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岁。不劳师兄了,冬哥儿还小,再说锦瑜也舍不得。便是拜了师兄为师,我们也没打算劳烦师兄养冬哥儿。师兄只管布置课业便可。”
“我倒是无所谓。只是我这个师傅是不是当的太轻松了。将来你当师傅那天,我可是打算把孩子整个托付给你的。”元寒耸了耸肩,不咸不淡的说道。“师兄所托,定然竭尽全力。只是冬哥儿还是不能交到师兄手上,我母亲极疼冬哥儿,简直把他当成了宝。一日不见,便想的紧,待到了冬哥儿启蒙之时,不如师兄搬到府上小住。”
“也好。”元寒点头。
师兄弟两个便算是把冬哥儿的事定了下来。
无尘听的简直恨不得冲上去扇他们两个耳光。那是他的徒孙啊,没人问过他,也没有理会他,便这么定了下来。他的面子何在啊,师颜何在啊?“你们两个混小子,给我滚。滚的远远的。”
显然二人听骂听习惯了,任由无叫嚣着,其间盛钰还出门叮嘱锦瑜准备午膳。
午膳显然是按了无尘的喜好准备的,美酒佳肴,无尘吃的欢喜,对于两个碍眼的徒弟,只当摆设。无尘为长,他执意让锦瑜入席,锦瑜推脱再三,可是无尘坚持,最终盛钰点头,锦瑜也便抱着冬哥儿坐在了席尾,其间,无尘只和锦瑜说话。
从娘家问到婆家,从锦瑜幼时问到如今。
锦瑜答的小心翼翼,生怕被无尘套出什么话来,那简直就是惊骇世俗了,好在无尘似乎只是刻意给两人徒弟难堪,问的都是些无关痛痒的。
唯一让锦瑜觉得为难的,便是无尘问她,当初怎么有勇气嫁进盛家?
这问题一出,别说盛钰了,便是元寒似乎也颇感兴趣,放下筷子,手执玉杯,状似无意的竖起耳朵听着。“师傅,不管当因锦瑜为何点头,都是过去的事了,师傅何必在意?”盛钰开口替锦瑜解围,只是无尘依旧满心怒意,理也不理盛钰,只含笑望向锦瑜。
“是不是那小子逼你?你和我说实话,我来帮你教训他。”
锦瑜哭笑不得。
想不通明明只打算带着冬哥儿来让盛钰的恩师看上一眼,怎么弄到最后,无尘似乎十分‘中意’她呢。“师傅多虑了,盛四少是什么人?在我们长安城,提起他来,姑娘们无不脸红。想嫁进盛家的姑娘无数,只是盛家门第高,盛老夫人眼界也高,久也选不中罢了。我能被盛老夫人选中,那可是天大的好事,我哪有摇头拒绝之理?师傅也知道,我的娘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突然这么一桩好事砸到头上,别说不会拒绝了,便是我摇头,嫡母也会绑了我上花轿的。既然结局已定,我何苦为难自己,倒不如高高兴兴的嫁到盛家……然后我发现,阿钰确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
锦瑜有些忸怩的说完,赶忙低下头来。
他生怕无尘看出什么异样来,毕竟她这番话,哄一哄旁人还可,锦瑜不敢保证无尘是不是早已推算出了什么,可她总不能当着元寒的面,说她和盛钰早已定情吧。这种事,说出去简直是贻笑大方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才是合该走的程序。
“你嫡母似乎有些贪心,不过有时候贪心也不全是坏处,因她贪心,成全了你和盛钰。她这心贪的……你倒也不亏。”
“师傅见解独到。”锦瑜轻声赞了一句。
想必是这句赞让无尘高兴了,他终于拔冗看向两个徒弟……“饭也吃了,酒也饮了,我们是不是该说说朝局了?你们打算怎么压制秦家?怎么让那二皇子彻底断了争储的心思?”
☆、第四百五十八章 锋芒
第四百五十八章锋芒
若不是了解无尘的身世,知道他乃出自前朝阮氏一族。锦瑜会被无尘一句轻飘飘的话吓死……这口气!不知道的,以为他是何等皇亲贵戚了,竟然动辄便说起国之储君。
可了解了阮氏,无尘这些话,在锦瑜听来,却又再正常不过了。她在家中时也时有和盛钰提起朝局,不过都是关起门来,当成闺中趣闻来听,如今置身几人中,尤其只她一个女子,锦瑜的感觉很奇妙。无尘话音落下,盛钰和元寒都没有开口,无尘扫来扫去,竟然将目光落在锦瑜身上。“锦瑜丫头,你先说说?”
