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货不是马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拖欠酒钱,并没有其他。”杜畿好像十分有把握的模样。

“这就算了,”我摆手道,“想要让兄弟们跟我远赴辽东,难道还能舍不得那一点酒钱?”

“大人说的是。”张机拱手道,“属下会处理这事的。”

“不过,马上就有大战,兄弟们也不能疏忽了操练,不然到时候连马都爬不上,那我可是欲哭无泪啊。”我忖度道。

“大人不必过于忧虑,”杜畿道,“虽然公明暂时离去,但兄弟们每日早上两个时辰的操练并没有落下,只是午后常去踢球,晚上又去喝酒……”

“还真是丰富的生活。”我又笑了起来。

锻炼两个时辰后还能有体力去踢球,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战士至少在体力一项毫无问题,至于战术水平……这就得看我和程昱的筹谋了。

杜畿又禀道:“大人带来的两千三百人,是单独列出交由高顺将军带领呢,还是分入我军补充空缺?”

我忍不住皱起眉头:“你的意思呢?”

他垂眼道:“属下军职只是旅长,于礼不能……”

“我只是询问而已,”我瞪了他一眼,“旅长怎么了?古来名臣将相,有多少不是出自行伍草根?……呃,你明白草根是什么意思吗?”

他微微一怔,道:“是……卑低之意么?”

这两个字好是别扭,原本用来形容杜畿并不合适,但我偏偏想不到更恰当的解释:“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反正我想说的是,只要是好主意,就不应该在意出身或者身份官职。”

杜畿点了点头,张机的神情也有所变化。

“如果高将军允许的话,当然是将两千余人打散,补进原来的五营人马之中,剩余的一千人……”杜畿稍停了一秒,“交给高将军带领罢。”

“这个不妥,”我想也不想,直接否决了他的建议,“高顺说过,他们只会帮我一年。”

他沉吟了半晌,又提议道:“那么……就只能将原本的五个营简为四个营了。”

“只能如此了。”我点头道,“将二营的人马按建制分开,补充进入其他四营吧。伯侯你与仲德先生商量着办吧,每营至少要保证一千人。”

“是,”他想了想又道,“那……两千三百人就全交由高顺将军?”

我摇了摇头:“我会去和他商议,分出一千人交与张辽。”

“张辽?”他有些讶然,“他……大人打算让他出任营长?”

“你觉得不妥么?”我心里忽然有些凛然:杜畿与张机两位跟随我的时间已经长达三年,无论忠诚还是品性都堪称良臣,但他俩从虎豹骑初建一直都只是旅长,而后来加入的无论是徐晃、李典还是秦阵、程武、庞淯,都只是二十左右的毛头小伙,却纷纷与他们这种大叔级别的老干部平起平坐,甚至在级别上还处于上级……这样的待遇,谁会没有怨言?

“张将军固然勇猛,但其毕竟是吕布旧将,追随大人的时日不过三个月,与我军将士尚未熟稔,直接令其指挥一营人马,属下实在有些担心……”杜畿解释道。

我笑了笑:“与我军将士不熟悉?这个没关系吧?我让他接管的是高顺的人呀。”你这个理由毫无道理呀。

张机一手按在了杜畿的肩上,示意由他来讲:“大人请恕属下直言,我们不是不相信张辽将军的本事,只是担心他的忠诚,讨伐辽东乃是事关大人前途的大事,将马凉州的精锐骑兵交与张将军,是否欠缺考虑?况且……高将军也是吕布旧将呀。”

“忠诚?这确实很重要,”我点了点头,扫了一眼他们二人,“那么,将这一营人马交给你们如何?”高顺归顺我方也已经三年了,他对吕布还有什么留恋?

张机立刻摇头:“这更加不妥,除非大人有意将这一千人培养成医疗部队。”

杜畿也选择拒绝:“属下……也不是大将之才。”

哦?你们两个倒是颇有自知之明啊。

我假惺惺地叹了口气:“伯侯,仲景,你二人自跟随我以来,一直尽职尽责,我仕途不顺,有时连一点俸禄都发不出来,饶是如此……你们也从未离去,我实在很是感激。”

“大人言重了。”他俩都微微躬身,异口同声。

“你们随我最早,原本我也确实应该将主力兵马交给你们,”我剖开心腹,“但是……我的确有些担心,以我的眼光来看,你们都不是真正跃马沙场的勇将,因此……一直都只委屈你们做旅长而已。”

张机诚恳地说道:“属下原本就不适合军旅杀阵之事,大人未将一营人马交与属下,绝对是明智之举。”

“若论个人勇武与身先士卒,属下根本比不得秦、徐、李三位营长,就算与许多旅长相比,也大大不如……”杜畿更是诚恳,“或许我二人更适合为大人治理后方安抚百姓,而非随军征伐。”

我点头:“你二人能这么想,我实在很欣慰。只是如今我已经没有后方了,所以……你们只好继续随军征伐了。”

他二人都是苦笑:“属下明白,属下虽然不才,但也会戮力同心,辅佐大人平定辽东。”

33高顺的梦想

在杜畿的催促下,我亲自去找高顺商谈分割兵力的问题。

高顺表现得极其配合:“属下一切听从长公子的命令。”

“你与文远本就相识,我的意思是……分他一千兵马,你留下一千三百人,怎么样?”

