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雄的民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硝烟,这里当真只有死气一片。

三十一旅的士兵们被压制的抬不起头来,山东军每次都像秋后等待收割庄稼的农夫一样端着毛瑟步枪上前来收割秋后的果实,但他们每次都奇迹般的顶住了山呼海啸的攻击。

这一次他们又打退了十七师的进攻,按照此前的惯例,一旦冲锋步兵退却,炮轰就会随之来临,这些刚刚奋战抵挡十七师进攻的士兵们又赶紧手忙脚乱寻找隐蔽点,躲避即将从天而降的冰雹版的炮弹。

可一连半个小时,战场上都没有一点动静,这是怎么回事?有胆大的士兵,骂咧咧的。

“***没炮弹了,咱们总算可以喘口气了。”

这话很快得到了响应,原本都全神戒备的士兵们爬出狭窄的隐蔽点,横七竖八胡乱躺倒饿了一地,他们太累了是该放松放松了,可放松了十秒钟还不到,炮声突然响起,炮弹再度降临,可怜那些胡乱躺倒在地上的士兵还未来得及反应,一枚炮弹炸落在他们身边……

董海滨此刻正在宿县南一百华里外的固镇,他带着主力一部集结于此,这里是津浦路通往宿县的必经之地,他之所以围着宿县城几次猛攻都攻而不破,为的就是吸引陈诚的援军,好在路上将其逐次消灭。

之所以这么做,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没有必胜的把握与陈诚进行面对面的常规作战。陈诚的十一师虽然在编制上只有一个师,实际上兵力远远超过一个军,他全力进攻之下也未必能够占了便宜。所以,吸引他的援军将之一一消灭不失为一个变以寡击众为以众击寡的策略。

实际上这条以寡敌众之计他已经成功了一半,事先藏匿在蚌埠城的情报人员,已经向他发回密电,此刻陈诚已经派出了三十二旅和三十三旅北上。

董海滨看了看手表,他心下略略有些烦躁,随即又哑然失笑,怎么年纪大了反而胆小,患得患失起来,当年的那个拼命三郎可不是这个样子。陈诚出兵就说明他已经一只脚迈进了自己为他挖好的坑,按照时间推算,此时最先出发的三十二旅应该已经距离他们不远了,于是他下达命令。

“传下去,都注意隐蔽,不要轻举妄动,没有命令不许开枪!”

董海兵又抬起手腕去看时间,自语道:“差不多该到了吧……”

就在董海滨抬腕看时间的同时,固镇再向南八十华里外的蚌埠,陈诚也抬腕看了看手表。他在判断最先出发的三十二旅到了哪里,相信一切顺利的话,再有三个小时他的部队就可以抵达灵璧,等到半夜之前就可以发起对宿县围城山东军的突袭。

董海滨为了截击自己十一师的主力必然会调集主力部队于自己的必经之路埋伏,以求一战歼灭自己的有生力量。陈诚又是一阵冷笑,只可惜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十一师肯定会出兵驰援,他陈诚领导的十一师没有放弃同袍的先例,但同样也没有主动往圈套里撞,飞蛾扑火的先例。

山东军十七师师长董海滨的如意算盘注定将落空,陈诚已经在心里为董海滨的计划默默的宣判了死刑,他现在所需要等待的就是三十二旅作为先锋部队与宿县山东军交火的消息。

接下来将会是,三十三旅相继赶到,并进行一番血战,顺利消灭掉围城守军。完美的计划,董海滨的主力还在宿县以南,所以一定要拖住他们。

这一点陈诚早就想到了,他早就派了三十四旅和三十五旅,延津浦路向北前进,伺机攻击董海滨设伏的主力部队,并务求在宿县战斗结束之前,拖住他们。陈诚对新成立的三十四旅和三十五旅的战斗力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能拖住十七师主力就已经是最大的胜利。

时间在紧张与不安滴滴答答的一点点过去,师部参谋们此刻已经完全理解并明白了陈诚的战略意图,好一招将计就计,那个山东军土豹子的董什么败在师长的手下绝对不冤。

……

南京,漫天鹅毛大雪,吴孝良与张学良同乘一辆小轿车回到南京,刚刚进入下榻驻地,副官捏着一张电报纸,迎面赶了来。

“司令,十七师和十一师在宿县交火了。”

“知道了,随时注意动向,所有情报不得耽搁及时报告。”

吴孝良没有停下,而是边走边交代。张学良也跟了进来,他听到关键一战终于开打,如何能安心回去,索性就想留下来随时关注前线战场的胜负。因为这场胜负太关键了,直接会影响到他东北军未来的命运。

在他做出选择的那一刻起,他已经和吴孝良成了拴在一根绳子上的两个蚂蚱,谁都跑不了。蒋正是个极度记仇的人,他不敢奢望老蒋会原谅自己,也只能一条道跑到黑了。

第541章再见(三十一)

“汉卿怎么还不回去休息?”

吴孝良发现张学良跟在身后于是问道。

“都这时候了,谁还睡得着,不如在哥哥这里等消息来的踏实。”

张学良也不见外,虽然这几年他与吴孝良生分了,但毕竟十几年的情分摆在那,自己还差点成了他的大舅哥,如今又是拴在一根绳子上的两个蚂蚱,有太多的理由让他留下了。

鹅毛大雪竟在院子里积了有半尺厚,天色已晚也没人清扫积雪,吴孝良深一脚浅一脚踩来到屋门前,转头对还愣在院当的张学良笑道:

“既然想留下,还不快进来,想在外面做雪人吗?”

