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弄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调动并且离京城最近的,只有蓟镇的戎马最为可靠,宣府镇的戎马却是能调动,可是现在谁还不知道皇上在宣府深得军心民意?调来后,会不会临阵倒戈都是个问题。若是再远的,那花费的时间就长了,变数也更多,实不成取。
    可是,单凭蓟镇的戎马能否攻下京城,这事儿几乎没有什么争论的余地,肯定是攻不下的。边军被驱使责进攻京城,自己就不会有什么士气,兼之谢宏又安插了机关陷阱,那结果就更加不消了。
    蓟镇的戎马顶多也就起个威慑的作用罢了,要靠他们成事谈何容易。就算真的不怕天下骚乱,也得拥有足够的大义名分才行。
    但拥立藩王这样的事,以士人们的效率,恐怕先得商讨上三五个月,然后再策划个一年半年的,最终才能有个足以平衡各方利益的计划…
    出炉,要不怎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呢?
    除学和技校,常春藤书院中还有个不知所以的研究院,虽然不知道具体是做什么的,可想来会比前面两个更高明吧?比及三五年后,那书院中的人才涌现,到时候……
    难不成千年儒家会被就此倾覆?想到此处,李东阳只觉心神摇曳,遍体生寒''
    '  '
第351章 又出坏招了
    第351章又出坏招了
    “李阁老,你也没必要太过忧心,那谢宏是得了高人在背后指点也好,又或是天纵奇才也好,他谋略虽高,但之前也不过是朝中各位同僚没有加以重视,行事失于轻率,这才让他占得上风。''如今诸人都已然警醒,想必日后也不会轻易为他所趁,来日方长,他日自有他授首付诸之日。”
    张升见李东阳眉宇深锁,脸上神色更是凝重,也是出言相劝,他话里虽是不无轻视之意,但却代表着留在朝中的大大都人的想法。
    有明一朝,士大夫们被打压过不止一次。
    太祖朱元璋虽然文化水平很低,也被士人忽悠着定下了很多有利于士人阶层的政策,但从本意天良里来讲,他是想要打压官僚阶层的,非论是剥皮添草的肃贪,还是削减官员们的俸禄,无不体现了他的魄力和决心。
    而永乐朝的成祖皇帝更是受过教育,阅历丰富,是个手段和魄力兼备的猛人,坐上龙椅后很快就把士大夫们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明朝清流骂皇帝很有名,可有几个敢骂朱棣的?跳出来之后只有一个下场,廷杖打死!永乐朝的文臣清名不显,就是因为这个,皇帝太强势了,谁骂谁死,谁还敢找死?
    朱棣要迁都,朝廷中更是向炸开了锅似的。
    江南人杰地灵,更有金陵风月让大伙儿流连,谁能舍得离开这么好的处所,去北方那苦寒之地啊?何况皇帝还说要天子守国门,天啊!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大伙儿都是万金上下的身家,哪能去做这么凶险的事情呢?
    可尽管没一个文臣赞同此举,可朱棣还是强行迁了都,大臣们也只能跟风月无边的南京挥泪而别了。
    更别提其后的屡次亲征之举,和广为文臣诟病的宝船下西洋了。每进行一次,否决意见都充满了朝野,可皇帝不听,文臣也只能动动嘴皮子罢了。
    比起这二位,其实正德的举动算不得什么,至少他没迁都去宣府不是?
    正德的强势也不算什么,就算是他完全控制了京城的武装力量,充其量也就几万人马罢了,比起九边重镇和各地卫所,这点军力完全就不敷看,跟开国的那二位掌握的力量完全不成同日而语。
    可是,就算是开国的那二位牛人,其实也没有笑到最后,士大夫们的韧性十足,对不一样的皇帝,他们有各种不合的策略。
    对朱元璋,他们主要是忽悠,因为对方文化水平实在不敷看,哪怕是认点儿死理,大伙儿也能继续捏着鼻子把他忽悠迷糊。
    朱棣比较难对,可他却有个弱点,太喜欢御驾亲征了,那大伙儿就投其所好,概况上否决,背后却帮他把一切准备工作做得妥妥铛铛的。等皇帝勇敢的去亲征了,文臣们就可以在京城内自在安插,兼忽悠太子了。
    一招鲜吃遍天,这招好用啊,用完一次还能用。英宗皇帝跟外朝不亲近,宠任太监,大伙儿一样给他忽悠到土木堡去了,然后把支持皇帝的中坚力量一扫而空,之后不就是士大夫的天下了吗?
