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魂断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晚更新完毕!各位端午节快乐!

第19卷 862章:无需多言

    李景隆沉着脸,脸上怒气大盛,显然已经忍耐了很久,不待瞿能把话说完,便挥手截断了他的话头道:“瞿将军无需多言,北平乃是燕贼必求之地,如此这般正是想让我等分兵,一次好利用北平城楼之坚固将我等一网打尽,善用兵者,以虚为实;善破敌者,以实为虚 。实实虚虚,必走华容,燕贼狡猾,我等岂能让他『迷』『惑』!瞿将军不必再言语,本帅已决定,大军今日三个烧饭,五更出发赶往北平!“

    这时一旁的平安上前道:“大帅,依我看,如今圣上要对付的乃是燕王而已,而非区区一个北平玩偶之地也,北平正是有燕王在,才能显出我等大军讨逆的所在,若是燕王一旦战死,北平必定人心打『乱』,到时候朝廷大军压境,北平唾手可得,如今难得燕贼倾巢而出偷袭大宁,此乃天赐良久,大帅还是小心谨慎的好!“

    “哈哈哈,平先锋此言差矣,北平乃是燕贼的根本所在,一旦北平失守,燕贼将不在是燕王,而是宋时宋江之流,不成气候,正是北平在,燕王才是燕王,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若是北平在手,燕王死不死都不足为惧!”

    平安急道:“大帅,这……?”

    平安所属李文忠生前的旧部,故而李景隆多少要给点面子,见平安还要说,急忙挥手道:“平先锋无需多言,朝廷命本帅为伐燕大元帅,本帅自有主张,这分兵是断断不可!诸位难道不知耿炳文三十万大军,若不分兵,岂能被燕贼断其粮草,打败于真定!难道诸位还想本帅也步长兴侯耿炳文的后尘不成?让燕贼各个击破?“李景隆说道这儿,一双星目一一在众人脸上扫过,见众人无人反驳,脸『露』出得意之『色』,略一沉『吟』,朗声说道:”现今我大军五十万,十倍于燕贼,正是合围之时,断然不可分兵,我李景隆身为伐燕大元帅,心意已决,立即出兵,围困北平城,若是胆敢再有言分兵者,杀无赦!“

    众人听得心头一震,唯唯诺诺不敢再言语,唯独平安和瞿能相视一望,面『露』失望之『色』。

    见众人神『色』恭敬,李景隆大感满意,登时意气风发,立即喝道:“传本帅号令,着左都督前都督李增枝为讨燕贼先锋,率领大军直奔北平!“

    “是!“众人齐声应命。

    众人出了行辕,各司其职,负责调度兵马,五十万大军兵马粮草武器一番调度,直到黄昏时分,方才调度完毕,大军浩浩『荡』『荡』的犹如一条长龙看不到头,也看不到尾巴,直扑北平。

    日落西山,大地昏沉了起来,北方的寒风一阵一阵的由西北方慢慢拂来。

    李景隆骑着高头大马意气风发,大军行走了一天,终于跨入了北平地界,日落黄昏的余晖之中,永定河卢沟桥上的一百四十条望柱,六百二十只各『色』的狮子仔,正龇牙咧齿的望着眼前的这条长龙,李景隆望着这条金朝大定二十七年(一一八七年)开始修建石桥并无一兵一卒,回过头冲着瞿能、平安一干武将笑道:“看来,燕贼当真是无能为力了,连通往北平的唯一石桥均无一兵一卒,如此良机,真是天助我也!”

    瞿能、平安等几位都督听了只能相视苦笑,唯独前面的李增枝满脸笑意,这时勒住马缰,走了过来,嘻嘻一笑道:“大帅,你可知这卢沟桥和我朝军师刘伯温之间还有一段故事呢?”

    李景隆素知自己的这个弟弟平日喜好搜集这些古怪传说之类的异志小说,听他这么一说,心中也有些好奇,道:“是吗?不知是什么故事,二弟不妨说来听听!以解军途乏味!”

    李增枝本来就有意在众人面前显『露』一番,听了号令,那里还忍得住,急忙说了起来。

第19卷 863章:卢沟桥的传说

    五十万大军长龙一般自卢沟桥上穿过,李景隆见待大军过桥少说也要个把时辰,这个把时辰有一个故事听听也不错,更何况这故事还关乎开国元勋刘基,刘伯温,这让李景隆更加感兴趣。李景隆虽一向目中无人,开国元勋之中,武将里除了徐达、常遇春、自己的父亲之外,文臣之中,唯独这个刘基他还算瞧得起,没想眼前这个毫不起眼的石桥,会和刘伯温有关?一时好奇心大起,忍不住催促起来。

    李增枝老早在一旁蕴量,听得李景隆的催促,嘻嘻一笑道:“不急,不急!且听小弟慢慢说来!”

