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克木_书读完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替:那是当然。因为你是中国人。克里巴拉尼只说甘地代表印度人的意见,并未说他代表中国人。我们从中国人观点说,自然不能一下子接受,而必须设身处地来想,才能了解。
    问:不过我们也不能贸然反对。我得思索思索。这是邻家的事,要不拉“偏架”“打太平拳”,就得先仔细冷静想一想。
    答:老兄的“甘地气味”比我还浓得多了。你这态度正是甘地尚理智崇真理的宗教态度。
    问:不过我还是觉得甘地过了时。我得声明这完全是“直感”。
    答:这个大黑暗时代的新中世纪中,甘地当然是代表“没落”了的老见解的。
    可是人类如果不是永远做动物界中惟一残杀同类者,而且“文明”的意义不是“比野蛮人更野蛮”的话,甘地的教义总该还要有一线薪传吧。不过我们今日谈的不是思想家宗教家的甘地,而是政治家的甘地。就这一点说,他在印度还没有过时。等到他过了时,印度一定是换了新面目了。
    问:我们谈了这样久,还只谈了一个甘地,而且还只谈了甘地的一方面,印度确不是一望就能了解的国家。我很希望和你有机会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谈下去。
    这样恐伯比我飞到加尔各答去住一年甚至十年而不见印度人,还要更知道印度些。
    印度本来是个冷门,现在忽然取得了香港式的地位,可是又比不得仰光,可以糊里糊涂还当做是我们的“通商口岸”。人家有不可轻侮的力量,和我们有悠久的老交情,彼此毫无恶感,又同处于危难的关头。我们确得先了解人家,可是又不能籍助于西方人,岂非很难。
    替:我倒想背两句书,“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问:下面两句可不要再背了。我现在想请你谈甘地的《建设方案》 。答:那么,我得从孟子讲起。
    十三、孟子的信徒问:你已经把甘地比做老子和穆罕默德,怎么又扯上了孟子?我看你不是在谈甘地,简直是在摆杂货摊。
    答:也许是的。请你原谅我又得发议论。我看自从秦始皇用了荀卿的学生李斯以来,中国的正统政治哲学就是儒法相杂的一道,这恐怕真是荀学,因为他的“法后王”就不免要教他的学生“阳儒阴法”。这个传统至少要算到曾国藩。因此孟子虽然高坐堂皇升为亚圣,可是他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以及“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的“王道”,却被荀子的门徒暗地赶了出去,直到今日的印度,才由并不知道孟子的甘地来奉为政策。
    问:我觉得甘地的刻苦精进还不如说是墨子。
    答:不错,就个人而言,诚然是墨子,专坐三等车的现代苦行僧,讲兼爱的摩顶放踵者,但他的政策却并不是尚俭,而是足食。大家都笑他提倡可怜的土布,却不知他所着重之点,并不在使穿绸子的人去裹布(只要印度自己出绸子),却是要连布也没得裹的人来裹上自己的一块布而无求于人啊!他开始提倡纺纱时,寻遍印度乡村,才找到了一架破旧的纺纱机,找到会纺纱的老太婆。而不过二十年已经有了纺纱协会的二十几万会员,其他以纺车为副业为象征的当然还不在内。
    这并不是他有什么巫术奇迹对抗机器,而是光着身子买不起外国布的人太多了。
    土布在城市的卖价并不便宜,但在乡村却由此救了许多人,而得到多少可以自给自足的基础。这些人是即使想从破坏的农村逃到城市去当“工资奴隶”,而在管辖他们的外国的工厂正不景气时,也没有国内的工厂可以收容他们的。
    问:你从孟子的民生主义一直扯到世界不景气,太远了。不过,我看甘地实在是落后地方的逆流的产物,纵能激起浪花,也不能有所成就的。
    答:当然德国的财阀与中产阶级中是出希特勒而出不来甘地的。可是我很想知道你所谓“落后”与“逆流”是什么意思。如果是说经济落后,当然不错。印度的工业基础虽然要比中国还进步五十年,但比欧美自然瞳乎其后,而且也与印度人不大相干。尽管铁路网这样密,要运自己出产的东西来用,还是比买外国现代的货贵。这是一种奇怪的经济,但我们中国人很容易了解。至于你说的“逆流”,也许不错,可是我不知道在机器使大多数的人不能买生产过剩的布时,想法子使他们仗自己的力量得到布,这究竟是“逆”还是“顺”?再说到成就,就更难说。
    世界上从没有一个事业家说是完全达到了他的目的。如果你不拿将来的理想做测量尺,而拿过去的历史事实作标准的话,我看,使几百年从未站起来的,穷得周身几乎连一块布都裹不起的,东西南北话都讲不通,字都认不得的,几万万个人能同心合意,自己觉得自己有力量靠自己,不必害怕人家,这恐怕是你我所绝对办不到,而且想也不敢想一想的事吧?
