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界生命之欲求、對無色界生命之欲求、我慢(驕傲)、掉舉、無明。它也斷除了剩餘的不善心:四個邪見不相應貪根心,以及一個掉舉相應痴根心。
果心(phalacitta):每一個道心都會令到與之相符的果心,自動地緊接著道心之後在同一心路過程裡生起。過後,當拢茏舆M入果定時,果心即會連續地生起許多次。如前所述,果心是屬於果報心(vipàkacitta)。應注意到於出世間是洠в形ㄗ餍牡摹_@是為何當阿羅漢入果定時,於該定中生起的是果報心,是出世間道之果。
節廿九:諸心之總結
Dvàdas'àkusalàn'eva§ kusalàn'ekav?sati
Chatti§s'eva vipàkàni kriyàcittàni v?sati。
Catupa¤¤àsadhà kàme r?pe pa??aras'?raye
Cittàni dvàdas'àruppe a??hadh'ànuttare tathà。
不善心十二,善心二十一,
果報心卅六,唯作心二十。
欲界五十四,色界心十五,
無色界十二,出世間心八。
節廿九之助讀說明
在上述兩首偈,阿耨樓陀尊者總結他在《阿毗達摩概要》至此所說的八十九種心。在第一首偈,他依諸心的本性(jàti)而把它們分為四類:
十二不善心(akusala);
二十一善心(kusala);
三十六果報心(vipàka);
二十唯作心(kiriya)。
後兩類心皆歸迹稛o記(abyàkata,即不造業),因為它們非善亦非不善。
表1…5:依本性分八十九心
不善心
善心
無記心
果報心
唯作心
欲界
12
8
23
11
色界
…
5
5
5
無色界
…
4
4
4
出世間
…
4
4
…
總數
12
21
36
20
在第二首偈,他依心之地(bh?mi)而把同樣的八十九心分為另四類:
五十四欲界心(kàmàvacara);
十五色界心(r?pàvacara);
十二無色界心(ar?pàvacara);
八出世間心(lokuttara)。
如是,雖然諸心依識知目標之相而為一心,但依不同的條件則可分別為許多種。
一百二十一心
(ekav?sasatàni cittàni)
節三十:簡說
Ittham ek?nanavutippabheda§ pana mànasa§
Ekav?sasata§ v'àtha vibhajanti vicakkha?à。
如是種種心,共有八十九;
智者再分別,一百二十一。
節三十一:詳述
Katha§ ek?nanavutividha§ citta§ ekav?sasata§ hoti?
1。 Vitakka…vicàra…p?ti…sukh'ekaggatà…sahita§ pa?hamajjhàna…sotàpatti…maggacitta§。
2。 Vicàra…p?ti…sukh'ekaggatà…sahita§ dutiyajjhàna… sotàpatti…maggacitta§。
3。 P?ti…sukh'ekaggatà…sahita§ tatiyajjhàna…sotàpatti… maggacitta§。
4。 Sukh'ekaggatà…sahita§ catutthajjhàna…sotàpatti… maggacitta§。
5。 Upekkh'ekaggatà…sahita§ pa¤camajjhàna…sotàpatti… maggacitta¤ cà ti。
Imàni pa¤ca pi sotàpatti…maggacittàni nàma。 Tathà sakadàgàmi…magga; anàgàmi…magga; arahatta…maggacitta¤ cà ti samav?sati maggacittàni。 Tathà phalacittàni cà ti samacattà??sa lokuttaracittàni bhavant? ti。
如何把分別為八十九種的心再分別為一百廿一種?
1。 尋、伺、喜、樂、一境性俱初禪須陀洹道心。
2。 伺、喜、樂、一境性俱第二禪須陀洹道心。
3。 喜、樂、一境性俱第三禪須陀洹道心。
4。 樂、一境性俱第四禪須陀洹道心。
5。 捨、一境性俱第五禪須陀洹道心。
這五種名為須陀洹道心。斯陀含道、阿那含道與阿羅漢道亦如是(各有五種道心);如此即成二十種道心。同樣地,果心亦有二十種。因此共有四十出世間心。
節三十至三十一之助讀說明
所有證悟道果的禪修者都因修慧(pa¤¤à)而成就;此慧即是知見無常、苦、無我三相之智。然而,諸道果之間在定力的程度上有所差別。不以禪那為基礎而修習觀禪的禪修者名為「純觀者」(sukkhavipassaka)。當這種人達到道果時,其道果心與初禪相符。
對於以禪那為基礎而修習觀禪的禪修者(止行者),當達到道果時,其道果心與他們之前已證獲的禪那相符。古代諸師對決定道果心屬於那一個禪那層次的因素有不同的見解。有一派認為該因素是「基礎禪那」(pàdakajjhàna),即是在修觀禪與證悟出世間道之前,作為令心專注的基礎之禪那。第二派認為道心屬於那一個禪那層次是決定於作為觀智目標的禪那,即「所觀之禪那」或「所思惟之禪那」(sammasitajjhàna)。第三派則認為當禪修者已熟練於某些禪那時,他可依自己的意願或傾向(ajjhàsaya),而決定該道屬於那一個禪那層次。
