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当时的情况,斯科特没有任何理由相信第21舰队在油水补给舰南面。
    也就是说,斯科特舰队不会向南航行。
    如果斯科特不打算就此放弃,那么斯科特舰队要么向东航行,要么向北航行。而具体航向取决于斯科特对战局的判断。说得简单一些,如果斯科特认为第21舰队在油水补给舰北面,斯科特舰队就会向北航行,如果斯科特做出了另外一种判断,就会向东航行。当然,也有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即斯科特不打算与第21舰队正面决战。而是想利用李向龙求战心切来偷袭第21舰队,斯科特就会在做出判断之后,采取相反的策略,从而出现在李向龙意想不到的方向。
    当然,不管怎么样,只要斯科特舰队没有撤退,就只会朝这两个方向航行。
    这样一来。李向龙也不用多想了。
    如果斯科特舰队向东航行,那么两支舰队的决战就无法避免,而且斯科特也肯定没有想过不战而退。如果斯科特舰队向北航行,在不考虑第21舰队行踪的情况下,两支舰队的决战仍然有可能避免。
    李向龙要做的,就是让斯科特无从选择。
    说白了,就是把有可能的事情变成肯定的。如此一来,李向龙自然会选择向南航行,主动逼近斯科特舰队。
    显然,李向龙根本就不用想太多。向南航行是必然选择。
    因为存在三种可能,即便把斯科特舰队向西撤退排除掉,也存在两种可能,所以清晨的第一轮侦察行动显得至关重要,压力也非常大。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斯科特舰队,就有可能被敌人发现。
    晚。李向龙没有睡觉。亲自部署了侦察行动。
    虽然第21舰队里有一批从第五舰队调来的参谋军官,但是考虑到顾祝同手里只有四艘舰队航母,而美军的“企业”号即将归队,李向龙没有把最优秀的参谋调过来。使得他必须亲自负责航空作战。
    所幸的是,李向龙本人就是中国海军中最优秀的航空作战指挥官。
    再说了。李向龙的年纪也不算大,精力非常旺盛。
    按照李向龙的安排,在清晨六点,第一批侦察机就将出发。这批侦察机有四十架,重点搜索一百二十度到二百四十度的扇形区域,此外有四架侦察机向西飞行,四架侦察机向东飞行。因为侦察机在天亮前大约半个小时出发,所以在六点半还将出动一批水飞机,搜索舰队周围两百公里范围内的海域。
    安排好侦察行动之后,李向龙提前部署了攻击任务。
    在出动四十架侦察机之后,两艘航母还各有一个俯冲轰炸机中队,因此能够用来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机超过了八十架。只是,肯定无法一次出动所有轰炸机与攻击机,因为一艘航母在一波攻击中,最多出动四十架舰载机。如此一来,就得把剩下的舰载机组成两个攻击编队。
    按照李向龙的部署,第一波攻击机群有二十架俯冲轰炸机、二十架鱼雷攻击机与二十架护航战斗机。这些战绩必须在天亮之前做好起飞准备,并且在第一批侦察机出发之后就到飞行甲板待命,确保在接到命令之后就能升空。第二波攻击机群有二十四架俯冲轰炸机,二十四架鱼雷攻击机。考虑会与返航的侦察机发生冲突,因此第二波攻击的战机全部留在机库里面,只完成必要的检修,在接到命令之后才补充燃油与装载弹药。此外,因为无法确定第一波攻击能否重创斯科特舰队,以及是否会遭到敌人的攻击,所以李向龙暂时没有为第二波攻击机群安排护航战斗机。如果需要,则要动用执行防空任务的战斗机,即在攻击机群出发前回收一部分防空战斗机。
    可以说,李向龙考虑得非常全面,不愧为中国海军的头号航空作战指挥官。
    在这方面,斯科特也不差。
    按照他的安排,第二印度洋舰队的侦察机也是六点左右出发,并且由水飞机负责搜索舰队周围海域。
    问题是,斯科特的资本远远比不李向龙。
    虽然在攻击油水补给舰的时候,只有三架舰载机被驱逐舰的高射炮击伤,其中一架的损伤较为严重,没有办法在航母修复,因此第二印度洋舰队总共还有九十五架战机,其中五十五架是轰炸机与攻击机,比李向龙安排的第一波攻击机群还要庞大。但是在安排了侦察机之后,斯科特可用的轰炸机与攻击机就非常有限了。此外,斯科特并不能肯定中国舰队的具体方位,而且认为中国舰队有可能在夜间穿过马尔代夫群岛,因此第二印度洋舰队的搜索范围小不到哪里去。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出动足够多的侦察机,那么第二印度洋舰队就最多只能组织起不到二十架的战机发起攻击。显然,用十多架战机去攻击中国舰队,根本没有半点意义。如此一来,就得留下足够多的轰炸机与攻击机,而用与执行侦察任务的舰载机就不会太多。
    按照斯科特的安排,两艘航母各留下了十二架俯冲轰炸机与八架鱼雷攻击机,剩下的用来执行侦察任务。
    也就是说,用于执行侦察任务的只有十五架。