    对强势皇帝,其实士大夫们有的是体例,皇帝是孤家寡人一个,只要削弱其身边的近臣,那就可以完全把皇帝掌握住了。
    弘治就是很典型的弱势皇帝,也正是因为有了弘治这个前例,朝臣们才一时间没适应过来正德的风格。自正德即位以来,文臣们用的都是昔时对弘治的套路,想着既然能炮制出来一个听话的圣君,依照同样的体例,固然也可以炮制出来第二个。
    很可惜,事实证明了,不与时俱进,就只能被时代淘汰。前世的历史上,他们就被正德打了个措手不及,被压制了很多年;这一世有了谢宏搅局,虽然让他们提前有了戒心,甚至做好了准备,可依然是一败涂地。
    说到底,还是对仇敌的预计不足,因而采取的策略失误,最终致使了一场惨败。
    可现在不合了,大家已经有了足够深刻的教训了,固然不会继续沿用老套路,只要改弦易张,用对成祖和太祖的策略对正德和谢宏,想必就不会出什么意外了,以柔克刚,这可是士大夫们的拿手好戏。
    张升说的话和想法,李东阳畴前也有过,并且以此劝说过刘健,可现在他的想法改变了,完全没法和张升一样乐观。
    那些策略或者说阴招也许能给敌手带来很多麻烦,可只要没法完全解决敌手,那么可以预见的是,将来以儒家门生为主的士人阶层很可能被完全倾覆,这个时期可能是几十年,也可能是十几年,甚至更短也未可知。
    令他苦闷的是,虽然很快会晋身首辅,可是他的威望反而不如畴前了,因为以谢迁为首的江南士人对他的仇视,也是因为他韬光隐晦、明哲保身让很多清流不屑。
    所以,他的话说出去也没人听,听了也不肯相信,就如同眼前的张升一样。大大都的士人还沉浸在往日的辉煌,以及久长以来的高傲之中,即便吃了大亏,也不会从把那个书院太过当回事了。
    之前会以书院为罪名,主要是因为书院教学的工具冒犯了士大夫的颜面,奇淫技巧那些工具可是被圣人斥之为小道的,怎么能堂而皇之的摆出来,还公传天下呢?
    但说这书院能够教出来封阁拜相的贤臣,那就没人相信了,定国安邦之道是多大的学问,哪是不读圣贤书的人能够略窥一二的?
    张升苦劝半响,见李东阳依然愁眉不展,也自觉无趣,干脆不说话了。对李东阳时常的杞人忧天,张升是很不以为然的,只不过对方地位越来越高,他也欠好把这种情绪表lù出来罢了。
    “李阁老,张部堂,詹事府的杨廷和杨大人求见。”对坐无言间,有李府的下人上来禀报。
    “哦?快请杨大人进来。”李东阳眉头一动,有些讶然。
    杨廷和的身世跟李东阳很相似,两人都是世家之后,少时也都有神童之名,入朝之后,也同样以善谋著称,甚至连日前在逼宫之事的选择上都一样,两人都是韬光养晦,yù置身事外。
    虽然畴前没什么交往,可相交贵在知心,李东阳甚至知道杨廷和之前策划了翰林院和国子监的请愿事件,觉得对方行事和自己一贯的风格颇有契合,心中还是很有些知己之感的。
    在如今心事无从诉说之际,乍闻杨廷和突然造访,李东阳心中颇有几分欣喜,在杨廷和进门的时候,他甚至起身向前迎了几步。
    张升原本是不筹算迎接的,双方身份摆在这里,杨廷和虽然曾经身为帝师,品级也不低,可究竟结果也不过是个没什么职权的詹事罢了。
    虽然在新皇即位之后,杨詹事很可能有奔腾的一天,可如今皇上已经跟外朝完全撕破了脸,他还会顾念这些旧情?要说帝师,刘健和谢迁也一样是帝师,还不是……
    可既然李东阳这个阁老起了身,他也无奈跟着站了起来,心中对杨廷和也不由生出了些恼恨。
    “李阁老,张部堂,怎敢当二位大人的迎接,廷和实在愧不敢当啊。”杨廷和虽然才名不小,可也没表示出来什么桀骜之色,见二人相迎,急忙施礼辞谢。
    “无妨,无妨。”李东阳对他看重,自然不会以身份自居,挽着杨廷和的手一番寒暄之后,这才问道:“介夫怎么有空到老夫这里来?”
    “李阁老,您还没有收到消息么?”杨廷和愕然反问。
    “介夫,外间又出了什么变故吗?”张升心头一紧,如今乃是很是之时,任何小事都不克不及忽略,谢宏那个jiān佞的招数往往都是从小处开始的,好比台球,再如棒球……
    “候德坊向京中各家大茶坊都派驻了说书先生,然后开始宣讲时评了!”杨廷和也顾不得喝茶,待奉茶的下人一出门,他便急急的说道。
    “时评?他们不是一直都在讲么?”其实要不是候德坊是谢宏搞出来的,再剔除失落谢宏的那些sī货,嗯,好比书院、联赛什么的,张升tǐng喜欢那个时评的,虽然最初的时候文辞有些粗鄙,可故事的内容蛮有趣的,老头经常在无聊消遣的时候听。
    他这个礼部尚书没事都喜欢听呢,何况是普通苍生了,现在谢宏既然控制住了京城,搞扩张也是顺理成章,这事儿有啥好大惊小怪的?
    “张部堂有所不知,这一次他们讲的不可是那些琐事,而是朝堂上的政事!”杨廷和沉声说道:“包含皇上和谢宏在甲子园的奏对,以及日前的朝会,甚至还有所谓的雷火之夜的事变,他们都拿出来讲了。”
    “啊!?”李、张二人都是大惊失色。
    朝堂中和宫中的事情会流传到民间,其实不是什么稀罕事儿,有的是士大夫故意放风声出去的,有的是无意间走漏的。京城中多有士人们的故旧,消息传出去也是很正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