    问:我当然不敢藐视他,可是我很怀疑他这种方法,或则说路线。
    答:他的路线确是非常奇怪的逻辑。他说,你要我给你做奴隶做苦工而不给我吃饱,我不愿意干。我不干,我打不过你,你把我杀死了。是我胜了还是你胜了?当然是我胜了。我不给你做奴隶的目的已经达到,而你要我做工的目的却无法达到了。这不是不害主义,却是它的实行路线的一面。这种以退为进,甚至以取消自己使你不胜,而后使我胜的办法,这不正是老子《道德经》和孙子兵法么?
    问:这样奇怪的想法,虽然理论上驳不倒,事实上我看没有一个人能信从。
    能办得到的只有他自己,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绝食。
    答:我也相信确是难办,所以烈士才那么珍贵,而“焦土政策”才成为口号。
    不过,我们南非洲的华侨却有许多都曾经追随过甘地,而甘地的刊物上近来也还屡次称道我们的广东省港大罢工以及北伐时收回汉口九江租界,认为是“不害主义”的模范前例呢!
    问:但这实在也与印度人的特殊民族性有关。林语堂说中国人是绅士(Gentleman),日本人是武士(Warrior),印度人是神秘之士(Mystic),你以为如何?
    答:我觉得英国人的代表字是决心、毅力,或固执(Tenacity or determin ation) ,中国人的代表字是有办法(Resourcefnlness),印度人的代表字便是许多人拿来讲佛法的Negativism 。这个字只得硬译做“负号主义”吧。若用消极之类便有别解了。
    问:单是“负号”的消极岂不是同归于尽吗?
    答:不然。不害主义的特色固为消极,但他的主要点,却是积极的、正面的,是我自信我自己要站得住,而且用力站住。这就又要讲孟子了。
    +四、不慌而忙问:不要谈孟子,请你谈他们印度人的积极方面。
    答:积极方面便是甘地手订的“建设方案”。他所订的“华达教育方案”(wardha scheme )也很重要,但未推广,而且只及于教育一方面,不及这个方案的广泛。这个方案虽只有简单的十三条,而且看起来十分迂远,短视的暴力主义者自然更是一见就唾弃,但印度人却并不这样想。他们就仗这个,在大家都不注意的地方,就人民生活的痛切处,一点一滴做起来,使完全丧失了自信心的可怜的穷人,恢复自力得食的方法,使专尚空谈的聪明人有切实可行的事来证明他真正要到民间去为人民服务。这可说是孟子的理想加墨子的实行精神。国民大会以推行这个方案为主要工作。自从克利浦斯谈判失败后,更决定这是惟一的工作,并且改名为“自足自卫方案”。
    问:国民大会本来是甘地的群众团体?
    答:然而甘地却不属于国民大会,他只属于印度人民,用他自己的话说,属于上帝,他的上帝就是真理。
    问:好像国民大会也并不全是甘地派?
    答:就这个方案而言,甘地派与尼赫鲁领导下的国民大会意见虽同,态度却截然相异。甘地认为人民福利安乐、道德高尚是目的,独立乃为达到此目的之必要手段,如果仅有政治独立而与民众实际无福利,则并无价值;反之,人民如能自足,又有大无畏的自信心,必能自卫,由此而解决政治问题自然也容易;若人民无基础,纵拿到政权也是一团糟。因此甘地认为推行这个方案是基本主要工作,他历来所指挥的群众运动,都不许从事乡村建设工作者全体参加,而需要经他特许并选拔。孟子说:“苟无恒产,斯无恒心。”这个方案就是想在重重压力之下使一无所有的人获得恒产,因而获得恒心。这需要极大的勇气与毅力,所以甘地的教条中有大无畏一条。他说,信从真理的人胸怀坦荡,不怕死,不怕痛苦,所以才能无畏,同时也必须有无畏的勇气,才能信从真理而不动摇。
    问:尼赫鲁等人呢?
    答:不信甘地的“不害主义”的人,虽然承认这个方案重要,却又另有一番理由。例如,就眼前情况而论,他们赞成以暴力抗侵略,但暴力是除了武器以外还需要人的。不但没有武器时需要人,就是有武器的时候还是需要人去用的。讲到训练人,不但要训练身体而且还要训练精神的。另一方面,政治军事若没有经济社会的组织基础,显然是不能自卫的,而在不能自己来机器工业化以前,至少还先得从无中生有来让一贫如洗的人有饭吃,有衣穿,有事做,能自己互相帮助,自给自足。所以这慢慢腾腾的办法倒是迫切应急的必要手段。
    问:请你不要再发议论了,还是讲讲这方案吧。
    答:我看你跟我谈了这样久,足见你的兴趣可以持续,并非浅尝即沽沽自喜的人。所以我想不再多谈,干脆直接介绍甘地自己作的一个小册子:《建设方案之意义与地位》。这是一九四一年年底出版的,并非禁书。不过甘地的文章一句句斩钉截铁,不像尼赫鲁的流利畅达,所以你得准备受些“干燥无味”的磨难。
    问:请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