张学良却眨眨眼,脸上罕有的露出一丝狡黠,弯腰伸手攥了个雪球,冷不防搜的一声砸向吴孝良。

“啪!”

正前胸,警卫先是一阵紧张,继而见吴孝良胸口一片雪痕,都忍不住别开头偷偷笑了开。

“哥哥我这准头如何?”

看着胸前粘的碎雪,吴孝良猛然弯腰,伸手攥雪球,投出去,动作一气呵成。只见一道白影划过,竟正张学良脸部。张学良,伸手抹了把脸抗议道:

“不能打脸……”

“报告司令,董师长急电。”

“念!”

“陈诚部一如所料,胜利在望,请司令安然睡觉,明日一早佳音必到。”

一旁张学良惊讶的开口了。

“这董师长好大的口气,陈诚何许人也,怎么可能乖乖就范,一夜之间就让他满地找牙呢?”

本来稍稍起来的玩性,让副官的一封电报弄的顿时消失无踪,他摆手招呼招人一道进屋。

“都吧,都进屋,外边冷,就别站外面了。”

一行人跟着吴孝良鱼贯进屋,显示掸掉外套上的积雪,然后再叫外套脱掉,交给勤务兵,吴孝良来到了一张大桌子前,伸手掀开了遮在上面的一块黑布,一张原地图显露在桌面上。他拿起上面的放大镜在东南角仔细的寻找着什么,半响才将放大镜丢在一边,语气淡淡,问张学良:

“汉卿你怎么看?”

其实他心里已经早有了答案,之所以如此问,还是想考校一下张学良的眼光。张学良来到地图前,也拿起了放大镜在上面一阵搜索,然后直起身子双手抱肩一阵沉思。

怎么看陈诚都不像是要败亡的样子,可看吴孝良竟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难道这背后还有什么阴谋不成?但十一师的实力就摆在那,就算是加上杨效欧的人马,双方也才是持平而已,更何况杨效欧的主力目前还在徐州,并没有南下参与董海滨与陈诚之间的战斗。

这里边还有一点颇耐人玩味,据可靠情报杨效欧已经抵达徐州超过三天时间,一直闭门不出。董海兵对阵陈诚并不占优势,可以说还算孤军深入,占了大大的劣势,可杨效欧为何迟迟不见南下进行支援和助攻呢?联想到杨效欧晋系出身,一个答案呼之欲出。

吴孝良看着张学良抱着肩膀,目不转睛的沉思了许久,也不打扰,可他绝想不到自己这小老弟心竟然起着如此阴暗的念头。其实这也怨不得他,这也是一个身为上位者不得不磨出来的一个特质,如果不抱着怀疑一切的态度,很可能哪天被人放了黑枪,给干掉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的。所以,他必须时时刻刻保持警惕,以应对来自内外的各方敌人。

“咳……”

一阵干咳声将张学良从幻想拉回了现实,不知怎的,虽然他此前曾怀疑过吴孝良参与谋害老帅的行动,也曾起过妒忌的心思,但此刻竟是平静异常,他突然觉得很踏实,自己这吴大哥断不会不利于自己。可他心底的担心要不要提醒他呢?

几经思量犹豫之后,张学良还是将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

“学良有个疑问,还请哥哥解答,徐州的军队为何迟迟不出啊?”

吴孝良立刻就明白了刚才张学良刚才愣神的原因,原来就是为了这个,他摆手笑道:

“汉卿多虑了,杨毅如不出兵,董师长一样可以大坡陈辞修!”

张学良将信将疑,于是又向地图看去,此时董师长在固镇设伏,可陈诚会乖乖从固镇经过去驰援宿县吗?原本陈诚能够派兵援救就是一件奇事,若他在真个钻到董海滨的埋伏圈里,那可真是盛名之下难负其实啊。他随即又想到,如果自己是陈诚,他会如何做呢?放大镜顺着蚌埠向北一路移去,直到固镇,又向东,再向北,直到停在一个叫灵璧的地方。

是了,一定就是这里,他拿着放大镜的左手重重在灵璧那里敲了两下。

“陈辞修的援兵此刻一定在这里!”

灵璧以西八十华里西寺坡,三十二旅旅长林蔚率部行至此处,突然间半空炸响了连绵不绝的惊雷之声,隆冬雪夜这是惊雷滚滚吗?显然不是,林蔚经过初时的震惊冷静下来后发现这分明是连绵不绝的炮声。

随着炮声照亮了半边天的冲天火光,林蔚敏锐的觉察到,不好,了埋伏。但是他明白到了这个份上,就算是他想逃也晚了。于是,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就地展开阵型,进行防守,一定要顶住山东军的进攻,只要后续跟进的三十三旅及时赶过来,他们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稳住阵脚,不能被山东军的突袭打掉了士气,进而丧失作战的勇气。

林蔚的三十二旅不愧是十一师精锐,很久就在此起彼伏的爆炸站住了脚,从容的展开阵型,拉开了阵势等待着山东军的进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