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货不是马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月十五,正是中秋之夜,我在太守官邸举办了一场小规模的内部聚餐,既是对属下们辛苦数月的嘉奖,同时也算作为徐晃、公孙瓒、拓拔野的送行。

基本上军长旅长以上级别的人物都参加了这次聚餐,与会总人数接近五十人。

这是一场纯粹的晚宴,只是赏月、饮酒,不带任何政治色彩,我也早已同意明天休息一日,今晚的酒肉敞开供应,这些军中的汉子几乎个个抱坛而饮,场面气氛十分热烈。

城中如此,城北军营则平静了许多。我特意选择高顺坐镇军营,虽然也送来了为数不少的酒肉菜肴,但绝不能让所有的将士都酩酊大醉,否则若是有公孙度的余党贼心不死,明天直接进入军营,一步一刀,我万余精锐便会在睡梦中魂归九天。

有高顺在,我放心。

喝到后来,我竟然醉得不轻,稍一运气,胸腹间便热浪翻滚,酒气在奇经八脉之中横冲直撞,我强行去控制真气,却总是把握不得分寸。

“主公!”脸膛通红的拓拔野抱着坛子踉踉跄跄地朝我走来,“明日这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

“酸死老子了!”我笑骂道,“你真喝多了!”

“没!”他拄着酒坛盘膝坐下,一双眼眸中闪烁着亮盈盈的酒光,“属下敬主公!”

我单手抓过一个坛子,用力和他一碰:“废话不说,喝!”

“等等!”秦阵不知从何处窜了过来,“算上我!”

拓拔野一脚横扫,将他绊倒在地:“没你的事!”

秦阵这一个轱辘倒下去,一时竟然没爬起来,看来他也到达极限了吧。

我哈哈一笑,与拓拔野对举酒坛,狂饮而尽。

“还好吧?”我抹着嘴问道。

“哈哈哈!”他大笑了三声,随手将空坛子抛在一旁,脸膛鲜红,仿佛能滴出血来。

而后他咕咚一声,跌在了秦阵的身上。

7一位太守的本职工作

八月十六日,代行玄菟、乐浪太守的徐晃与公孙瓒各自举兵动身离开襄平大营。

我对徐晃放心得很,只叮嘱他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尽量保持平稳。

而公孙瓒早就是老江湖了,做官的时间比我此生的年纪还要长,官场之事轮不到我也指手画脚;而他又不算是我真正的下属,我也没资格对他推心置腹。

至于拓拔野,我也没指望用他来控制公孙瓒——说句实话,十多岁的鲜卑少年根本不可能有这种能力——我派他出去纯粹只是为了辅助公孙瓒而已。

乐浪地理位置特殊,紧靠高句丽和三韩,在前世地图上大致相当于朝鲜,因而其政治地位也极其特殊,简单来说,就是朔方郡第二,若是幽州官吏掌控力稍弱,乐浪郡就成了世外之地。不过,也由于这几年来公孙度横空出世割据辽东,乐浪郡依然还算汉人的天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公孙度也算有功于我大汉朝廷。

这样一想,我忽然想将可怜的公孙康释放出来。

于是我找来程昱,向他提起此事。

程昱一怔,嘴角露出一丝苦涩:“主公……公孙康他已经死在狱中了。”

一股寒意从我心底骤然升起:“怎么死的?!”

他吐出了两个字:“自尽。”

我看着他:“真是自尽?”

“是。”他毫不避讳地回答,“属下近日忙于清查仓库,还没来得及处置他。”

我点了点头,也吐出了口气:“死了也好,反正谋逆也是夷族之罪。”

程昱附和道:“的确,死了也好。”

我想了想,再次点头。

我杀掉了公孙度和公孙恭,怎么可能将公孙康无罪释放?!

刚才的恻隐之心,实在是莫名其妙。



五千轻骑渐渐远离,我令众将各自归位,只带了庞淯几名护卫在城外徘徊。

“有些日子没这么悠闲了。”我摩挲着追命的鬃毛,长长地舒了口气。

“跟主公行军打仗,的确很辛苦。”庞淯老实承认,“人累,马更累。”

我生在武威,于西北活了十余年,六岁开始骑马,几乎每日都有马匹相伴左右,对马匹的了解自问也算颇深,如何不清楚这件事情?

普通战马一日三百固然可以,但若是载人载物,三百里便几乎成了不可逾越的极限,而且对战马也会有极大的损伤,甚至会带来长久的负面影响。

只不过,有些时候,只有用最快速、最伤马匹的行军方式,才能取得最大的战果。

我不得不这样做。



经过半个月的整治,襄平内已渐趋平稳,新官上任的我开始了巡游辽东的本职工作。

程昱、褚燕、高顺、张辽等人政务繁忙,能有空闲陪我出游的大将便只有秦阵一人了。

可是……秦阵他拒绝了我的邀请。

“巡视郡县?”他毫不犹豫地摇头,“有人可杀吗?”

我略一沉思,也摇头:“恐怕没有。”

“你需要我保护吗?”他再问。

“你说呢?”我喷出一口白烟,向他展示我渐渐大成的内功。

于是他干净利落地做出了决定:“所以我根本没有兴趣。”

我愤怒地揉了揉鼻子:“亏你还跟着仲德先生读过几天书,怎么一点君臣之义都不懂?”

