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宝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将军府上之前,某刚去了家岳府上,家岳对郭将军的统兵才能实是赞赏有加呀!”,寒暄过后二人坐定,唐离捧着茶盏微微笑道。
  听唐离对郑子文的称呼是用家岳而非观察使。郭子仪明白这个唐别情是有心与自己示以亲近,手中轻抚着茶盏,郭子仪缓缓道:“别情对愚兄地荐举之恩在下没齿难忘,异日必当深报,然则这是私谊;某虽然粗鲁无文,也知不可以私谊废公事,某身为武将,只求能为国拓边守疆。至于这党那党,请别情恕愚兄敬而远之了。”
  见郭子仪干脆的道出心中所想,唐离也没必要再做那些弯弯绕,闻言放下茶盏,微微笑道:“人生世间,除非终生居于高山大泽。否则又岂可无党?乡党自不论,便是将军与当日同榜中武举者日常往来又何尝不是‘党’?如今世人一闻党字便悚然变色,却不知人生世间这原是根本避免不了之事。况且,‘党’也未必全然就是坏事。”
  “别情好辩才,只是你所说之党与某口中所言全然不同”。
  “便是将军口中的‘党’又如何?其实‘党’之本身并无好坏,堪做区分的只有做事的手段和目的,关于这点儿,千年前文圣孔丘早有教诲,将军不加区分,闻‘党’而色变。其实倒显的自己太过于小家子气了”。
  “噢!愿闻其详”。郭子仪的话语中明显是不服气。
  迎上郭子仪地目光,唐离微笑不变道:“子曰:‘君子比而不周。小人周而不比’,夫子之意甚明,若结党是团结,则是君子;若是勾结,则是小人。唐某虽然不才,却也自认是个君子,将军难道就是小人?”。
  没容郭子仪接话,唐离续又说道:“小人勾结成党,所图者必定是个人私利,如今某却想问问将军,某可曾要求将军做过什么不可对人言语之事?郑观察使又可曾让将军做过什么不可对人言语之事?”。
  说话之间,唐离站起身绕室而行道:“某当日举荐将军,是看重子仪兄的才华,何曾是为了结党?如果当初真是为了结党,某又何必举荐相交不久的子仪兄?”,唐离这个反问还真让郭子仪一时难以回答。
  “再者,子仪兄毕竟是由某举荐而接任河东都护之职,不管将军心中如何想法,在别人眼中你我家岳早已是一党之人,任将军如何撇清怕是也没有什么作用了!将军刚才还说不以私事废公义,如今却正在干这样的事情,岂不可笑?”,言至此处,唐离还真是笑出声来。
  “某何曾以私事废公义?”,这个罪名郭子仪如何肯认。
  早知他会有此反应,唐离紧迎上他的目光道:“昔日子贡问政于夫子,夫子答曰:‘足食,知兵,民信之矣!’,夫子此言诚为精到之论,如今于河东而言,家岳做的便是‘足食’,而将军所为便是‘知兵’,要想确保河东安宁,二者缺一不可,如今将军只为表白自己不结党,而刻意疏远与家岳地往来,变相制造不和,家岳乃本道观察,子仪乃是都护将军,你二人不合,河东道又焉能政通人和?将军饱读兵书,莫非连《将相和》故事都不知道?为虚名而害公事,某可曾冤枉了将军?”,唐离的语声虽淡,但其中的意味却是层层加重。
  闻听唐离对自己地指责,郭子仪初始时还想极力分辨。及至最后一段话入耳,却觉欲辩无力,不管怎么说,他现在身为河东最高武将,与最高文官的观察使之间产生矛盾总说不过去,而唐离那句“为虚名而害公事”也就落到了实处。
  良久良久,郭子仪脸色几度变化。终于起身拱手道:“别情所言有礼,愚兄谨受教了。稍后接风宴上某自会向郑大人负荆请罪”,言至此处,他话语一顿后续道:“私谊是私谊,若以后别情……”。
  不等他说完,唐离早已接话道:“若以后某让将军做什么违背良心公义之事,子仪兄自可弃某如敝履”,说到这里。唐离也是色做正肃道:“只是将军若再有因私名而害公事之举,需也怪不得某翻脸无情了,天子案前某自有弹劾本章奏上。”
  郭子仪闻言愣了一愣后,才苦笑道:“人言唐别情是半点亏也不吃的,今日才知传言果然半点不假”,这句话换来二人相视而笑。
  随后的叙谈中唐离才知郭子仪转让军资于安西都护府,除了顾念王忠嗣是他的老上司外,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对以前手下军士的爱惜。他既然说开了,唐离也就不在这件事上多做纠缠。
  随后二人同行赴宴,宴会中郭子仪虽然不曾真个负荆请罪,毕竟接着敬酒地机会向郑子文致了歉意,这突如其来地一幕让河东道官员看地瞠目结舌地同时,也对撮合此事的唐离更高看了几分。
  这场接风宴真是吃的皆大欢喜。宴后郭子仪更是亲送唐离前往驿站,行走途中,唐离缓缓道:“子仪兄,河东道共有多少军马?”。
  “团结兵不论,河东道正规驻军共有三万二千人,其中一万驻守晋阳,其它都是分驻各州”,看了唐离一眼,郭子仪随口报出了数字。
