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选集(六卷全)_毛泽东选集第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憷幕疃∷⑹怪晌缁嶂饕迳牡鹘谡撸谟诎颜飧龉媛捎米鞫怨窬檬敌屑苹斓嫉木酶芨恕�

  毛主席评论说,多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多为重工业创造一些积累,从长远来看,对人民是有利的。只要农民和全国人民了解到,国家在买卖农产品和轻工业品方面赚的钱是用来干什么的,他们就会赞成,不会反对。农民自己已经提出了农业支援工业的口号,就是证明。当然,赚钱不能过分,工农业产品的交换不能够完全等价,但要相当地等价。列宁和斯大林都说过,在社会主义时期,农民要向国家“进贡”。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民,是积极“进贡”的,只有富裕中农里面的百分之十五的人不高兴,他们反对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这一套。

  12、我们要大量发展养猪事业。第251页

  教科书说(第二十二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按照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规定,到1962年谷物的产量要达到25000万吨(1957年计划为18160万吨),皮棉为240万吨(1957年计划为160万吨),猪的总头数要达到25000万头,比1957年增加12200万头。

  毛主席评论说,我们要大量发展养猪事业,第一步争取全国平均每人一头猪,第二步争取全国平均每亩耕地一头猪。城市要在所属的郊区、县大量发展养猪,争取猪肉基本自给,不能只是指靠乡村农民供应,这样做,会反过来促进全国农村大大发展养猪。

  13、教科书对我国并举方针的歪曲。第370页

  教科书说(第二十五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反对以狭隘的消费观点对待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这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表现为:忽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否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必要性,主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的两个部类必须以同样的速度发展,甚至主张生产消费品的部门比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发展得更快。

  毛主席批注:是对我们的并举方针的歪曲和攻击。

  14、他们的农业、轻工业是长期落后的。第679页

  教科书说(第三十四章社会主义再生产和国民收入)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的经济规律并不排斥在个别时期,为了提高落后的农业、轻工业和食品工业部门,消除它们的落后现象和克服因此而造成的局部比例失调现象,加速这些部门的发展。

  毛主席评论说,他们作的这个补充,看来不加不行。

  不只是局部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农业、轻工业是长期落后的。

  15、工业和农业也要保持正确的比例关系。第680页

  教科书说(第三十四章社会主义再生产和国民收入),必须合理地分配投资,使重工业和轻工业不论何时都保持正确的比例关系。”

  毛主席评论说,这里只讲了重工业和轻工业,没有讲工业和农业也要保持正确的比例关系。

  16、炼钢有两个问题:矿石,铁路。第398页

  教科书说(第二十六章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物资后备、财政后备和劳动后备对于国民经济不断地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国民经济的计划工作如果正确地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和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要求,就能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保证生产不断增长。

  毛主席评论说,一九五八年秋天,我们的计划部门提出了一九五九年生产三千万吨钢的要求,但是没有计算矿石能否供应,轧钢设备是否平衡,运输能力是否适应,结果弄得很紧张。过去我们在革命战争中,曾经说过,人是要吃饭的,人是要用腿走路的。看起来,炼钢也有这两个问题,它吃饭就是吃矿石,它走路要靠铁路。

  17、党组织不挂帅,要充分动员一切积极力量,是不可能的。第400,401页

  教科书说(第二十七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劳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规律),有计划的经济管理,就是集中的有计划的领导经济同充分发挥劳动群众的创造积极性相结合,同地方经济机关、党组织、苏维埃机关、工会以及各个企业在制定计划和争取完成、超额完成计划方面的必要独立性和广泛主动性相结合。

  毛主席评论说,教科书把党组织放在地方经济机关之后,地方经济机关成了头,它又是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这就使地方党组织不能在当地挂帅。党组织不挂帅,要在当地充分动员一切积极力量,发挥广泛主动性,是不可能的。

  18、如果反对建设中小型企业,那就不对。第543,544页

  教科书说(第三十章经济核算和赢利。成本和价格),在基本建设中,巩固经济核算制,缩短建设期限,反对分散建设资金,对于加快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速度具有巨大的意义。

