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天又穿着我的“高级毛料便服”杀奔了那家六大,为了方便叙述,我就管它叫AAA吧。准时到了那里,发现有好几个人再等,心里因为有1200元的工作在手,不是很着急,就很平静的坐在那里等了。每个人面试的时间平均大概20-30分钟吧。但有一个哥们例外,面了得近一个小时,说话声音也很大,外面都隐约能听见,好像再说他怎么看好AAA,他也有志向于审计事业什么的,但后来上班的时候,没有见过他。
这里插一点话,很多去面试的人,往往根据面试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自己通过面试的可能性,这个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绝对的。因为有些时候,面试的时间长,是因为那个面试官当天的时间都安排面试了,面试结束得太早他也没事干,因此有经验的面试官,往往会趁这时候和应聘的人聊聊天,了解一下其他公司的运作啊,其他行业的情况啊,总之,给自己长点见识啊。所以如果面试时间长,你也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不要盲目乐观。另外,我自己现在经常做面试,也和别的同事一起做过面试,交流过一些看法,我发现不少面试官其实往往是在面试的前5分钟就决定了面前的这个人是过还是不过了。剩下的时间,就是他证明自己的看法的过程。很少有一开始印象不好,而后印象转变的。这个你说他不够科学不够客观吧,也对;但也不对,因为合格的面试者也许确实气质里面就透露出某种东西,让面试官感受到了而已。
另一方面,我个人是相信人是有气场的。两个人气场合,在一起待着就比较舒服,不合,就很别扭。所以有的时候你就是和一个陌生人待在一起,也许很快两个人就熟了,聊的满投机。反而和一个熟人,单独相处却发现话很少,很尴尬。面试官和应聘者,我觉得也有这种因素在里面。
日期:2008…10…10 14:03:00
说回在AAA的面试吧,大概等了得有一个多小时才轮上我了。进去发现是挺小的一个办公室,一男一女,男的是香港人,女的是大陆人。我照例是把简历背了一遍,不过他们让我用英语。背完了,他们改用中文了,问我了解不了解AAA,我说以前完全没听说过,以为是国营单位呢,但刚才等的时候看了小册子,原来是很大的一家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他们又问,你考注册会计师了吗,我说那东西难度很高吧,我想应该过两年再考。他们就问如果进了这个所,所里让你考,你考不考,我说考啊,那就试试看吧。他们互相看了看,好像就没问题了,就说谢谢你来面试,我们还要面试其他人,如果合适我们再通知你之类的话。
我就出来了,看了看表,大概总共7、8分钟。我想,这个是看来没戏了。想想那个1200元的工作,我没一点沮丧,高高兴兴回家了。
和那家合资企业说我2个星期之内上班,因为要交接一下,其实那用那么长时间,就我干那点活儿,半天就交接完了。其实我是不知道怎么办辞职,不知道局里会不会放我走。
第二天上班,找了个人少的时候跟我们主管说了。平时主管经常对我说,小L走吧,在这儿干有什么意思啊之类的。可我真提出辞职了,她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了,因为那是个事业单位啊,那么多年好像还没辞职的,只有调动的。她就跟我说,她支持我,但该怎么办手续,她一概不知。我就给局里人事处打电话,都不知道谁接的,反正听我说完后,态度就变了,说怎么都要走啊,现在都不能走,赔钱也不让走之类的,让我好好工作,别折腾。我有点晕了,完全没了主意。想了一天,还比较茫然。
而第二天一早刚上班不久,电话响了,那边问LXG在吗,我说我是。那边就说,我们是AAA,通知你被录取了。当时办公室里还有别人啊,我就“啊、啊”的一直没正经说话。不过现在想来,我也够大胆,把单位电话留在了简历上。到了中午,办公室没人的时候,我就又打了电话过去,我说我忘了问薪资待遇了,那边接电话就把电话转了进去,一个女士接的电话,我听出来是那天面试的那位,就直接问了,那边说,试用期800,过了试用期900。还问什么时候能上班,这边事情多,希望能早点来。我说大概得半个月吧,那边也就没说什么。
于是,在我还在郁闷怎么办辞职手续的时候,就又要面对我职业生涯再一次的选择了。现在看来,选择AAA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那时,六大对很多人完全是陌生的,而且那家合资企业给的工资比AAA高了50%!