“文远?”他一怔,而后点头答应,“遵命。”

我打量着他的神情,询问道:“你和他之前的关系如何?”

“属下与文远……算来相识已十八年。”

“十八年?”我稍稍有些惊奇,“你们从小就认识了?”

“是,”他承认,“我们本是同乡,文远年纪小了我两个月,自小便在一起了。”

喂喂喂,什么叫自小便在一起了?说得太基情了吧!还这么直言不讳!

“同乡啊……”我表示理解,这个时代的同乡情节是十分明显的。不然关二爷怎么只跟同属河东的徐晃以及同在山西境内的张辽惺惺相惜?

他忽然没来由叹了口气:“文远终于还是也离开了吕布……”

“你没去找他叙叙旧?”我笑道。

高顺摇头。

“为什么?”只不过两三年不见,难道这青梅竹马的感情就淡薄了?

他坦言道:“属下与张辽虽是故交,但属下由州牧大人处来此,不敢与大人所属乱攀交情,否则怕有旁人言语。”

我眉头一跳:“伯安多虑了。”其实……之前早就有人提醒过了啊。

“长公子知道属下临行之前州牧大人对我嘱咐了什么?”他沉声道。

“他……说了什么?”我迟疑道。

“属下不愿相瞒,因此不顾州牧之令……”他向西方拱了拱手,“州牧大人有令,若长公子有异动,属下可持其手令解散兵马,并禁闭长公子。”他从腰间摸出几片竹简。

“解散我的兵马?”我打了个哈哈,痴心妄想啊!“虽然我手下大半出自凉州,但跟我时日已久,他们还会听从我爹的调令?”啊呸,我怎么直接说出来了?

他嘿然道:“长公子的兵马既然出自凉州,他们的家眷自然也在凉州。”

我忽然感到背后一凉:我确实忽略了……我一直将士兵们看做一个个单独的个体,忽略了他们背后的家庭与家族。若是老马派人捎来口信,以士兵父母兄弟姐妹妻儿子女的性命相威胁……老子立刻就成光杆司令了!

“你……”我抹了抹颈后的冷汗,强自镇定的问道,“你为何要告诉我这些?”

“州牧大人空有一州,铁骑数万,所做不过安保西北一隅,属下这点本事,在他手下恐怕也没什么大用。”

“你想跟我去博取功名?”我根本不信这种鬼话:谁都知道高顺以忠义著称,他会毫无理由的就否定了对他还算不错的马腾?

他连连摇头:“功名于我有何用处?属下出身草芥,深知民众生活之苦,少时也曾想过安定天下,让万民安居乐业……长大参军后才明白这的确是个……”他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妄想!”

我听得有些糊涂:怎么,高顺原来还是个心怀天下立志为民的汉子?相比自身,我从小就想当国家元首,打个喷嚏地球都要抖三抖,放个屁全世界都要开窗子透气……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好像有些巨大?

“我入伍后面对的第一个敌人是黄巾军,”他追叙少时回忆,“没想到全是同城的乡亲,有许多人都是我从小的玩伴。”

我只能默然:黄巾军当然就是由各地的农民构成的,而各地国军征募的还是农民……同乡相残,这本来就是一件残忍的事情。

“那场仗打完之后,我杀了四个敌人,跟许多新兵一样,晚上怎么也睡不着。”他的嗓音降低了三分,“一闭上眼……漫天都是白天被我杀死的人……他们跟我一样,原本都只是乡野的农民而已……”

“连续在并州打了十几场仗,我杀了几十个敌人,也终于被丁原丁大人提拔,但是我却更加困惑。”他的模样确实有些困惑,“他们举事只是因为活不下去而已,他们有错吗?但是,我参加军队为国家平定叛乱,我有错吗?”

我能说什么?双方都没有错,都只是要活下去而已。

“我终于明白,错的不是我,也不是他们,而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地方。”他目光灼灼,却无可奈何,“是我这辈子都碰不到的地方。”

我忍不住叹气:你不会……也想推翻旧世界建立新秩序吧?这不像是一个东汉年轻人应有的思想啊。

“于是我想,既然不能安定天下,我大概还能安定一方吧?”他似乎在自问自答,“于是我跟着丁大人四处征战,想着凭我这么多战功,谋得一县令长什么的应该不成问题……却没想到丁大人刚到洛阳,就那么容易的死掉了……”

丁原是个不折不扣的杯具,但是我不清楚他怎么就这么废物,也许是因为太老吧?但是董卓也不年轻啊!入主洛阳时至少已经五十岁了,还不是照样雄心万丈?!

“于是我们并州的人马大半又跟了董卓,被董卓看中的吕布也渐渐成了我们的首领,但董卓暴行逆施的所作所为,跟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