    李景隆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李增枝倒也不生气,嘻嘻一笑,这才开口娓娓道来: “

    刘伯温和姚广孝,打赌画北平城图以后,姚广孝心窄气量小,一赌气当和尚去啦,咱们不提姚广孝吧。单说大军师刘伯温,他是个另有心思的人,只是一心一意地修建这个“八臂哪叱城”样子的北平城。刘伯温想:修八臂哪叱城,这是一定的了,可是这苦海幽州的孽龙,究竟降得服降不服呢?这叫这位能掐会算的大军师为难啦。刘伯温盘算了一天又一天,后来知道了房山县上方山上,有三块得道一万年、五千年、一千年的大青石,专能降龙伏虎。

    刘伯温自己一个人想:如果把这三块“神石”弄一块来,一定能降服得了孽龙。他又想:这三块神石,如果把那得道一万年的“大青石”弄来,这苦海幽州的孽龙,就永远不会捣『乱』了,永远不会翻身啦。刘伯温又想:这么重的石头,又有这么大的“道行”,怎么弄到北平城来呢?这得想法子,得用软、硬两样方法才行。不说刘伯温想什么法子,单说上方山上的大青、二青和三青,弟兄三个在刘伯温想主意的时候,就知道刘伯温的计谋啦,大青说:“反正我不去,我在山里多么自在!”二青说:“我也不去,歪鼻子刘伯温支使不动我,我也不听他支使!”三青说:“谁愿意去呀?就怕歪鼻子弄什么厉害的手段哪!”大青愤愤地说:“歪鼻子来了再说!”

    再说刘伯温盘算好了要搬这三块神石以后,就打点了两套主意,一套是预备了香花神礼,带上随从,去用“礼聘”的样子,请神石下山;另一套,是袖子里的计谋,他早搬来了许多“天”兵、“天”将,藏在袖子缝里,为的是吓吓大青、二青、三青,让他们乖乖地下山。刘伯温打好这个主意,布置了一下,就带着一批随从,浩浩『荡』『荡』的去到上方山“请”神石,他们离开了北平城,直往西南,过了卢沟渡口,就直奔上方山啦。

    刘伯温这位大军师,到了上方山的山根底下,把平常的大军师威风收起来啦,老老实实地来到了三块神石的前面,摆好了香花神礼,恭恭敬敬地说:“三位神石在上,我刘伯温奉了皇帝的旨意,来请三位神石,驾临北京,少不得皇帝要封你们镇国大将军哩!”大青稳稳地躺在那里,一动也没动,二青、三青看了一眼大青,想:大哥既然没动弹,我们弟兄也就不用动弹啦。刘伯温一看,香花、神礼都送给你们啦,你们一动也不动,这真太叫人难看啦,叫你看看大军师爷的厉害!

    刘伯温低低地对袖缝里的“天”将说:“有劳诸位,把这三块混账石头,给赶到北京城去,皇帝一定要加封你们!”“天”兵、“天”将应了一声,就飞出了刘伯温的袖子缝,摆刀、枪、剑、戟,上前围住了三块神石,喝令三块神石,快快进北京!大青仍然一动不动;二青被这些“天”兵、“天”将威吓得不能不动弹一下,它摇了一摇;三青是抵抗不了刘伯温请来的这些助威的,只好分别两位哥哥,随刘伯温下山去吧。

    刘伯温知道自己也搬不动大青、二青的,有了三青,也就可以交了“皇差”啦,就带着随从,赶着三青,下了上方山,直奔北京去啦。

    不提刘伯温赶着三青奔北京,单说刘伯温过卢沟渡口的时候,卢沟渡口的龙王,早接到苦海幽州龙王的儿子龙公的信啦,他们商量怎样拦阻三青进北平,他们商量妥了一条计策:在卢沟渡口上,修一座“蝎子城”,等刘伯温赶着三青过来的时候,就让蝎子把三青螫在这里,使它不能进北平。他们商量好啦,就先修蝎子尾巴——卢沟桥,一夜的功夫,卢沟桥修成了;他们再修蝎子身子,这就是在卢沟桥东面的“肥城”,肥城东门外的两口井,是蝎子的眼睛,再东边一点,南北有两座小土山,是蝎子的两只大前爪。

    蝎子城修成了,刘伯温赶着三青也到啦,他的随从报告他:“回禀大军师爷,卢沟渡口,咱们来的时候,还没有桥,现在不但有了长长的石头桥,桥东边还有一座城,请军师爷查看查看!”刘伯温听了这话,心里暗暗地吃了一惊,赶紧催马过桥查看,看出了这是蝎子城,这是对三青进京有妨碍的,可是没法子,走吧,刘伯温装出镇静的样子,说:“没什么,咱们过咱们的桥。”他又驱赶着三青往前走,三青刚走到桥西边,就一动也不敢动啦,刘伯温一方面暗地里叫“天”兵、“天”将催三青走路,一方面说:“三将军快点走吧,过了河就快到北平城啦!快受皇封啦!”

    三青没法子,只得哧溜哧溜地往前挪,好容易蹭过了卢沟桥。过了卢沟桥,刘伯温想:不要穿城,不要走蝎子脊背,那是危险的!他就驱赶着三青,绕走城南,刘伯温以为躲开了蝎子身子,三青就不至于被螫死了,没想到蝎子尾巴斜着甩过来,一钩子就把三青螫得永远不能动弹啦。刘伯温看了,叹了一口气:“唉!北平城虽然不见得闹什么水灾,这卢沟渡口的两岸,可怕保不住啦!”他也就只好重新打算治孽龙的法子吧。

    肥城南面,从打有了一块青石头以后,老百姓就传说了这么一个大青不动、二青摇、三青走到卢沟桥的故事。

    李增枝娓娓道来,李景隆和平安、瞿能三人听得倒也过瘾,就这会儿功夫,长龙一般的大军也全部跨过了卢沟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