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禪那
鈍根者
有分流
波…斷
意…遍…近…隨…種…禪那
有分流
利根者
有分流
波…斷
意…近…隨…種…禪那
有分流
道果
鈍根者
有分流
波…斷
意…遍…近…隨…種…道…(2)果
有分流
利根者
有分流
波…斷
意…近…隨…種…道…(3)果
有分流
裕В
波 = 有分波動 近 = 近行
斷 = 有分斷 隨 = 隨順
意 = 意門轉向 種 = 種姓
遍 = 遍作
順次是遍作、近行、隨順及種姓:於鈍根者,這些基礎速行生起四次,每次都執行不同的基礎作用。第一個剎那名為「遍作」或「預作」(parikamma),因為它準備心流證入安止定。下一個剎那名為「近行」(upacàra),因為它已接近安止。第三個剎那名為「隨順」(anuloma),因為它順從在它之前的心,以及在它之後的安止。第四個剎那名為(更改)「種姓」(gotrabh?):於禪那定,它因超越欲界以登上廣大心種姓而得其名;於初道定,它名為種姓是因為它是從凡夫種姓進入拢叻N姓的轉變點;對於進入更高層次道果的轉變點,則耄в魇降胤Q它為(更改)「種姓」,但有時亦另稱它為「淨化」(vodàna)。79
於根器利者,則少了「遍作」剎那,如是於安止之前只有三個欲界速行生起。
一旦它們滅盡等等:在種姓心之後,於利根者的第四速行,或鈍根者的第五速行,即刻生起了第一個屬於安止層次的速行心。此心可以是色界五善五唯作心之一,也可以是無色界四善四唯作心之一,或是四道四果心之一。如是一共有二十六種。
當知在安止心路過程裡,是可以有不同的速行心,甚至屬於不同界(在道果心路過程裡則更能緣取不同的目標),而所有在(同一個)欲界心路過程裡的速行心都是同一種心。
如心所願(yathàbhin?hàravasena):這是指所生起的安止心是受到禪修者的心願所決定。若他希望證獲初禪,他即會把自心導向於證獲該禪那地修習止禪(samatha),對於更高層次的禪那亦是如此。若禪修者所願的是達到道果,他即會把自心導向於證獲該道果地修習觀禪(vipassanà)。
在安止的末端:在安止結束之後就會即刻沉入有分,不會有彼所緣生起。
節十五:安止當中的關係
Tattha somanassasahagatajavanànantara§ appanà pi somanassasahagatà va pà?ika?khitabbà。 Upekkhàsahagata… javanànantara§ upekkhàsahagatà va。 Tatthà pi kusala… javanànantara§ kusalajavana¤ c'eva he??hima¤ ca phalattayam appeti。 Kriyàjavanànantara§ kriyàjavana§ arahattaphala¤ cà ti。
其中,在悅俱速行之後,即刻生起的安止亦是悅俱;在捨俱速行之後,即刻生起的安止亦是捨俱。
亦於其中,在善速行之後,以善速行或首三果心之一生起安止。在唯作速行之後,以唯作速行或阿羅漢果心生起安止。
節十五之助讀說明
這段內文的目的是:確定安止心路過程當中的基礎心與安止心之間的關係。下文諸偈將會對這段內文所述及的原則提供詳細的解釋。
節十六:總結
Dvatti§sa sukhapu¤¤amhà dvàdas'opekkhakà para§
Sukhitakriyato a??ha cha sambhonti upekkhakà。
Puthujjanàna sekkhàna§ kàmapu¤¤à tihetuto
Tihetukàmakriyato v?taràgànam appanà。
在悅俱善心之後,三十二(種安止速行)能生起。在捨俱(善心)之後,十二(種安止速行能生起)。在悅俱唯作心之後,八種能生起。在捨俱(唯作心)之後,六種能生起。
對於凡夫與有學拢撸仓拱l生於欲界三因善心之後。對於離欲者(即:阿羅漢),安止發生於欲界三因唯作心之後。
Ayam ettha manodvàre
v?thicittappavattinayo。
於此,這是意門心路過程之法。
節十六之助讀說明
在悅俱善心之後等等:於凡夫與有學拢撸趦煞N悅俱智相應欲界善心其中之一執行基礎作用之後,有三十二種心可以生起為安止速行(禪那速行),即:首四禪(樂俱)廣大善心、屬於首四禪層次的四道與首三果心。(4+16+12=32)
在捨俱(善心)之後等等:亦於凡夫與有學拢撸趦煞N捨俱智相應欲界善心其中之一執行基礎作用之後,有十二種心可以生起為安止速行(禪那速行),即:色界第五禪善心、四無色禪善心、屬於第五禪的四道與首三果心。(1+4+4+3=12)
在悅俱唯作心之後等等:只於阿羅漢,在兩種悅俱智相應欲界唯作心其中之一執行基礎作用之後,有八種心可以生起為安止速行,即:首四禪廣大唯作心與屬於首四禪層次的阿羅漢果心。(4+4=8)