她说?说什么……锦瑜迟疑的看向盛钰。她倒不惧开口,只是她和盛钰关起门来说的那些话,可以当众说吗?无尘她倒不担心,毕竟是盛钰的师傅。可是元寒?这人给锦瑜的感觉始终称不上好。可若是他是恶人吧,他似乎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这次秦氏顺利上位,高家彻底崩塌,还要感谢他呢。
盛钰轻轻点头,示意锦瑜可以开口。
锦瑜想了想,这才轻声开口,她怀里抱着冬哥儿,小家伙窝在锦瑜怀里睡的正香,本该唤奶娘抱去厢房睡的,可是屋中氛围,让她不便开口,锦瑜低头看看儿子,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冬哥儿身上,明明暗暗的,仿佛时光在跳跃般。她不由得轻叹,觉得时间过的真快,如今回想来京的一路,仿佛尤在眼前,可不知不觉间,已经一年有余。这一年间,发生了很多事……
如果当初入京前,她是个见识浅显的姑娘。如今,却也算有几分见识了。关于京中局势,她虽不敢夸口,可也能说出几分来。“我一个女人家,朝局可是大事,实在不敢非议,师傅即问,我便说一说我心中所想。女人家,总有些小心思,一家之见,师傅勿怪。
要我说,不管将来谁承大统,只要百姓有好日子过。只要朝局明朗,官员们不舞弊,不拉帮结伙,一心为百姓谋福,便是个好皇帝,百姓交口称誉,必定青史留名。”
无尘点点头。“话虽白了些,可确是实话。”
“可若想做个明君,必定不能为亲情羁绊。如果生在平常人家,亲情自然十分珍贵,可生在皇家,说亲情,便显得虚了些。为人君者,当识善恶,辩忠奸,宁听谏臣骂,不听馋臣赞。可若要做到这一步,不仅为君者要明事理,辩奸臣,还要外戚势单。不管是以前的高氏,还是如今的秦氏,都权势太过了。所谓忠言逆耳,他们根本听不得一句忠言,行事只随已心。臣强,则主弱,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话说到这里,锦瑜顿了顿,其间的道理,很多她都没和盛钰说过。
盛钰脸上神情十分平静的,似乎在深思锦瑜的话。
一旁的元寒唇角含笑,看了一眼锦瑜,目光中似乎有些惊疑。许是没想到一个姑娘,能说出这样的道理吧。这道理,其实算是有悖伦常了。
但凡生在世间,谁不希望亲族强盛,多子多孙呢。可是锦瑜却说,上位者,还是族人弱些的好。
甚至对于外戚,直接便否了。
“锦瑜丫头这番话,倒是新奇。世人只求多子多孙,尤其是皇家,亦觉得多子多孙实是多福。人丁单薄,只会被诟病不贤不德。贤德者,理应福泽加身,自然应该多子多孙。”元尘开口说道。
“在我看来,平常人家,多子多孙是福,富贵人家,多子多孙便不一定是福了。皇家,多子多孙不仅不是福,简直是灾。你们想啊,平常庄户人家,面朝黄土背朝天,多个儿子,能多开垦一块荒地,能多种些米粟。富贵人家,嫡子承业,次子庶子依附嫡子,难保发生些嫌隙。至于天家……如果只有一个皇子,得少多少明争暗斗啊。”
“便算你言之有理,可若只有一个皇子,便是没的选。若那皇子是个庸才……”
元寒挑了挑眉,开口问道。
“我相信世上本没有庸才。之所以是庸才,那是因为教导不当。所谓因材施教,便是当政不能开疆拓土,守成总是能行的。若朝中只有一个皇子,也便没有所谓的派系之争了,大家拧成一股绳,把所有的力气都往一块用。齐心协力教导一个皇子,便是榆木疙瘩,也能教会他坐在殿上听政批折子。”锦瑜说完了,她看了看无尘,又看向盛钰。
盛钰始终平静以对,只在锦瑜看向他时,微微勾了勾唇角,锦瑜不由得放下心来。
她还怕自己所说的会惹盛钰不快,毕竟这些道理,其实有些偏执。
平时多是盛钰说,她在听,偶尔发表个意见,也都是些无关痛痒的。若不是识得无尘,让盛钰感觉,也许她的秘密并不能瞒一世,她不会这般急切的在盛钰面前表露的。
她会找机会,将实情一点点相告。想必盛钰不会因她‘死而复生’而惧怕。只是,前世她虽然同样嫁进了盛家,嫁的却是盛家大少,这事情搁在哪个男子身上都不会舒服。这也是锦瑜心中恐惧的原因。她不怕实情告诉盛钰,她怕盛钰无法接受,进而和她渐行渐远,所以能瞒一时,锦瑜便瞒一时,如果能瞒一世,最好便瞒一世。
可无尘的出现是个变数,锦瑜怕了。
怕了之后,她有了股破釜沉舟的冲动。便让盛钰看一看真正的她,真正的多活了一世的宋锦瑜。于是,她说了,说出这番在旁人听来十分奇怪的论调。突然间,几声突兀的巴掌声在屋中扬起,锦瑜回神,便看到元寒轻拍着巴掌,眼中满是赞赏之意。
“精彩,精彩,师傅,锦瑜这番论调,可比我和师弟的都精彩。我们说来说去,无非是要不寻个贤明的,要不便寻机扳倒秦家。左右不过两条路,可听了锦瑜一席话,我倒有种茅塞顿开之感。我们以前行事太固步自封了。其实,我们大可坐山观虎斗,等两虎斗的两败俱伤时,我们再现身扶持一个母亲位低的皇子。只要那皇子不是笨的无药可救,由我和阿钰出手,一定能把他教导成一代名主。师傅和师弟以为如何?”
☆、第四百五十九章 醋劲
第四百五十九章醋劲
如何?盛钰心中轻嗤,自然是不如何的。
他可没耐性去调*教一个毛头孩子。他要做的是,挑中一个母亲妃位相当的,虽然不能和秦氏一争高下,不过在秦氏压制之下,还能在宫中过的如鱼得水的。这样的母亲,教出的儿子自然是有心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