  毛主席评论说,反对分散建设资金,如果说建设单位搞得过多,因而都不能按期竣工,这当然是要反对的。如果因此就反对建设中小型企业,那就不对。我国新的工业基地,主要是在一九五八年大量发展中小型企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今后钢铁工业在建设一些大型基地的同时,还要建设一批中型和小型的钢铁基地。过去的中小型企业对钢铁工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拿一九五九年来说,全国全年生产的生铁是二千多万吨,其中一半是由中小型生产的。今后中小型钢铁企业对钢铁工业的发展还要起很大的作用。许多小的会变成中的,许多中的会变成大的,同落后的会变成先进的、土法的会变成洋法的一样,这是客观发展的规律。

  19、“十大关系”提出了中央和地方同时并举的方针。第719页

  毛主席在评论教科书(第三十五章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观点时说,在工业建设方面,搞小型企业,土法生产,这两条首先是钢铁工业部门提出来的,也是他们首先实行的。目的是为了多搞钢铁。“十大关系”中还没有这两条,但是中央和地方同时并举这个方针,已经包含了这方面的因素。实行这个方针,就必然引出大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洋法土法生产同时并举这两条来。因为要发挥地方积极性,开始时主要靠中小型企业和土法生产。

  20、广泛地发展半机械化的到机械化的社办工业。第248页

  毛主席在评论教科书(第二十二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关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阶级斗争问题的观点时说,教科书没有提我们的人民公社实行工农业并举,只说公社的多种经济中,包括地方性的辅助性的手工业。实际上我们是根据需要和可能,按照计划安排,广泛地发展半机械化的到机械化的社办工业。

  21、我们现在还不一般地提自动化。第310页

  教科书说(第二十四章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战后时期,苏联的许多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苏联钢铁企业、在机器制造业、化学、造纸、炼油及其他工业部门中,自动化设备日益增多。

  毛主席评论说,我们现在还不一般地提自动化。机械化要讲,但也不要讲得过头。机械化、自动化讲得过多了,会使人们看不起半机械化和土法生产。过去就曾经有过这样的偏向,大家都片面追求新技术、新机器,追求大规模、高标准,看不起土的、半洋半土的,看不起中小的。提出洋土并举、大中小并举后,这个偏向才被克服。

  22、在沿海省份建设新的工业。第186,187页

  毛主席在评论(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大工业——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关于苏联工业化的成就的观点时说,过去我们计划规定沿海省份不建设新的工业,一九五七年以前没有进行什么新建设,整整耽误了七年的时间。一九五八年以后,才开始在这些省份进行大的建设,两年中得到很快的发展。

  23、我们实行几个同时并举,争取实现经济发展的大跃进。第183页

  教科书说(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大工业——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工业在保证积累的增长方面无可争辩地优于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资料公有制,工业发展的计划性,工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一切为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创造了条件。

  毛主席评论说,我们实行几个同时并举,争取实现经济发展的大跃进,就全国来说,能够大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同时,由于要增加很多新的生产单位,也就要吸收很多新的劳动力。

  24、我们实行洋土并举、大中小并举的方针,主要是为了高速度。第204,205页

  教科书说(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大工业——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政策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给工农业各部门以技术装备的基础)的必要性为出发点的。同时,根据原料、财力和市场的需要,采取了发展轻工业的各种措施。

  除了建设大型企业外,还规定广泛地发展中小型企业,这是由于国内技术经济十分落后,人口众多以及与此关连的就业问题。

  毛主席评论说,这里没有正确反映我们的洋土并举、大中小并举的思想。因为我们实行这样的方针,不只是由于技术落后,人口众多,要求增加就业。我们在大型企业的主导下,大量地发展中小型企业,在洋法生产的主导下,普遍地采用土法生产,主要是为了高速度。

  (六)我国工业化速度也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

  1、我们现在就是要“开足马力奋勇前进。”第174页

  教科书说(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大工业——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战争是铁面无情的,它斩钉截铁地提出问题:或是灭亡,或是在经济方面也赶上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