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惊讶正德的敏锐,可此时,谢宏的心中正被豪情壮志添的满满的,他不假思索的回答道:“二弟,只管安心吧,我一定会尽力的。”
“嗯,嗯,很好,很好。”正德十分满意,连连颔首:“大哥,我可等着看把京城酿成游乐场呢,哈哈……”罢,他纵马往昌平楼疾驰而去了。
谢宏抬眼眺望远方,期盼中带着点忧虑,京城,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那里的明刀冷箭,自己又能不克不及招架呢?
转头看着前面那个火红的身影,以及那身影头上飘摇不定的羽毛,谢宏感觉心里有点没底,自己好容易找到的靠山,实在是不怎么靠谱。
Ps。不消鱼,兄弟们也看出来了,换地图了,呃,或者第二卷结束了,接下来就是京城的故事了,应该会很有趣的,也请大家继续支持俺吧
更多到,地址''
' '
第159章 京城时评
正德元年的正月,注定是个不让人消停的月份,不单是宣府镇,京城也是一样。'Hao '
在这个时代,最快的传讯体例就是驿马,可流言传播的速度也丝毫不弱于驿传。宣府的急报这边刚到朝中大人们手上,另一边皇上微服出巡,驾临边关的消息就已经在京城里传开了。
其实在这之前,皇上离京出游的流言就已经在京城流传了很久了。
从正月初一开始,这流言就从各种渠道传遍了坊间巷里。随后,京城便四门紧闭,戒备森严起来,这不单没起到控制流言的作用,反倒成了流言的佐证,若不是皇上真的不在京师,朝廷又怎么会有这么大反应呢?
于是,原本的流言酿成了各种言之凿凿的消息,到了月中时,另一条来自宣府的讯息又传到了京城,皇上到了宣府和鞑子再次入寇,这两条消息加在一起,马上在京城里引起了恐慌。
更有那消息灵通的,还从礼部得知,是朝鲜的使臣从国内得了消息,是土木堡的惨事重现,现今圣上已经被鞑子抓去了,并且鞑子还向朝廷索要十万两黄金云云。
事后礼部的官员们却是寻了那朝鲜的使臣,问出了实情:他们其实不过是人云亦云,然后加以阐扬,什么来自朝鲜国内的消息则纯属诬捏。
可这流言终究还是散了出去,各种消息满天乱飞,让人无所适从,若不是京营戎马尽在,五城戎马指挥司又控制得力,京城会产生什么骚乱也未可知。
实际上无论是官员还是苍生,没人喜欢骚乱,好好的过日子多好。所以,经历了这些事之后,月末的这次传言就额外的让京城苍生觉得安心了。
传言中,皇上微服出巡不是为了玩乐,而是为了视察边关,是为了指导边军更加有效的抗击鞑虏的侵略,并且鼓舞边军的士气,十足圣君的作为。
对此,很多人都觉得无法置信,皇上明明就是去年五月刚刚即位,到了正月这才十五岁,哪来的那么高瞻远瞩的眼光,居然什么会去巡视边关,并且还指导防务?
别现今圣上,就算是孝宗皇帝生前,对边关军务那也是一窍欠亨的,若是没有朝中的贤臣良将们辅佐,光靠皇上怎么行呢?
故老相传,本朝开国太祖立国之时,便定下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没有士大夫们的辅佐,单靠皇上,是不成能有什么作为的。
也就是边镇那偏僻处所的人没见识,咱们京城的老少爷们可没那么好糊弄,皇上八成是去玩了这是京城消息最灵通的处所,宫里那点谁还不知道?
现今皇上又爱玩又不爱书,整天只会走马狩猎,再不就是吃喝玩乐,其他事什么都不会,更别提朝中的大事了。
朝野间都,若不是大学士们尽心辅佐,朝臣们也都呕心沥血的规劝,以现今皇上那性子,长大了就是个昏君,不把大明天下搞得乌烟瘴气都不算完。就这位皇上还能去干什么正经事吗?还巡视边关呢,别胡扯了。
虽然暗示不屑的大有人在,可是喜闻乐见的人还是很多,倒不是大伙儿对皇上突然有了信心,或者对士大夫们有什么怨言,孝宗皇帝留下老臣都在,朝中正是众正盈朝之时,谁又能有什么埋怨,又有什么可埋怨的呢?