  河东道是大唐有数的大州,而且地理位置极其重要。驻军也不过三万二千人。由此可知唐朝军力布置重外虚内有多么厉害了,唐离抬头向河北方向略一眺望后道:“非是某有心干预军务。子仪兄扩军吧!”。
  “噢!别情何出此言?”,顺着唐离的目光远眺了一眼,郭子仪若有所思的问道。
  看来今天唐离还真是跟《论语》教上劲了,闻言却没有直接回答,“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则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则盗”。
  “别情是说北边?”。
  “我说地就是安禄山”,唐离没有半点忌讳,“安胡儿捉生将出身,‘勇’还是有的,只是要说到‘义’,他连边儿都沾不上!将军久在北地,该也知道他如今的许多作为早已越了臣子本分,他若只是跋扈也就罢了,若是将来真有不臣之举,河东既是当其冲,又是京畿门户,将军不可不慎哪!”。
  郭子仪先是在陇右任职,随后又曾在安西都护任上干了一段时间,此后又调往河东,这些地方都于河北道交界,安胡儿的许多动作想瞒也瞒不住他,最起码那八千假子亲兵之事就是如此。是以此时听闻唐离所言也并不觉突兀,“河东并非边镇,扩军极难,其中又牵扯到兵部,户部多个衙门,只怕并非易事。”
  “兵部,户部那里我或许还可以想想办法,只是这等大事儿总还需要陛下决断,依此时陛下重边功的心思,只怕要想通过也殊为不易”,对此唐离也不敢太乐观,“只是朝廷先议着,咱们这边先把事做起来就是。目下咱们驻军数量有限,倒是先可以‘精兵’,承平多年,边镇上军士还好些,似河东这样的内6道州,军士战力只怕够戗!子仪兄正好挥其长,好生操练他们,若真有一日能要用时也能指靠的上”,轻挥着手上的马鞭,唐离略一沉吟后又道:“我不知兵,操练地事儿也帮不上忙,只是与现任沙苑监王监正还有些交情,别的不敢说,替子仪兄手下健儿换装一批好马总还是做得到的。”
  唐离此言直让郭子仪大喜,两河之地多是平原,正是骑兵逞雄的好地方,只是河东不属边镇。按历来规矩,沙苑监地战马都是经边镇军挑过之后才能轮得到内6道州,只是如此以来那儿还有什么好马?而没有好战马,在这两河纵然士兵素质再高,总体战力也是有限,唐离说的正是他梦寐以求之事,闻之又如何不喜。
  唐离见郭子仪这素来稳重地人听说有好战马可以更换。也按捺不住欢喜之情,忍不住微微一笑道:“此事王监正自会与你接洽。子仪兄还得好生筹划着怎样接收战马才能尽量不授人以柄,至于扩军,目下朝廷虽然没有章程,但以我浅见,子仪兄倒是先可以再团结兵上动动脑筋,这样以来,纵然户部一点钱粮都不下拨。凭借河东道的富庶倒也能勉力支撑。此事家岳自会全力相助,将军不必有后顾之忧。”
  “别情说得极是”,郭子仪随口应了一句后就不再说话,唐离扭头看去时却见他面色变幻,口中也念念有词,显然已开始谋划此事,当下一笑之后也不再多言,二人控辔徐行。
  回到驿站。与郭子仪拱手而别后,唐离刚走进正堂就见到了正对他微微而笑的悟名和尚。
  “你这和尚真是要逼得人死!这才半天你就急急忙忙追过来,还让不让我喘口气儿了。”,顺势在悟名身边的胡凳上坐下,唐离笑着道:“人都说真正的高僧是‘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象和尚你这样地急性子,怕是一辈子跟高僧无缘了。”
  不等悟名答话,就见门口值守的一个护卫走了进来,言说有人求见。
  悟名暂时回避了,唐离就在正堂见客,来人却是刚才在接风宴上见过地道学崔学正,他此来的目的却是希望观风使能安排个时间与道学学子及本道名士作一聚会。
  两河道土壤丰美,历来是世家聚集之地,别地且不说,四大世家中就有三家老根子是在两河。所以这等地方文风与学风深厚。就连眼前这个崔学正也是正牌子地博陵崔氏直系子弟,不管是做为观风使还是做为世家郑氏的女婿。对这样地要求他都没理由拒绝,当下客客气气地答应,并相约三日后在道学中相见。
  送走了崔学正,唐离重新回到正堂,却见悟名和尚脸上的喜意比刚才又添了几分。
  “家岳已经答应,允许法相宗在河东道所属各州建寺一座”,在悟名面前也不用顾忌太多,唐离懒洋洋的躺下,“不过,这建造寺庙的费用观察使衙门可是一文都拿不出来,你们自己想办法吧!”。
  闻言,悟名眼中光芒闪动,只是面上依旧做出难色道:“但这事朝廷有章程……”。
  “朝廷章程!若真要按朝廷章程你法相宗能一下子在整个河东道铺开?”,唐离愤愤道:“好个贪心不足的和尚”。
  唐离这说法也是有来由的,唐时地方道观及寺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