在捨俱(唯作心)之後等等:於阿羅漢,在兩種捨俱智相應欲界唯作心其中之一執行基礎作用之後,有六種心可以生起為安止速行,即:屬於第五禪的五種廣大唯作心及阿羅漢果心。(5+1=6)
對於凡夫與有學拢叩鹊龋簩斗卜蚣耙炎C得首三道果的有學拢撸谒姆N欲界智相應善心其中之一生起之後,上述的四十四種安止心(32+12=44)之一可以生起。對於阿羅漢,在四種欲界智相應唯作心其中之一生起之後,上述的十四種安止心(8+6=14)之一可以生起。
彼所緣之定法
(tadàramma?aniyama)
節十七:彼所緣之分析
Sabbatthà pi pan'ettha ani??he àramma?e akusalavipàkàn'eva pa¤cavi¤¤à?a…sampa?icchana…sant?ra?a…tadàramma?àni; i??he kusalavipàkàni; ati…i??he pana somanassasahagatàn'eva sant?ra?a… tadàramma?àni。
於此,在一切情況之下,當所緣是不可喜時,(所生起的)五識、領受、推度與彼所緣皆是不善果報心。當所緣是可喜時,它們則是善果報心。若所緣是極可喜,推度與彼所緣則是悅俱。
Tatthà pi somanassasahagatakriyàjavanàvasàne somanassa… sahagatàn'eva tadàramma?àni bhavanti。 Upekkhàsahagatakriyà… javanàvasàne ca upekkhàsahagatàn'eva honti。
另者,關於這點,在悅俱唯作速行之末,生起的彼所緣也是悅俱。在捨俱唯作速行之末,生起的彼所緣也是捨俱。
節十七之助讀說明
當所緣是不可喜時等等:所緣可以分為三組:不可喜(ani??ha)、中等可喜(i??hamajjhatta或i??ha可喜)與極可喜(ati…i??ha)。可喜所緣有兩種,然而不可喜所緣則只有一種。
根據《阿毗達摩論》,所緣本伲牟町愂窃陟端壉旧淼淖孕裕粫伸扼w驗者的性格或偏愛而變更。裕Ы狻斗謩e論》的《迷惑冰消》提出,當人們把可喜所緣視為不可喜,或把不可喜所緣視為可喜時,那是因為他的「顛倒想」(sa¤¤àvipallàsa)才會如此。無論如何,該所緣皆依本身自性而屬於可喜或不可喜,完全與體驗者的偏愛無關。《迷惑冰消》再指出,可以根據「中等有情」(majjhima…satta)去區別所緣的自性是可喜還是不可喜:「可根據中等(的人,如)會計師、政府公務員、議員、地主及商人對所緣感到可喜或不可喜來區別它。」80
人們會體驗到不可喜、可喜或極可喜所緣是由自己的過去業所決定。如是所遇到的目標提供過去業成熟的因緣,而生起為果報心。該果報心自動地會與該所緣的自性相符,完全洠в锌桃庠熳鳎从腥珑R中的臉影與真正的面容相符一致。
由於不善業成熟,人們遇到不可喜所緣,以及生起識知該所緣的不善果報心。在此,根識、領受、推度與彼所緣肯定是不善果報心。除了苦俱身識之外,它們都是捨俱。
反之,由於善業成熟,人們遇到中等可喜或極可喜所緣,以及識知該所緣的善果報心。在此,根識、領受、推度與彼所緣四種果報心肯定是善果報心。除了樂俱身識、體驗極可喜所緣的悅俱推度與悅俱彼所緣之外,它們都是捨俱。
當目標是不可喜所緣時,執行彼所緣作用的肯定是不善果報推度心。對於中等可喜所緣,執行彼所緣作用的是捨俱善果報推度心或四種捨俱大果報心之一。對於極可喜所緣,執行彼所緣作用的是悅俱善果報推度心或四種悅俱大果報心之一。
應注意果報心是由所緣的自性決定,但速行心則不是如此,而能依照體驗者的性格及內心傾向變易。即使當目標是極可喜所緣,速行也可能是捨俱善心或捨俱不善心;例如:在見到佛陀時,多疑者心中可能會生起疑相應(不善)心;而在見到美女時,禪修的比丘心中可能會生起捨俱智相應善心。甚至可能對極可喜所緣生起憂俱瞋恚相應心。再者,對不可喜所緣,也有可能生起一般上是遇到可喜所緣才生起的速行。所以,受虐待狂能夠在遭受身體苦楚時生起悅俱貪根心;而禪修的比丘能以悅俱智相應善心觀想腐爛的死屍。
另者,關於這點等等:這段指出並不是只有果報心與所緣相符,而是阿羅漢的欲界唯作速行心也是如此。當阿羅漢體驗極可喜所緣時,其速行心是四種悅俱唯作心之一,而彼所緣則是五種悅俱果報心之一(該五心是四個悅俱大果報心及一個悅俱推度心)。當他體驗不可喜或中等可喜所緣時,生起的速行是捨俱,而其彼所緣則是六種捨俱果報心之一(該六心是四個捨俱大果報心及兩個捨俱推度心)。
列迪長老指出,上述對所緣和阿羅漢唯作速行之間關係的解釋,只是針對速行是自然(而不是造作)的情況之下生起時而言。在適當的作意之下,面對極可喜所緣時,阿羅漢也能夠激起捨俱唯作心,以及面對不可喜所緣時,激起悅俱唯作心。對於該見解,列迪長老引用以下《中部?根修習經》(Majjhima N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