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克木_书读完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媚娘,本是皇宫才人,现在剃了头发,一身尼姑装,盘膝对着佛像,手敲木鱼,口诵佛号,偶然抬起半闭的双眼望那庄严的佛面。她一心修佛法,心如明镜。镜中影像有三个。一个是眼前的佛像,现在佛。一个是过去佛,是相貌堂堂的皇帝(太宗李世民),能文能武,能逼父造反,能杀兄杀弟,能降伏大臣和百姓,又能和才人宫女调笑。这是她最佩服最羡慕也可以说是最心爱的一座偶像。
    另一个是未来佛,是温文尔雅,心性慈祥,缺少决断,和蔼可亲的太子(高宗李治)。这是一个可爱的形象,不是可敬和可怕的,不如他父亲。太子是人的未来理想。皇帝是人的眼前现实。现在、过去、未来,三世佛在她心中来来去去。她心如明镜,可以将三者统一映出,然而她自己的影像是女人,一个被男人看不起受男人欺负侮辱的女人。
    不知不觉一灶香已焚完。她站起身来才发现,身后站着一个和她一同入寺修行的宫女,手里捧着一卷黄纸,说,“这是新译出来的经,正在传抄,还不完全。
    我连经名都读不下来。请才人过目。“展开来,赫然是一道长题: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媚娘顿时记起,在家里听说父亲有一部《首楞严三昧经》,还曾从一位禅师修习这种”三昧“禅定。后来又听皇帝(太宗)说过,和尚修禅要修到”三昧“,修”三昧“又要修到”首楞严三昧“。她问什么是”首楞严“。皇帝说就是”英雄步伐“(健行syran…gama)。皇帝还说,有个和尚叫玄奘,到西天住了许多年,取佛经回来,聪明能干,知道东西极多,虽是出家人却留心世事,深通西域国情。
    叫他还俗做官,他不肯,便叫他译经,还亲自给他写了一篇《圣教序》。
    宫女说:大家都说这经名为《楞严经》。
    才人说:不对,应当是《首楞严经》。
    黄卷,青灯,木鱼声歇,武才人,比丘尼,在照例“功课”以后,展开新得经卷。想不到一读之下万念涌来,如同进入千岩万壑别有洞天。原来经中说的是摩登伽女迷惑阿难和尚,要他犯淫戒。文殊师利菩萨奉佛命救出阿难,降伏,也就是度化,摩登伽女。她把经中咒语念了又念。随即闭目凝神再打起坐来。入定之时,念念起,念念灭。
    一念是,释迦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为群魔包围骚扰。自己仿佛成为一个魔女迷恋佛又尽力想使佛也迷恋自已。佛的慈眉善目,忽然放出英雄形象,耀眼光芒如利箭钢刀,自己立刻身不由己,又仿佛是才人在皇帝面前俯伏。忽然觉悟。
    佛已入“首楞严三昧”,自己唯有同样修行,以“英雄步伐”前进,才能接近佛。
    又一念出现《妙法莲华经》中的龙女。说变就变,当场化为男身成佛。自己是龙女。
    再一念是在宫中读过的维摩诘居士所说的经。这是皇帝(太宗)曾经赞美的。
    他说,出家与在家,和尚与居士,一样能成道。经中有散花天女讲佛法。这位天女使男女身当场互换。所以女身和男身可以同是菩萨身。皇帝可以是神仙,也可以是菩萨。当时自己梦想成为在室内散花的夭女,皇宫便是维摩诘的居室。有无边法力能和这位居士对答妙道的正是救阿难降摩登伽女的文殊。
    又出现了在庙中读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经中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拜“善知识”,得见观世音,是由文殊得到大智慧点化。自己也曾想成为善财童子,只是何处觅文殊?自己若是摩登伽女迷惑阿难,便可得到文殊的降伏和度化。魔女、龙女、散花天女、摩登伽女、善财童子,有什么不同?都可以得到佛法度化。庙宇和皇宫,男身和女身,有什么不同?以女对男可以同于以男对女。
    扰乱、迷惑可以化为皈依。降伏也是度化。有凶狠才有慈悲。必须以“英雄步伐”
    前进,进入“首楞严三昧”。
    武才人恍然大悟。她是才人,成为尼姑,也可以是皇后,成为皇帝,可以慈悲如佛,也可以凶狠如魔。一心不乱,万念俱灰,刹那生灭,不复存在。蒲团上坐的是魔女,龙女,也是天女,是女,也是男。
    眼前又出现了幼年见过的各种各样胡人,“长安市上酒家胡”。胡女从西域来,黑头发,异色的眼睛,雪白而微泛黄的肤色,修长的身材,无拘无束大大方方的笑语神态。魔女从西域来,也是胡女。自己为什么不是?