只不过,大伙儿之所以喜闻乐见,也是有原因的,这次传言的体例跟畴前大为不合。
传言中得有板有眼,跟真事儿一样,是皇上到了宣府城,先是明查暗访,寻到了蛛丝马迹,然后被贪官们发现,结果贪官们不甘于伏法认罪,却是孤注一掷、铤而走险,竟然想行谋逆之举。
固然,邪不堪正,所以这些跳梁丑的可耻行为固然是不会得逞的,皇上率领着身边的护卫,和他在宣府结识的侠义之士挫败了仇敌的阴谋。而其中的曲折离奇、惊心动魄之处,那也是扣人心弦的。
原本这也没什么特殊的,上次传皇上被鞑子抓去时,也是的很形象,更有不甘寂寞的朝鲜使臣横插了一杠子,连赎金数目都的跟真的一样。
可这次的事情却大为不合,也不知哪家茶社第一个想到的体例,居然把传言跟评书结合起来了。
畴前茶社里也有人书,好比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之类的话本就经常有人,可自从宣府镇那里的新式评书风传到了京城后,京城里就掀起新式评书的热潮。
京城这样的处所,才干高绝之士不知有几多,所谓新式评书,只不过换了一个评述的体例和套路罢了,哪里难得倒人?很快,除宣府流传过来的段子之外,很多新段子就应运而生了。
不单是三国、隋唐,就连前宋的诸多风流人物,也都被人编了故事评,更有甚者,还有人把上古商周时代的轶事加以整理,然后编成了神话故事,其中各种飞天遁地,灵宝神通更是让人线人一新,神驰目眩,书名曰:《封神演义》
其间种种精彩自不待言,就算是当初掀起新式评书风潮的谢宏都没有想到,在他的影响下,封神演义居然也提前问世了,并且比后世他看见的原著还要精彩很多。
结果正月末的这次传言,很快就被人改编成了新式评书,还起了贴切的名字,叫:时评。就是时事评论的意思。
这回好了,以前些捕风捉影的消息被成是嚼舌根,甚至可能被官府科罪为造谣,听的人还不一定会信。现在好了,不信?可以去茶社里听时评要知道,书先生们把新段子的名字都起好了。
评皇上明察暗访,跟贪官污吏们斗智斗勇的,就叫《圣君微服私访记》,多贴切的名字。
另外,据皇上不单结识了诸多侠义之士,还结识了多位红颜知己,并且已经海誓山盟,私定终身云云……其中花前月下,柔情蜜意的各种旖旎风光,还真是让人遐想无限。
关于皇上和他结识的红颜知己,也有新段子专门述,名字更贴切,就叫《游龙戏凤》。
这两个不过是最出名、最受欢迎的,还有更多的段子在坊间流传。
好比边军将士受到皇上的鼓舞,与仇敌浴血奋战,最终杀得鞑虏大败溃逃的传说风闻,就有人写成了话本,以其中某个普通军士自述的体例,将那段奋战的日子再现了出来,名字就叫做《激情燃烧的日子》。
于是,这样的一个个极为精彩悦耳的故事便在京城流传开了,京城苍生对皇上的印象突然清晰起来:皇上虽然还是个少年,有的时候会沉湎于玩乐,可却是个很亲切的皇帝,就跟自家那个爱拆台,可是却很可爱的儿子一样。
有了这样的印象,随后而来的一系列消息就显得更加真实了。
因为边关将士们士气大涨,所以,诸如短短数日内,边墙内外大百余战,皆胜,斩首跨越两千这样的消息也显得不那么匪夷所思了。
因为要庆祝这样的胜利,皇上在宣府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也一样显得顺理成章。
至于那些贪墨立功将士军饷的贪官污吏,自然是死不足惜了,在舆论的引导下,京城苍生对这些贪官污吏的痛恨,其实不亚于宣府的苍生。
大伙儿都琢磨着,若不是边军的奋战,也许这次还真的会重演土木之变也未可知,谁知道那些鞑子怎么就那么巧,偏偏赶在圣驾到了宣府的时候入寇呢。
看到这样的舆论风向,自然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要最忧愁的那个人,就莫过于顺天府尹黄宇黄大人了。
有官谣:前生作恶,今生附廓;恶贯满盈,附廓省城,以此类推,黄大人觉得自己前世一科罪恶滔天了,至少也是董卓、曹操那个水准的,否则怎么会摊上顺天府尹这个附郭京城的位置呢?
这个官位是正三品的大员,权限不,还有上殿面圣的资格,好像很了不起,可是谁当了这个官谁才知道,其中滋味又怎么是一个苦字能得完的?
旁的不了,就今年正月吧,黄大人连大年初一都没闲着。大过年的,又天寒地冻的,好容易比及祭天仪式结束了,黄大人前脚刚进家门,后脚大学士们的命令就跟来了:京师戒严,要顺天府全力配合。
黄大人虽然是京官,但实际上离着真正的核心阶层差得远着呢,皇上偷跑这样的消息他自然是不知道的。所以,听到这样的命令,他那时就懵了,这大正月的,朝廷搞的是哪一出?
不明白归不明白,朝廷的谕令还是得执行,黄大人无奈之下,也只好离开温暖的家,回到了冷冰冰的衙门,然后带动起衙门里的人手,开始清查户籍、镇压地面,严防流言滋生。
可是流言之所以为流言,就是这工具难以禁绝,尤其又是在京城这样的处所,人口多,各种千丝万缕的关系又让人无从下手,就算是街头上随便抓来一个人,都有可能是朝中大人们的子弟或者下人,黄大人一个府尹又能如何呢?
光是这样也就罢了,最可恶的是,日前抓了几个散布谣言的外地人。开始的时候,没人来认领,黄大人自是很高兴,这几个人着半生不熟的官话,长得又猥琐,一看就不是好工具,正好拿来杀鸡儆猴。
可没等用刑,认领的人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