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江淮听罢,惊了一惊,“前几日苏老太爷过生辰,瞧着还好好的,怎么突然……”
苏禧不语,眼眶红了红,却又不想在外人面前哭,低着头眨巴了好几下眼睛,终于把眼泪憋了回去。她道:“吕大哥,我先回去了。”
“九姑娘,请等等。”吕江淮见不得她哭,赶忙叫住了她,道:“我知道宝芝堂的大夫妙手回春,悬壶济世,虽然不知苏老将军的病情如何,但想必是没问题的。九姑娘不妨找宝芝堂的大夫一试。”
苏禧道:“可宝芝堂不是几年前便退隐杏林了吗?”
吕江淮道:“话虽如此,但只要有人能找到这地方,他们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苏禧停顿片刻,为难道:“我不知道宝芝堂在什么地方……”
吕江淮看着她,“吕某恰好知道一些线索,若是九姑娘不反对,吕某愿意帮九姑娘一起寻找。”
苏禧沉吟,咬了咬下唇,不知该不该答应吕江淮的好意。一方面她想让祖父早日恢复康健,一方面又不想麻烦外人,可若是不求助吕江淮,凭她自己的能力,未必能找到宝芝堂……
吕江淮看出她的为难,道:“九姑娘请放心,此事只有你我知道,吕某守口如瓶,不会乱说出去的。”
苏禧犹豫良久,终于点头答应了,“那就有劳吕大哥了。”
吕江淮笑了笑,“九姑娘客气了。”
苏禧坐上了马车,吕江淮骑马在前面带路,不一会儿就出了城门。
吕江淮说宝芝堂大约在青水山以北,距离京城不是很远,半日就能到了,运气好的话今天就能找到。马车顺利地驶出了护城河,苏禧坐在马车里,捏着手心,一心想着老太爷的病情,只盼望今日能如愿以偿地找到了宝芝堂,治好祖父的病。
马车走了一刻钟,吕江淮见迎面走来了一对人马,约有十几人左右。对方穿着体面,英姿焕发,一看便都是习武之人。尤其最前面的那位,风标修洁,丰神昳貌,远远瞧着便不像是普通人。
吕江淮让马车行驶到一旁,给对方让路。
等对方行驶到跟前,吕江淮才看清来人正是晋王世子卫沨。
吕江淮朝他抱拳,行了行礼。
卫沨策马而过,侧目看了他一眼,双眸平静,波澜不惊,只略略一颔首,便骑马走远了。
吕江淮夹了夹马腹,对车夫道:“继续走吧。”
车夫重新扬起鞭子。
这头,卫沨走出了一段距离后,脑海里忽然掠过方才看到的那辆翠盖朱缨的马车,眉心蹙了一蹙,不等其他人回过神来,他便猛地勒紧了缰绳——停了下来。
其余的人见状,也纷纷勒紧缰绳,道:“世子爷,发生什么事了,为何停下了?”
卫沨没有解释,立即调转了马头,朝着后方的那辆马车追去。
留下十几人面面相觑,不明白世子爷是怎么了,刚才还急着回京城呢,眼下距离京城还有一段路,怎么却往回赶了?
卫沨微微皱眉,快马加鞭不一会儿就追上了前面的马车。
他拦住了吕江淮的去路,视线落在吕江淮身后的马车上,声音冷冷清清、不容置喙道:“停下。”
第65章 举手之劳
吕江淮赶忙喊了一声“吁”,勒紧缰绳,不解地看着卫沨,“卫世子有何贵干?”
卫沨收回看向马车的视线,面无表情地问:“不知吕公子是去何处?”
吕江淮并未多想,抱拳道:“听说青水山以北能找到宝芝堂的人,吕某想去碰碰运气。 ”
卫沨蹙了蹙眉,看着后头的马车道:“谁要看大夫?”
这话问得太直接,吕江淮至今都没弄明白卫沨为何忽然拦住了自己的去路,方才明明见他走远了,为何又忽然绕了回来?可他这么问了,吕江淮便不好不答,委婉道:“府上的老人病了,眼下急需诊治,吕某听说宝芝堂的大夫能妙手回春,便想上门求诊。”
卫沨面色不改道:“宝芝堂三年前已经退隐杏林,如今已经不再为人看诊了。”
吕江淮说了一声是,“但不去试试,又怎么知道能不能说服他们呢?”
卫沨默声不语。
吕江淮客气道:“卫世子若是无事,可否给吕某让一条路?吕某有些赶时间。”
卫沨手持缰绳,走在前面语无微澜道:“我知道宝芝堂在什么地方,吕公子想找他们,不如让我带路。”
吕江淮大喜,“卫世子知道?若能如此,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卫沨表情没有起伏,依旧冷冷淡淡的,瞧着不大高兴,仿佛努力压抑着什么。他一个字一个字道:“举手之劳。”
马车再度行驶了起来。
马车内,早在卫沨开口叫“停车”的时候,苏禧已经听出了他的声音。心里一震,然后她才想起来今日是七月初七乞巧节,正是卫沨在信中说好回京的日子。
苏禧没料到他们竟然会在城外相遇,而且听卫沨的语气,他似乎猜出来了马车里的人是自己?他是怎么知道的?
