我跟崔天官几乎第一时间到场,我即刻封锁消息,不许人走漏出去,谁知太子殿下从外而来,却在门口侍卫口中得知了此事,我只觉着这件事太过匪夷所思,就算是殓房有人早一步跑了出去,这消息一时半会却也不至于就传到门上去,所以我觉着这件事着实蹊跷,竟像是有人事先预知,提早散布一样……”
  袁恕己斗胆把自己的怀疑说了,武后频频点头:“不错。这像是有人要置女官于死地了。如果真的有这种人暗中操纵,那么周利贞被杀……甚至长安先前发生的三件连环血案,只怕都是这人背后搞鬼。”
  袁恕己精神一振:“娘娘所言极是!”
  武后道:“爱卿果敢精明,方才陛下所说你也知道了,这案子就全赖爱卿费心了,希望你及早找到真凶,不要让居心叵测者阴谋得逞,让无辜者反受其罪。”
  袁恕己拱手行礼,领命退出。
  出了寝殿后,袁恕己长长地吁了口气,虽然案情迷离而艰难,但是他终于知道了武后的心意。
  以武后的精明,以及从她方才的问话看来,她分明也知道周利贞一案之中,阿弦的嫌疑最大,但从头到尾她都没有要追究这点的意思,反而引袁恕己去查背后之人。
  对袁恕己而言,这就已经足够了。
  ………
  袁恕己审讯过大理寺殓房的其他仵作,杂役以及验官们。
  前两次杀人事件案发之时,虽然隔着时间有些长让人记得不太清楚,可是高建被害一案里,众人却是记忆犹新。
  袁恕己很不死心,反复地询问了数次,那些验官跟杂役们都给他问的怕了。
  据杂役们交代:周利贞总是殓房里最胆大的一个,也不怕脏累,可是殓房的人接触的都是死尸,形形色色的,虽然比平常人要“习惯”些,可到底心内抵触。
  都不像是周利贞,他仿佛天生就是做这一行的,用“敬业”两字都不足以形容他这种精神,几乎是有些“乐在其中”了。
  这在他人看来,一来有个同僚奋不顾身地“工作”,大大减轻自己的负担,自然是好事,可另一方面,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
  而且处置尸首的过程尤其惊悚可怖,所以每次周利贞动手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在跟前儿,往往只留他一个人在屋里而已。
  那天也是同样,因为天暗的早,且处理尸首又需要光亮,早早地房内就点燃了灯火。
  两名杂役站在门口,闲话等候,时不时地会看见门内周利贞走动,且在他们议论的时候,屋内还传出过笑声,足以证明周利贞自始至终都在房中,不可能窜出去杀人。
  袁恕己头疼不已,亲到殓房原地勘查。
  他也不顾晦气,忍着殓房里那股刺鼻的味道,仔细打量是否哪里有蛛丝马迹。
  正在专注之时,门口有人道:“少卿?”
  袁恕己抬头,却见是御史狄仁杰,忙走出来相见:“你怎么得空来了?”
  狄仁杰道:“这种棘手的案子在少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