然而,無論是採取那一種見解,亦不論是純觀行者或止行者,一切道心與果心都是一種禪那心。如此視之是因為它們有如世間禪那一般,完全投入地思惟其目標,亦由於它們的禪支之強度與相符的世間禪那相等。道果出世間禪與世間禪在幾個方面有所不同。一、世間禪的目標是某種概念,如:遍相;出世間禪的目標則是涅槃,即:無為究竟法。二、世間禪只是暫時鎮伏煩惱,所以諸煩惱還是潛伏性地存在;屬於出世間禪的道則徹底根除諸煩惱,令它們不會再生起。三、世間禪能導致投生到色界天,因而延長了生死輪迴;屬於出世間禪的道則斬斷把人緊俊遁嗈捴T結,因而導向解脫生死輪迴。最終,在世間禪裡,慧次要於定;在出世間禪裡,慧與定則適當地平衡:定把心專注於無為界,而慧則知見四拢B之奧義。
根據其禪支的組合,道心與果心可依五禪的層次分類。所以除了把出世間心列為四道四果八心,亦可依照它們發生於不同的禪那層次,而把每個道心與果心分別為五種。如此分別之下,八出世間心則成四十心。
節三十二:結論
Jhàna?gayogabhedena katv'ekekan tu pa¤cadhà
Vuccat'ànuttara§ citta§ cattà??savidhan ti ca。
Yathà ca r?pàvacara§ gayhat'ànuttara§ tathà
Pa?hamàdijhànabhede àruppa¤ cà pi pa¤came。
Ekàdasavidha§ tasmà pa?hamàdikam ?rita§
Jhànam ekekam ante tu tev?satividha§ bhave。
Sattati§savidha§ pu¤¤a§ dvipa¤¤àsavidha§ tathà
Pàkam icc'àhu cittàni ekav?sasata§ budhà ti。
依禪支不同,每心分作五;
故說無上心,共有四十種。
至於色界心,依初禪等分;
無色界禪心,歸於第五禪。
於是初禪等,各說十一種;
最後第五禪,則有二十三。
善有三十七,果報五十二;
是故智者說,一百廿一心。
節三十二之助讀說明
無色界心歸為第五禪:如前所述,無色禪擁有與第五色禪一樣的兩個禪支,因此被視為一種第五禪。如此,當禪修者以無色禪作為修習觀禪的基礎,其所證悟的道心與果心是屬於第五禪出世間心。
於是初禪等,各說十一種:從初禪至第四禪,每一禪都各有一個色界善心、果報心、唯作心(一共三心),以及四個道心和四個果心,總共有十一心。
最後第五禪,則有二十三:在此第五禪包括了第五色禪與四無色禪,所以各有五個善心、果報心、唯作心(一共十五心),以及八出世間心,總共有二十三心。
把出世間善心(道心)與果報心(果心)各分別為二十心,則得三十七善心與五十二果報心。如此在「心之概要」裡的諸心數目從八十九增至一百二十一。
Iti Abhidhammatthasa?gahe
Cittasa?gahavibhàgo nàma
pa?hamo paricchedo。
《阿毗達摩概要》裡
名為「心之概要」的
第一章至此完畢。
第二章:心所之概要
(Cetasikasa?gahavibhàga)
節一:序文
Ekuppàda…nirodhà ca ekàlambana…vatthukà
Cetoyuttà dvipa¤¤àsa dhammà cetasikà matà。
與心同生亦同滅,所緣依處皆相同,
心相應法五十二,其等稱為心所法。
節一之助讀說明
心相應法(cetoyuttà dhammà):《阿毗達摩概要》的第二章專只講解第二種究竟法,即:心所(cetasika)。諸心所是與心同時發生的名法,它們通過執行個別專有的作用來協助心全面地識知目標。心所不能不與心同時生起,心也不能脫離心所而單獨生起。雖然這兩者在作用上互相依賴,但心被視為是最主要的,因為諸心所必須依靠心才能協助心識知目標,所以心是識知的主要成份。心與心所之間的關係就有如國王與大臣。雖說「皇上來了」,但國王是不會單獨來的,而時常都有隨從陪伴。同樣地,每當心生起時,它決不會單獨生起,而必定有心所陪伴。33
在「心所之概要」裡,阿耨樓陀尊者先把諸心所列入各自的種類(節二至九)。過後他會再從兩方面分析諸心所。其一名為「相應理」(sampayoganaya);這方法以心所作為出發點,再探索每一個心所能與那些心相應(節十至十七)。第二種方法名為「攝理」(sa?gahanaya);此法以心作為出發點,再探索每一個心能與那些心所搭配(節十八至廿九)。
與心同生亦同滅:第一首偈以一切心所共有之相鑑別它們:
一、 與心同生(ekuppàda);
二、 與心同滅(ekanirodha);
三、 與心緣取同一目標(ekàlambana);
四、 與心擁有同一依處(ekavatthuka)。
這四相闡明了心與心所之間的關係。如果只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