转念又一想,自己出门多半时候都是乘坐的这辆马车,他能认出来也不稀奇。苏禧对于卫沨说知道宝芝堂在什么地方的惊喜,比卫沨突然回来了还要更多一些,她坐立不安,一心想找到宝芝堂的人治好老太爷的病,倘若卫沨真能找到宝芝堂,那他不告而别的这件事,她就决定不跟他计较了。
这头,吕江淮沉吟良久,想着即便现在不说,等到了地方之后也是瞒不住的,便对卫沨坦白道:“不瞒卫世子,吕某今日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苏老将军寻觅良医的。苏老将军是家父的恩师,对家父恩重如山。如今苏老将军病了,在下自然不能袖手旁边,这才冒昧带着苏九姑娘前往城外寻找宝芝堂的,还望卫世子谅解,为着苏九姑娘的名声着想,不要将今日之事说出去。”
卫沨握着缰绳的手紧了一紧,面容冷淡,不带情绪道:“卫某不是那等闲言碎语之人。”
吕江淮笑了笑,道:“卫世子别介意,我并无别的意思。”
走了两刻钟后,一行人绕过了青水山,走过一条偏僻的山间小路,视野很快开阔了起来,前面便是一座不大的城镇。卫沨在前方带路,走上了城镇后面的路,又走了一刻钟,便见面前出现了几座茅屋,临水而建,看起来很是简陋。
草屋前有一个穿粗布短褐的药童正在晒草药,晒完药后,扭头瞧见有人来了,看样子似乎是认识卫沨,等他们走到跟前,客客气气朝卫沨行了行礼,“卫公子。”
卫沨翻身下马道:“不知温大夫可在家中?”
药童颔首道:“师父在屋里编写医书呢。”说着看了看吕江淮和后面的马车,“这些人是卫公子的朋友吗?”
卫沨颔首。
药童做了个“请”的动作,“几位随我进来吧。”
*
三十年前温大夫一人开办了宝芝堂,三十年后因为看遍了人生百态、世间疾苦,温大夫便想将自己的医术流传下去,传授给更多的人,为了更多的百姓治病,选择了归隐田园,一心一意地在家中编写医书。如今世面上颇有医学价值的《资生经》便是出自温大夫之手。
苏禧跟在卫沨和吕江淮身后走进茅屋,进门时因着门槛太高,不慎绊了一下,吕江淮立即道:“苏姑娘小心。”
苏禧扶着听雁的手很快站稳了,朝吕江淮笑了一下,表示自己没什么事。一转头对上卫沨凉凉的目光,她的笑容僵了一下,明明和吕江淮之间清清白白,不知为何竟有种莫名的心虚。
好在药童的声音替她解了围,“师父,卫公子和他的朋友来拜访您了。”
帘子里传出一道平稳和蔼的声音:“快请进来。”
进了屋后,苏禧看向黑漆桌案后面鹤发童颜的老人,方才在路上的时候,她听卫沨说温大夫已经年过古稀了,眼下见温大夫精神矍铄,说是四十岁都没有人怀疑。
苏禧忙上前一步道:“温大夫,求您救救我的祖父。”
温大夫搁下笔,先请他们落了座,这才和气地问:“不知姑娘的祖父患了什么病?”
苏禧便将苏老太爷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说起老太爷躺在床上不能吃喝、也不能动弹的时候,她的声音就忍不住带上了哭腔。因着身旁吕江淮和卫沨都在场,她不好真哭出来,停了一下,低头用手指揉了揉眼睛,缓了一下情绪继续道:“……府上的郝大夫对此束手无策,只能每日针灸替祖父减缓病情,可是大夫说,这样不是长久之计,若是再不想办法医治,时间长了兴许连祖父的性命都保不住了。”
温大夫听她说完,感慨道:“苏将军为大燕立下了无数战功,解救无数黎明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是大燕的英雄人物。便是苏姑娘今日不来,老夫晓得苏将军的病情后,也一定不会袖手旁观的。”
苏禧破涕为笑,万分感激道:“多谢温大夫。”
温大夫让药童收拾了他的药箱,他让苏禧几人在这里稍等片刻,自己又进屋挑选了几种治疗中风的药物。
苏禧坐在毯子上,左手边是卫沨,右手边是吕江淮,她一直低着头,谁也不看。直到温大夫从内室走出来,她才站起来道:“京城距离此地有些远,不知温大夫怎么去?您若是不嫌弃,可以与我坐一辆马车。”
温大夫谢过了她的好意,道:“苏姑娘不必为老夫操心,屋子后面有一辆马车,我坐那个去就行。”说罢看了看卫沨和吕江淮二人,一副不太好开口的样子,“只不过我那药童不会赶马,不知能否……”
吕江淮立即会意,忙道:“温大夫不必担心,在下替您赶马,保准一路平平稳稳。”
温大夫笑了笑,“有劳吕公子了。”
苏禧也道:“辛苦吕大哥了。”
吕江淮看着她,道:“能帮上九姑娘的忙,是吕某的荣幸。”
苏禧怔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