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宝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这《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的原本就是令人感伤的离情别绪及对千古人生的慨叹,而这两点,恰与唐离的景遇与此时的心境相和,一个闪电蓦然穿越,生命之无常离奇莫过于此;而刚刚经历的情事,更是别样心伤的离别!伤心人别有怀抱,初时,他还只为伴萧,孰知渐渐奏到后来,竟是如同贺知章一般,心入境中,如此以来,这萧音便如同有了生命一般,情与萧合,当此之时,唐离已然脱离了以技法惑人的境界,而纯以萧音带情,复又以qing动人。
  乐为六艺之一,历代士子罕有不通此道者,此时厅中坐客,绝多更是其中方家,萧音的变化他们又怎会听不出来?
  这一番变化,固然使贺老大人入境更深,而田、韦等宾客更是相顾讶然,想不到这唐离之萧曲居然达到了入道境界!坐中更有许多人,为萧音所迷,一任自己的身心沉入其中。一时之间,整个文渊楼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与唐离配合已久,堂中舞者关关,也随着萧音挥出了自己全部的舞技,湖绿长裙翩飞,腰肢轻盈曼妙,长袖飘逸轻飚,翠绿的身影在堂中舞动不休,最难得是她那张芙蓉素面上的表情,或轻愁、或哀伤,每一次蹙眉张目,都与曲调配合的丝丝入扣,使观者目不忍移。
  曲至将终,萧音愈低沉而辽远,随着最后一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的意境缠mian而出,关关也猛然收袖下腰,便如同一朵睡莲漂浮于碧水之上,当此之时,萧曲堪堪做结。
  心入境中,曲已终,而唐离犹自不觉,寂静之中,满厅人的目光大都集中在了他身中那支泪痕宛然的尺八长萧上。
  片刻之后,忽听一人击案赞道:“好舞、好萧……”。
  …………………………
  下午回来的太晚,紧赶慢赶赶出了这么一章,实在抱歉!
  不是故意拖稿,无奈杂事缠身,身不由己,为免书友浪费时间,以后只更新暂做以下调整:如果时间自由,就按时两更,分别是中午十一点及下午七点左右,误差不过十五分钟;如果时间实在不凑巧,则是一更〈最低四千字〉,最晚不晚于晚十二点。更新次数虽有调整,但数量基本并无变化。业余写作,时间不自由,还请大家谅解。
  另:多谢书友关心,但短期内,本书并无上架打算!


第五十九章 欢宴三

  两岸青山相对,江中一片孤帆
  汉水行经襄州一段,两岸青山苍翠欲滴,间有猿猴的啸叫偶尔响起;水面宽阔而平缓,上有水鸟盘旋往还,远望处那轮红日便如同挂在江面一般,耀的江水愈碧绿如玉。
  船是江南最常见的打花橹,平头宽舱,虽然度不快,但胜在水行平稳,最宜游赏。
  这艘打花橹更是专为游赏所造,宽阔的船舱中能并排放下两张可容八人的矮几,船舷处覆以竹帘,此时竹帘卷起,柔柔的江风拂动细软的轻容,飘扬飞举之间,将柔媚的丝竹之音撩拨出老远,更带起船中人的衣巾冠带,江风习习,这样的画面直有拔尘俗的古雅风1iu。
  船中约有十余人,男女各半,最为年长者已是华满头,而年纪最小的,却是一个十五岁的麻衣少年。
  此时的少年,神色间颇有几分不太自然,原因却在于那支捧递到他唇边的酒樽。樽是越窑青瓷之上品,胎薄而细腻,纯正的颜色使樽中美酒也愈的青碧澄澈。捧酒的是一双洁白如春葱似的纤手,手的主人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妙龄女子,身形丰腴,肤白如玉,精致的五官上每一个动作都荡起一片撩人心扉的妩媚。
  “奴奴花鸳鸯,为唐公子请酒!”,糯糯的声音,冶艳的风情,说话间,身着七彩花衣的女子又将身子向右轻移了几分,侧面看去,便如同钻入了麻衣少年的怀中一般。
  虽然早知道唐时文人好携妓出游以助兴,但以前所处层次太低,从不曾得着这样的机会,此时突然遭遇,唐离心中难免有些微微慌。
  正要下意识的向后挪挪身子,眼光一瞥间注意到对侧朱竹清那鄙夷的目光,再看看贺、田、韦几位大人与身边艳妓调笑无碍的自然,唐离暗吁一口长气,微微一笑间,俯樽就酒,一饮而尽。
  酒刚饮尽,就听抚掌之声响起,贺老大人哈哈笑道:“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佳人进盏,我辈士人以风1iu自视,焉能惧之?”。
  “老大人说的是,昔东晋名士谢安,常携妓做东山之游,随性放旷,百载以还,只使我辈心怡而神往。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既是出游,更应豁达心怀,任性自然才是!不可存了拘束之念,反误了老大人的兴致!”,这接话的是襄州韦使君,上半句还是为贺老大人凑趣,下半句却是在提醒唐、朱二人。
