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货不是马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没有除去么?”王允的提问很不确定。

我很确定地摇头:“下官不曾接过这种诏令。”杂号将军据说是在战时加封,打完仗后就会撤销,不过我不知道是到了期限自动消失,还是会有一个通知书什么的……

王允叹了口气:“原来是这样。”他闭上了嘴,不再说话。

其实,什么破虏将军的名号,只是给他一个台阶罢了。

只听马日磾道:“辽东遥远,冬季寒且长,不是片刻便能攻下之地。,既然陛下令马超征讨公孙度,便应该允许其征募青壮,并予以一定的粮饷支援,不然此行实在困难。”

我稍稍一怔:这话不是张温对我说的么?怎么现在是自家的二爷向刘协提起?

“马公所言甚是。”张温点头,“老臣赞同。”

刘协思索了一下,开口道:“既然卢尚书即将赴任幽州,沿途粮饷之事,便请卢尚书多费心了。”

卢植弯腰道:“微臣遵旨。”

一直在旁观的荀爽忽然笑了笑:“幽州并不富裕,不如令冀州也稍与辅助如何?”

“多少?”刘协倾身向前。

“冀州乃是河北大州,向来殷富,五千金也不算大数目。”荀爽一脸正气。

16征北将军

“五千金?”刘协踌躇了一下,“袁绍他……肯么?”

荀爽正色道:“陛下此言大谬。袁本初乃朝廷指派的冀州牧,为军输送些许饷钱乃是天经地义之事,岂有肯与不肯之分?”

“荀公所言极是,”杨彪附和道,“袁本初甫任冀州牧,若敢公然拒绝朝廷旨意,难道是想从乃弟之旧事么?!”

这句话的意图实在太过明显:所谓乃弟之旧事……自然就是可怜可悲的袁术了。杨彪今天讲的几句话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与我印象中那个谦逊和蔼的老头相差甚远啊。

此言一出,殿下中级官吏顿时纷纷称是,九卿中也多是颔首赞同。

我顿时疑窦丛生:袁绍在渤海治理三年,与张燕联合,可战之兵马不下十万;而司隶不过五万常规军队,就算加上青、兖、徐、豫四州的驻军,也不会超过二十万,何况青州、扬州还有战事,不可能抽调全部兵马去对抗袁绍,而袁绍雄踞河北,坐拥地利,进可攻退可守……为何这帮朝廷官吏却能这般毫不在意?

难道……朝廷其实早就成竹在胸?!

我马上摇头否定了这个不合实际的念头,如果真的有这等实力,哪里会忍气吞声同意袁绍的任命?!早就把袁家连根端了!

士孙瑞咳嗽了一声:“马将军既然北征辽东,破虏将军便不再适宜,不如另封其为度辽将军,陛下意下如何?”

度辽将军?我暗暗摇头。同样都是杂牌将军,有什么高低之分?

“度辽?”刘协忖度道。

“马大人当年以卫尉之职外迁朔方,本就屈就,加封为征北将军也不无不可吧?”刘虞上前一步,提议道。

我心花怒放:刘虞是个好人啊,征北将军是可比九卿的高位,在别人面前也可以挺胸抬头的自报家门。

“征北将军?”刘协点头,看看张温和荀爽都没有劝阻的意图,而后又点头,“如此也好,方才孙将军为征东,马爱卿为征北,两位此番临危授命,务必全力施为,不负朕之所望。”

“诺!”我拱手向他行礼,“超必将为我大汉光复辽东!”

不过……征东孙将军?

我扭头一看……果然是英气勃勃志得意满的孙坚,这厮竟然一跃成为征东将军,岂不是跟我这个曾经的顶头上司平起平坐了?

眼看曹刘孙三个混蛋都从籍籍无名骑到我头上去了,我心中虽然焦虑万分,却又无可奈何。看来必须尽快灭了公孙度,才好给自己的功劳簿上增添一笔功绩。

“至于交趾之事……”刘协脸上显出一丝不愉,“又如何是好?”

张温接口道:“士燮一族妄图据交趾而为家,仁道大义已然无用,当以兵势拔除。然则司隶兵马缺乏,需要士卒镇守中枢……”他拈须道,“老臣之意,是请荆州牧发兵南下。”

“哦?刘表么?以荆州一州之力……是否可行?”刘协疑问道。

“刘表乃当世人杰,荆州在他治下政绩斐然,何况他乃汉室宗亲,陛下大可依仗。”张温这话讲得冠冕堂皇,“今日既然已有征东征北,不如一同封其为征南将军吧?”

“诸位公卿何意?”刘协一时还拿捏不定。

不过这有什么好考虑的?给刘表区区一个将军封号,能够让他派大队人马去为你送死,这么划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士孙瑞朝王允的方向瞥了一眼,沉声道:“老臣以为,刘表沉着稳健,虽然不能速成,但不致有大错,陛下可以依赖。”

“老臣也以为刘表足以应对交趾。”马日磾接口道,“予诏书之上还应着重说明,征南时荆州子弟如有功勋者,朝廷将不吝拜官封侯。”

二爷这建议有什么高深的意思么?我有些不明白了。打仗立功,本来就是有功就赏,这还需要特别声明?

果然,刘协的智商也不够用:“这个自然……但是……为何如此?”