秦阵一怔,而后正色道:“主公确实要我跟随?”

他如此正经地问我,我反而有些踌躇,思考之后我才开口:“这个……还真的不是特别需要。”

他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摊开双手:“想要聊天解闷的话,庞淯就很合格,不是吗?!”

我一拳捶在他的胸口:“你就陪老婆歇着吧!”



辽东无大将,庞淯为先锋。

此次巡行所带共一百骑,除护卫旅中五十人之外,又调来了无所事事的吴石的五十士卒,十月初五,一百零一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向此行的第一站出发。

首先巡视了大辽水与小辽水之间的辽队县,这个小小的县城恰好建在了两道河水的汇合处,也是得天地之利,气候自不用说,农林牧副渔各项产业都相当发达,之前目睹了我军强渡大辽水痛揍公孙康的县长抖抖索索地将我迎入城中县衙,自己卷着被子搬入民房,却恨不得将自己妻妾女儿全部留在后院。

在好吃好喝了一顿之后,我还真的微服私访了一番,绕着县城溜了一圈马,所看到的百姓生活还算过得去,民众对现任县长的评价也相当积极;再翻查了几卷案宗,明面上也没有大问题,财物收支情况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于是我在晚餐时亲切地夸赞了他一番。

这位名叫韩通的辽西人感激涕零地向我效忠,我只是勉励他继续为民造福。

在辽队县逗留了一个晚上,我们便快马赶到了东北方向的望平县,望平再往北走,便是草原,那里是游牧民族的乐土。

而后我调转马头,南下返回,新昌、安市、汶县三个县城一字儿排开,比起辽队,这三个县的水利不占优势,但也是沃野平原,农业条件相当不错,今年雨水充沛,秋收已近,丰收在望。

汶县向西南一百余里的滨海之处,是平郭县城所在。平郭县比起之前三县,在农业之外,还能发展盐业和渔业——毕竟有近海的便利条件——另外值得一提,平郭盛产铁矿,是整个幽州东北部最出名的产铁地。

平郭向南再行三百里,直到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便是沓氏县。要我说,这个县城距离其他县城也实在太过遥远。

不过庞淯立刻拿出了辽东地图让我参考,我立刻就闭上了嘴。

当我看到地图最东边的番汗县时,才知道什么叫做遥远:这番汗县距离襄平至少也有五百里远,比起辽东,它更靠近乐浪啊!番汗到乐浪治所的朝鲜才不过一百里地而已。

当然,划分行政区域是需要考虑很多客观条件的,但无论如何,辽东郡的行政版图并不算美观。无虑县孤悬西北,中间被属国和玄菟挤压,只留下一条细细的走廊,沓氏、西安平和番汗一个比一个远,这公孙度当年也不容易啊。

我又开始佩服这个死鬼了。

“主公,有船靠岸了。”负责外围防卫的吴石忽然跑来向我禀告。

我不以为然地道:“这有什么奇怪的?”沓氏城紧邻渤海海峡,居民十有六七都会下海捕鱼,要是说没船靠岸才会让人奇怪。

“不是一般的渔船,”吴石紧张兮兮地道,“是军船。”

我立刻醒悟了过来:公孙度当时可是两路并进,陆地上横扫辽西,海路上也出兵青州攻掠东莱诸县,而且一度打得信任的青州刺史曹操焦头烂额……这说明辽东海军战斗力相当不弱啊。

“来的真不是时候啊。”我闷声道。

8丧家之犬

我登上沓氏城头,遥望海外。

此城依海而立,距离渤海只有一里余地。

渤海虽是大汉内海,也称得上烟波浩渺,一望无际。

海上时有劲风自东南而来,正是乘波踏浪的好时机。

数十艘规格不一的帆船已经临近城下,这不是渔船,是实实在在的战舰。

每艘船上即使只搭载三五十人,这兵力也已经数倍于我,即使加上沓氏城中的戍城士卒和官差衙役,也远不能相比。

但是,事到如今,兵临城下,作为辽东一地的军政最高长官,我能带领亲随弃城而走?

“沓氏有多少士兵可用?”我转身问道。

县长何伦急忙上前半步,小心翼翼地答道:“回禀府君,沓氏城小,戍城士卒共四百五十人。”

“县中差役呢?”

“当值县吏差役约四十人。”

“公孙度派兵渡海时,大约有多少船?多少士兵?”渡海时想必他这个沓氏长也应该清楚吧。

何伦的脸颊隐隐冒汗:“大小船只约有六十艘,士兵一万两千人左右。”

我微微颔首,不再发问。

一万两千人?

公孙度举兵攻打北平时,步骑不下八万,若是再加上留守各地的驻兵和这支水军,总兵力早已超出十万,对于关东总人口不过五十万的四郡一属国来讲,这十万人实在不是个小数目。之前与卢植的恶战,八万步骑损失近半,与青州曹操交战的海军也不可能全身而退,总的算下来……至少有五万士兵化为白骨。

一想到此,我心中便忍不住隐隐作痛: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