    显然,这根本无法保证找到中国舰队。
    为此,斯科特就只能安排水飞机执行侦察任务了。
    当时,第二印度洋舰队里总共有二十四架水飞机,其中由两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搭载的八架水飞机都有足够远的航程。因此斯科特给这八架水飞机都安排了任务,另外十六架则负责搜索舰队附近海域。
    即便如此,斯科特能够出动的侦察机,也只有二十三架。
    要知道,李向龙安排了四十架侦察机。
    更重要的是,第21舰队的重点搜索区域只有一百二十度,而且在这一区域内安排了三十二架侦察机。第二印度洋舰队的搜索区域在一百五十度左右,而斯科特总共只安排了二十三架侦察机。
    也就是说,第二印度洋舰队的侦察机出动密度仅有第21舰队的一半左右。
    如果考虑到水飞机的飞行速度,那么双方侦察力量的差距就更加明显了。
    有趣的是,这并没对接下来的战斗产生重大影响。原因很简单,第二印度洋舰队在夜间向北航行,第21舰队则全速向南航行,两支舰队的航向几乎平行,正以每小时大约四十五海里的速度靠近。
    现在是北半球的夏季,夜晚时间在十个小时左右。
    也就是说,在这个夜晚,双方的距离缩短了差不多四百五十海里,也就是大约八百多公里。
    即便两支舰队的航向不在一条直线,而是两条平行线,第二印度洋尖队在西,第21舰队在东,到天亮的时候,两支舰队的距离也不会超过两百公里,比双方指挥官预料的都要近得多。
    由此,就产生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这就是,双方在天亮前派出的舰载侦察机很有可能在天亮之前就从对方的头顶飞了过去,而侦察机的飞行员根本不可能在夜间发现下方数千米海面的舰队,因此这些侦察机也就没有多大价值了。
    要知道,在天亮之前,侦察机为了节约燃油,一般都在理想巡航高度飞行,而且大部分舰载机的理想巡航高度都在四千米以,中国海军的“鸬鹚”式俯冲轰炸机的巡航高度就是四千五百米。
    对航母战斗群来说,这么近的距离,与肉博几乎没有区别。
    战后,就有很多人认为,在这场海战中,双方的快速战列舰都有用武之地。比如,双方指挥官都让快速战列舰在夜间前出,那么在双方的舰载航空兵投入战斗时,快速战列舰也将相互遭遇。
    问题是,李向龙与斯科特都没料到会离得如此之今。
    再说了,如果李向龙与斯科特都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们也不会使用快速战列舰,依然会重点利用舰载航空兵。
    在双方的舰队里面,快速战列舰都只是航母的贴身保镖。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七章 意料之外
    六点过,侦察机出发后,李向龙去了军官餐厅…
    虽然要到七点三十分才供应早餐,但是李向龙是舰队司令,厨师会为他专门准备,也就不用遵守作息规则了。再说了,李向龙忙了一晚,连夜宵都没吃,早就饿得不行了,早点去吃早饭也合情合理。
    六点半左右,李向龙回到了作战指挥中心。
    此时,天色已经放亮,护航战舰的水飞机正在陆续起飞。
    大战爆发后,中国海军就发现,那些在战前设计与制造的水飞机都存在航程短、速度慢的缺陷。只是,直到一九四一年初,中国海军才投入资金,让南昌飞机制造厂等几家规模较小的厂商重新设计一种舰载水飞机。到一九四一年中期,南昌飞机制造厂赢得了海军的生产合同,并且在年底就开始生产新式水飞机。到一九四二年初,中国海军在正式准备了之后,将其命名为“蜻蜓”。
    事实,“蜻蜓”的性能也不够理想。
    主要就是,海军要求这种水飞机必须在一九四一年底开始量产,以便在一九四二年初取代现役的水飞机。结果就是,南昌飞机制造厂根本不可能从新设计,只是针对已有水飞机存在的缺陷做了改进,并且大量采用了当时较为成熟的设备,比如其发动机就来自“塘鹅”,只是针对水飞机的使用环境做了一些改进。“蜻蜓”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浮筒里增加了油箱,在满油状态下的最大航程达到了一千二百公里。只是。在使用浮筒油箱后,就无法直接在海面降落了,必须用光浮筒油箱里的燃油之后,才能在海降落,因此只能利用战舰的弹射器升空。在飞行速度,“蜻蜓”并没有多大提高,最大飞行速度只有每小时三百二十公里。而最大巡航速度只有每小时二百七十公里,满油状态时的巡航速度则只有每小时二百五十公里。
    显然,这个速度根本不算快。
    要知道,“海鹰”的第二种改进型,最大飞行速度已经超过了每小时六百四十公里,而英国皇家海军的“海火”式战斗机的最大飞行速度也接近每小时六百公里,美国海军的“地狱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