    她从蒲团上站起来,已是中夜。步入中庭,抬头望见一轮明月,满天星斗。
    入紫微垣,当令文武百官如天上众星围我旋转。不入紫微垣,也当如天上明月,光辉压倒群星。女身要胜过男身。才人可成皇后,就是皇帝,杀人,救人,只要一句话,一个字。
    她默念皇帝的《圣教序》 。忽然明白,皇帝的这篇序讲的是和尚,又是道士,又是宰相,又是皇帝,实在是讲他的治国平天下降伏臣民的大道理。他作的《帝范》讲皇帝之形,这里才讲到皇帝之心。做给人家看的和自己心里想的不是一回事。这就是《序》中的“有象”和“无形”。想起皇帝当时的一言一行都是教自己怎么当皇帝。太子做了皇帝(高宗李治),自己若是皇后,一定要他续写一篇《圣教序记》。太子是未来佛。未来佛是弥勒。《圣教序》中说的和尚玄奘译弥勒为慈氏。才人难道不是慈氏?(武则天曾有尊号“慈氏越古”。)
    一《序》,一《记》,都由大书法家褚遂良写字,刻上石碑,永存长安。武媚娘,才人,尼姑,皇后,金轮皇帝,则天皇太后,女身,男身,魔女,龙女,天女,一一过去了。至今存在的只有一尊佛像,一天星斗,一轮明月,两块石碑。
    一块是刻上《圣教序》的有字碑。另一块是据说立在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
    俱往矣!我心中的形象也同荧屏上的一样闪过去了。可惜看得见的没有一个像我所想的。我不是阿难,自然遇不上摩登伽女,更难得见到文殊师利。
    (一九九三年)
九方子(又名《 古今对话录》 )
    前篇一 楔子
    古时伯乐善相马,他还推荐九方皋。这位九方先生相马不看性别和颜色。只看能不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他的相法大概和伯乐的不一样。伯乐传下了《相马经》。没听说九方皋著书立说收徒弟。他是怎么相马的?可惜他没有作出一部《九方子》。
    相人是不是也有伯乐和九方两派?外国有选美的。看那些什么地方“小姐”
    和“世界小姐”的照片也看不出特殊的美来。听说选美是要把美人身体一寸一寸量过,看是不是合乎标准。原来那是一寸一寸的标准美。不管全人?若是把瘦子赵飞燕、林黛玉当标准来量胖子杨玉环、薛宝钗,或者反过来,谁美谁不美?到底谁是标准?
    伯乐的相马术可能是和选美一条道,是有规格,有依据的。是科学吧?九方先生好像有点邪门歪道,凭印象,凭眼力,不讲道理。可是相人才的好像是九方的门下不比伯乐的门下少。九方祖师是怎么传授的?是有道理讲不出口只能秘传吗?
    记者近来忽然有幸遇见一位高人。他具备超级特异功能,不愿透露姓名,知道我的愿望,为我安排了一次访问。这是相隔两千五百年的古今对话吧?
    九方先生可能因为年纪太大,不知是不能还是不愿,总不肯正面系统答复问题。东一句,西一句,记者也只好零星杂记下来,供读者有暇一览。
    正是:九方相骏马 四海访奇人
    二记者在一间通明而不见光源的石洞里见到九方皋先生。他戴着一顶高帽子掩盖挽在头顶上的发髻,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双目炯炯有光,银髯飘拂胸前,身披一件非丝非麻的长袍。他面前有张石桌,上面刻着一副棋盘,两旁堆着黑白棋子。
    一见到我,清班的脸上微露笑意。不等我问,他先问我:“你是新闻记者吧?”
    我大吃一惊,结结巴巴回问:“老先生怎么会说现在的话,知道现在的事?”
    他面转怒容,大喝一声反问我:“你以为我这两千五百年是白死的吗?”
    这更使我吃惊:“您,您,您老人家不是还活着吗?”
    他更生气了。
    “谁说我活着?你见过活两千五百岁不死的人吗?”脸色转为和蔼:“你们常说不死不活,我就是。死了,同活着一个样。活着,同死了一个样。这叫做两个一样。”到底是两千多岁的人,不发脾气,随即问我:“你想问什么?”
    “我想请问关于二十一世纪的事。”
    “什么?用那生在马槽死在十字架上的人的年纪来纪年?他比我年轻好几百岁呢。你们这样‘西化’,连数目字也化成西方符号。我的这个‘九’字不许改。
    ‘中’国也不许化成‘西’国。“
    “我想问的是世界的未来大势。”
    “什么未来?不是现在吗?从我活的时候说,你们的现在就是我的未来。所以我的过去也是你们的未来。”说着,他拿起一枚棋子往棋盘中心一放,说:“七国争雄,三分天下,这是我的未来,也是你们的未来。过去就是未来。”
    正是:棋心立一子 鼎足话三分
    三前文说九方先生在棋盘中心放下一枚棋子。这时我才看出棋盘纵横各十九道,共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是和后世一样的棋盘。这位老先生真够现代化的。我顾不得谈棋,忙问他:“先生的话我不懂,请多谈几句。”
    “我那时天下分为九州。你们现在有几州?”
    “现在说是七大洲。”
    “这不是七国吗?伯乐兄把我引出来给秦国找到一匹好马。我反而受到一顿嘲笑,赶忙躲起来。不料后来竟有冒充列子的人给我传名,闹得我再也不敢出头。
    这种人你们现在叫做记者。我实在怕你们。你所说的七洲都有你们这种人,无事找事,专喜欢给人传名,好名坏名也分不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