  依《大唐律》,男十五、女十三准予婚配,是以此时的唐离在众人眼中已属成年,唐时社会风气开放,于此时文人而言,诗会、宴饮、出游,交友,几乎生活的个个方面都离不开这些艳妓,只是可怜唐离来此以后日子难过,实在没机会接触罢了。
  闻韦使君开言,唐离正要说话,却见身边的花鸳鸯盈盈放下酒樽,眉眼如花道:“唐公子昨日为关关姐伴萧时是何等qing动,缘何今日对妾身却如此无情?”,说完,不等答话,她又色做幽怨道:“莫非公子嫌奴奴腰身拙笨,竟不堪郎君一握?”。
  原来,舟中几人与身边的艳妓都是或搭臂,或挽腰,唯唐离例外。花鸳鸯向以艳名播于襄州,此时隐隐被人冷落,如何肯甘休,她这番做嗔做痴的话语刚一出口,顿时引来旁坐几人抚掌再笑。
  话已至此,唐离虽是第一次参与此等饮宴,也知道从善如流的道理,当下微微一笑,伸出手去,轻挽住花鸳鸯水蛇也似的滑腻腰肢。
  唐离手刚一动,花鸳鸯眉宇一转,又已喜笑盈盈,剪水般的眸子一荡,人已凑上前来,在少年的脸上轻轻一吻,口中轻声呓语道:“关关家的小郎君,放开些儿,没的让人小看了你!”。
  听到这句俏无声息的话语,再一想到她“花鸳鸯”的名字,唐离已知细故,前夜此人的话语又浮上心头,“无论是逛行院还是召跑单,都不过是寻个乐子罢了……”。
  想到这里,唐离虽不免心中隐隐一痛,但毕竟轻松的多了,手脚也再不是前时的拘束。
  瞥眼间见坐中众人都在含笑注视着花鸳鸯与自己的**,唐离唇角露出一丝笑意,将几上酒瓯注满琉璃樽,就此向怀中佳人红唇递去。
  一樽酒尽,花鸳鸯原本白皙的面容上腾起两片桃花红,益增了三分艳色,眼眸流波,浅浅笑道:“郎君真个心狠,莫非想学那些浮浪儿,灌醉了奴奴,好肆意轻薄不成?”。
  看着眼前调笑,耳听如此话语,旁坐者不仅没有鄙夷之色,贺老大人更是拂须笑道:“光阴最易逝,行乐需及时,人不风1iu枉少年!来,饮胜!”。
  众人举盏同饮,贺知章一盏饮完,置樽于几后,微微笑道:“少小离家,老大而回,最难忘的还是这江南春酒,虽不及长安三勒浆来的浓烈,但胜在清淡绵长,与这青山软水,实是相得益彰。”
  “长安地处北方,又是帝京所在,最以雄浑胜人,身处其中宜饮烈酒;江南烟雨蒙蒙,山青水软,自然是春酒最佳。不瞒老大人,晚生出身京兆,自小也是惯饮三勒浆的,但自从入官以来,辗转江南多地,如今再饮此酒,竟是觉的味道总是不对,酒随地性,诚然如是!”,韦使君边说话,边不断向唐离并朱竹清二人施以眼色!此次贺知章是为巡视学政而来,道学作为一道最高学府,更是重中之重,若是其中的生员表现出色,本道学政自然也能加分不少,这也是今日私游中,田观察使命人叫上二人前来的原因,韦使君这眼色的意思,便是要二人尽力表现。
  闻韦使君所言,贺知章点头称是,随即拂须呵呵一笑道:“老夫自七岁时第一次偷吃家酿,自此就再也抛不下这酒了,几十年宦海生涯,于功业上固然一事无成,但好酒之名却是天下皆知!以前身处长安倒也不觉,但此次重返故乡,实感惭愧,惭愧呀!”,语至最后,这位时时豁达开朗的老人面上也有了几分戚戚之色。
  “近乡情怯,是人都不能免俗吧!”,唐离心下自语了一句,淡淡一笑道:“贺老大人此言差矣!且不说‘吴中四士’名播天下,单是大人入朝以来数十年间奖掖后进无数,如此心胸就足以使天下士子日日感念!”,开口说了这两句,他复又将话头一转道:“再者!青莲供奉说的好,‘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今人每思及魏晋名士,犹为其风采所叹服,然细思之,无论是竹林七贤,还是酒中八达,可又曾作下什么惊天的功业来?反倒是这些名士们善饮,却是无人不知,不过,这些前贤名士之饮与大人又自不同。”
  说到酒,贺知章顿时来了精神,仰饮尽樽中美酒,抚须笑道:“噢!有何不同处?”。
  似这等私游,本就是随意闲话,游赏山水,舟中更有酒仙在坐,唐离这个话题顿时引来众人的兴趣,韦使君固然是满眼鼓励之色,那花鸳鸯也更倾了倾身子,贴的少年愈紧。
  举樽轻呷一口,唐离浅浅一笑道:“魏晋名士好饮,三分天性之外,却有七分是为时势所迫,七贤八达所处,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时,彼时司马氏欲取曹魏自代,正大肆排除异己,名士多有被杀。譬如那竹林贤者阮籍,既不愿接受司马氏之征召入朝为官,又不敢公开与之对抗,唯有借大醉不醒以为规避,其间,司马昭愈与之连姻,阮籍更是大醉六十天以躲其事。阮籍如此,其他诸名士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