日期:2008…10…10 17:50:00
今天想说说培训,是因为上午的时候我们财务主管跟我申请,想参加一个培训,培训的内容就是新会计准则。我们不是上市公司,所以一直也没正式实施这个新准则。但我们计划明年某个时候要完全转轨到新准则。所以我给大家提要求,让大家学习新准则。
财务主管说有个培训机构还在办这个新准则培训,她想她和2个高级会计一起去听听,价钱不贵,但也不便宜,每人得2000多。这个原则上我同意的,只要大家安排好工作就行,另外到了第四季度了,财务部也还有点预算。说这事的时候,我就让她把相关的资料拿给我看看。她拿给我一看,我就改主意了。我说培训我还同意你们去,但不能去这家。为什么呢,因为我不喜欢这家,我觉得它是个骗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就称这家培训机构叫DPZ吧。真实的名字不敢说,怕惹麻烦,呵呵。
大概是96年吧,我刚从六大出来,到了一家外企。很快就到了9月份,公司开始要进入做下年预算的工作。我没做过啊,心里很没底。做审计的时候,看过人家的预算,但那是人家做好的,真正一个预算怎么开始,中间的过程该如何控制、推动之类的,完全没有概念。于是跟老板说,能不能参加个培训啊。毕竟公司是大公司有钱啊,老板对我前几个月的工作也还满意,考虑了一下,尽管事先也没培训预算,还是批准了,给了个上限别超过2000元,10年前的2000元,还是能参加一个不错的培训的。
网络在那个年代还没那么发达呢,找培训我就直接从公司传真机接收到的各种传真广告中以及报纸的广告中找了。结果在一期报纸和一个传真上,都看到了DPZ这个机构,感觉挺有点名气的,而且正好有关于如何做预算尤其是在大型跨国公司里做预算的这么一个培训。广告介绍的是他们请了一个外企公司的财务总监,有数年的工作经验,对预算这东西从实务到理论都有很丰富的经历。我看了觉得还行,就打了电话过去,想问得更详细些,对方就有云山雾罩的讲了一大通,我问能不能给点具体的资料,她说有,可以给我传真过来。
很快,传真来了。可我却有了疑问了,因为这个传真上把那个讲师的情况说的更细了,说这个人再往前是在六大里工作了很多年,“负责”了很多大中型外资企业的审计,是很高级职位的。而这个人他们称呼为M先生的,他的姓M是不太常见的,而我在AAA就 曾有个同事是这个姓。我于是就又打电话过去问,这个M是哪个所的,对方说他们一般不透露讲师的情况的。我就说我有同事听过一个M先生的培训说特好,我想知道是不是这位。这下对方好像放松了警惕,说他以前是AAA的,名字是M什么什么。她再说什么,我都不听了,我把电话挂了。为什么,因为我了解M啊。从2008年现在看来,他是个能力挺强的人,因为我听说他现在做的不错,而且他的性格其实是很外向,能忽悠人那种。他的技术能力一般,但很会和别人打交道,而且很善于忽悠自己的背景。但是10年前啊,可不是这样。他在AAA只做了一年,只做过一个稍微有点规模的企业的年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是他负责的。他离开AAA后也就是96年那个时候吧,他在一家中小型企业里做内审。我不知道他数年的财务总监经验是哪里来的,他的预算经验是哪里来的。再告诉你啊,他那会刚大学毕业2年啊。
所以说啊,有些培训机构骗人是相当厉害的。当然,参加培训的人通常都是公司出钱,发现受骗了也不心疼,只是浪费了时间而已。但也确实有些小企业,财务部门争取一次培训的机会也不容易,如果上当了,是浪费了一次挺好的机会的。所以直到现在,我选择培训的时候,还是很谨慎的,因为很多的培训机构很不负责任,而且他们抓住了参加培训的人的心里,反正是公款,发现受骗了,也没几个人会真的没完没了的要个说法的。我说的这个DPZ,这么多年了,看来还活的挺好。
所以大家在决定要参加个培训前,最好是多打听一下培训机构和讲师的情况,当然这不容易。像我这次,还是因为是M我才发现。要是这个是其他六大的,我还真可能就受骗了。
我觉得大家选择培训的时候,最好是有比较明确的目的,有的放矢,并非贵的培训就一定好、一定适合自己。比如说你想参加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培训,像是讲讲US GAAP以及它和中国准则的差异,那就最好是参加小班的授课。最好参加的人在15-20个左右。这种培训人少,价格往往高,学生和老师会有非常多的机会互动,因为价格高,参加的人里难免会有一些公司里财务的骨干,这些人问的问题往往很有难度。这样的培训,通常老师的水平不会太差,太差了他不敢接啊。我参加过一个,老师是在毕马威做了10年了,后来去了家美国上市的公司做。课上举的例子都切合实际,理论和实际都有一套,确实不错。而参加培训的,好几个都是挺有名气的公司,我记得有西门子的、美孚的,问的问题也很靠谱,不是那种下了课或者休息的时候就去问老师特弱智的问题那种,让老师都休息不好,呵呵。
当然,也有培训是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