“想要荆州子弟奋勇作战,便需要奖赏激励之。”二爷的解释的很简单。

荀爽笑了笑,拱手道:“陛下无需多虑,马公所言颇有道理,当可行之。”

“既然如此,便依马公所言吧。”刘协按下心中疑虑,双手按在膝上,“卢尚书,这道诏令,便请你斟酌后与诸公审阅后再发下吧?”

“诺。”卢植接下了最后一道诏书的誊写任务。

“今日大朝便到此为止吧?诸公?”刘协环顾大殿,见几位重臣都没有异议,总结道,“已经过了三个多时辰,各位臣工也已疲惫,就此散朝吧。其余事项,明日再议。”

群臣都是应诺,刘协在高寿的搀扶下从坐席上缓缓站起,沿着石阶一步步走下,而后甩开大袖,不疾不徐地离去。

“高公公,”刘艾急忙拉住了迟走一步的高寿,“陛下的意思是说……明日还要大朝么?”

“呃……”高寿一脸为难,“这个,我可不知道。待我问明陛下之后,自会向各位的府衙通报。”

“有劳了,高公公。”刘艾得到了回信,这才松开了高寿的衣袖。

高寿心疼地捋了捋袖子,匆匆向偏殿走去。

满殿公卿总算获得大释,一个个伸展拳脚从地上的坐垫上爬了起来,年老一些的更开始捶腰揉背叫苦不迭。

“许久不曾开过这般辛苦的朝会了……”刘虞朝刘艾笑了笑。

“四海不靖,你我辛苦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刘艾这话说得何等忠心耿耿啊!

张温笑呵呵拉起我的右手:“马大人,老夫可要期待你此行的战果了。”

“那……小侄就借张公的吉言了。”我任由他动手动脚,跟着他出了大殿,“不过……”我压低了声音,偷偷摸摸地向四下扫了两眼,“……今天似乎有些奇怪啊。”

“奇怪?”他眼皮一跳,“你说的是……”

“是王公的事情啊……”我知道自己内劲充盈,嗓门又压低了三分。

他放开了我的手,直到人群渐渐散去才说道:“王允为人太过刚烈,一旦开口便不容他人置喙,近年所施政令,有些不合事宜情况也不知撤回。老夫与多位老臣商议多日,这才决定煞煞他的烈气。”

“这就够了么?”我继续压低声音。朝廷上挖苦两三句话,又有什么屁用?小心被他暗地里捅你一刀啊……

张温嘿然笑道:“当然不够,如果可以,我希望老王能去益州接替盖勋……”

“这……能行么?”我小心翼翼地问道。让当朝三公去偏远山区当省长,实在有些难度吧。

“大势已定,老王得罪群臣过多,九卿之中已经没人站在他一边了……”他胸有成竹。

……能把九个人得罪了个遍,还有荀爽和二爷,都不愿替他说句话……王允得多厉害多招人恨啊!

17贾诩的评价

按照惯例,我将早上的所见所闻事无巨细全部告诉了贾诩。

旁听人员还有庞德与马岱。

“王允大势已去,似乎已成定局了。”小岱抹了抹嘴巴上的油腥——他们刚刚吃饱,我却是饥肠辘辘馋虫大作。

“没有人在家吗?!先给我来点吃的啊!”我捶着案几唾沫四溅着咆哮。

“给你啦!”双儿毫不客气,一脚踹开了厅门,捧着一小盘饭菜扔在了案上,还不忘抱怨道,“两位姐姐都忙坏了,你还要大呼小叫!真不会心疼人家!”

“两位姐姐?”我急忙扶住饭菜,奇道,“你什么时候又多出一个姐姐了?”

“羽儿姐姐也在忙呀!”她将我的专属铁筷子抛了过来。

我“哦”了一声,右手食指与中指微微分开,一把将两根筷子夹在其中:“双儿你真是越来越调皮了……筷子也能乱扔?”

“公子还要饮酒么?”贾羽拎着酒壶缓步而入。

“喝一杯也无妨。”我先夹了片爆炒羊肉扔进口中大嚼起来,“给德哥也添一杯吧。”

贾羽含笑向庞德倒了满满一杯:“庞二哥。”

“呃,多谢……”庞德停了一停,用了个亲切的称呼,“弟妹。”

我暗暗点头,你这个混蛋终于又肯将我当兄弟了么?

“羽姐,你就舍不得给兄弟一口酒吗?”小岱举起杯子笑道。

“切,”我朝他吐出一根骨头,“酒壶就在你跟前,你不会自己倒?”

“就是。”双儿鄙夷地朝他扫了一眼,“你也一把年纪了,难道非要劳烦羽儿姐姐才高兴吗?”

小岱讪讪地一笑,自己抓起酒壶猛灌了一口。

“爹爹不宜饮酒,还是喝口茶水吧。”羽儿换了壶茶水替老爹斟了一碗热茶,束手敛衣陪坐在一侧。

贾诩微微点头,开口道:“王允、张温与荀爽三公鼎立,已近三年,这次终于要换人了。”

“三公能有些职权,在本朝倒算罕见了。”我嘿嘿笑道。

“也是亏了何进与董卓的前车之鉴,朝廷也知道一人专权是何等危险,因此才三公议政,甚至在三公之上又加了太保与太傅,没有任何一人可以完全左右朝政,才能勉强稳定朝局啊。”他用食指摩挲着碗边的纹饰,缓缓说道,“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